我是陈海贤。上节课,我们继续介绍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分析了原生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将对全书的内容进行回顾,并总结心理咨询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改变是怎么发生的?在《了不起的我》中,我提到了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的经验,也就是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这也是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观点。
那么,怎么样做到用新的经验代替旧的经验呢?这本书从理论层面和经验层面去讨论,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两个部分。
第一个理论是关于儿童、父母和成人的理论。当你处于儿童状态下,就会变得幼稚和依赖;而在父母状态下,就会变得爱教训人;但在成人状态下,你就会为自己负责,能够理智地进行规划,并且理性地看待现实。
第二个理论是人生剧本理论。什么叫做人生剧本呢?意思是你的生活是一场怎样的游戏?是一场“我是一个可怜人”的游戏?还是一场你对我错的游戏。
在人生剧本理论中,还有一个分析工具,叫做人生坐标,可以帮助我们看待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个坐标分为四个象限,第一个象限是“我好,你不好”,当然伴随着我对你的不断指责和评价。第二个象限是“你好,我不好”,结果当然是我不停地自我反省,你也有权力去评判甚至贬低我,这也是蛤蟆先生的状态。第三个象限是“我不好,你也不好”,这种关系下,我会和你同归于尽。第四个是“我好,你也好”,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关系。这样一来,我们对关系的理解也变成了一种人生剧本,那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对关系的理解改写这个剧本。
这样一来,我们对于关系的理解就变成了一种我们的人生剧本,而这种人生剧本它有自我实现的功效。但是这些理论是这本书讲给读者听的,并非发生在心理咨询室里。咨询师是不会给来访者去讲解理论的。那么,心理咨询是怎么改变人的?我觉得还是要回到我们亲身的经验里去。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里,我觉得心理咨询会用三种方式去改变一个人。
第一种方式是帮助来访者整理新的经验;第二种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互动的经验;第三种是现实中的新的经验。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第一种方式,是咨询师帮助你理解和整理自己的经验。在咨询师的引导下,你能通过讲述,慢慢地理解曾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当时的心理感受:我在那个时候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可以慢慢地把这些经验编织成一个我的故事,而甚至有时候我还能把这个故事做一些改变。
在蛤蟆先生过往的故事中,他是一个受害者,别人都很强势,而自己总是被伤害。但是当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后,故事就发生了变化。蛤蟆先生不再是一个受害者,而是一个没有为自己负责的人,所以他要学习的,是如何为自己负责。这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大家发现了吗?
心理咨询有效的地方在于,来访者能够很深地讲述自己的感受。当讲述自身经历的时候,我觉得他就处在比较沉浸的状态中。在这个状态下,心理咨询师最重要的作用是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容器,这个容器包括全身心的倾听和适度的共情,也包括不加评价。
请注意不加评价这件事,不加评价会让来访者感觉到:我的所有都是被允许的。慢慢地,他会把自己的经验讲出来,并且以一种不扭曲的方式去看待他的经历、他的感受、以及过往经验的影响等。
那为什么一个人讲述自己的经验,能够产生治疗的效果?我很难明确地讲为什么,我猜测这就是欧文·亚隆说的:人和人在生命的最深处相遇。如果来访者能讲述这个故事,那就代表着他获得了被理解、被倾听的机会,也代表着来访者和咨询师关系的加深,更代表着在这样的关系下,我可以重新去理解我的过去。
在这方面,我觉得苍鹭做得很好。在咨询中,蛤蟆先生有三次真实地讲了自己的经验。第一段是关于朋友的,当同伴救了他却又贬低他时,蛤蟆先生其实是有一些很矛盾、很复杂的感情的,而他最终把这些感情讲出来了。第二段是讲原生家庭的,他的爸爸怎么对他的,妈妈怎么对他的,他小时候有多委屈?那真的是一个孩子的心声。第三段讲的是整个家族的成长经历,我觉得讲得特别好,我甚至去看了一下作者的履历,因为作者也是剑桥大学毕业的。蛤蟆先生讲述了自己在剑桥遇到了什么事,他的父母怎么努力让他去上剑桥。这一段讲述的是他的家族历史,是完整的人生故事。为什么这段经历能讲得这么好?我觉得这应该是作者本人的经验。大家知道,经验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只有你亲身经历过,它才是属于你的故事。我觉得这也是心理咨询的作用,它帮你理解和整理自己的经验,为你提供了讲述经验的容器。
好,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方式是什么呢?是来访者和心理咨询师互动的经验。我们在前面的课里已经讲过,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跟重要人物的互动,与在心理咨询室中跟心理咨询师的互动,有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所以苍鹭先生也一直在努力,在互动里让蛤蟆进入一种成人的状态,让他为自己负责。
最后一次咨询是很有意思的,那具体发生了什么事呢?最后一次咨询中,蛤蟆对苍鹭发脾气了。他不再只是道歉,也不再是讨好,也不再是耍赖。
最后一次咨询的时候,苍鹭说:“设想说你预定的出租车没来接你,你会怎么样感觉呢?”蛤蟆说:“我当然会觉得很悲伤,会反思为什么司机忘记了我。”苍鹭接着问他是否能看得出这种应对方式和其他应对方式的区别。这其实是一种贬低,他是在告诉蛤蟆这种应对方式是不成熟的。这时,蛤蟆生气了,他说:“我要得到什么启发?难道要向獾一样发火才对吗?我猜你认为我是不好的,我完全是个废物,是不是这样?你好像总是让我承认失败和错误,可是你从来没直说你是怎么看我的,你一直都在问我的看法和感受。有时候你就像我的父亲。好吧,我觉得我受够了。”
这时苍鹭没有直接回应,只是问蛤蟆有什么打算。然后蛤蟆爆发了,他说:“你又来了,又在问问题,我受够了,所以我要怎样?”最后,蛤蟆认为他们全部的咨询到这里也应该结束了,他也发生了改变。大家知道吗?其实这是一次很有用,很有力量的咨询。
我们该如何理解这一次咨询呢?你看,就像我们前面说的,苍鹭其实很像蛤蟆先生的父亲。虽然他在帮助蛤蟆找到成人的状态,可是有时候这个过程也是有贬低的,这是很难避免的。一个咨询师有时很容易让来访者觉得不舒服,因为咨询师容易给到来访者一种感觉:你在贬低我,你觉得我这里有问题,那里也有问题。当咨询师让来访者直面他的问题时,来访者会觉得:你把问题放到我面前,但又没给我一个答案,所以你是靠不住的。
这种愤怒是很能理解的,而这种愤怒正对应了蛤蟆先生对他父亲的愤怒。但是这两种愤怒是有区别的。蛤蟆先生对他父亲是怎样的?他没有办法发怒,只会讨好道歉。而面对咨询师,他终于可以发怒了,因为这是一个更安全、更包容的环境。而且,他的发怒不是卑躬屈膝的,他可以掷地有声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这意味着,蛤蟆先生在与咨询师的互动中获得了一个新的经验。
那这是对的吗?
很多咨询师认为这是来访者进入了孩子状态,而这种愤怒不是对我的,而是对他父亲的。这样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但并不完全正确。比如,在这本书中,苍鹭有时就像蛤蟆的父亲一样,很严厉地对待他。所以,咨询师也不能只归因为来访者的孩子状态,归因为来访者的人格不成熟。如果这样想,那咨询师就把自己的责任撇开了,他在用防御的姿态对待这段关系,并且默认自己没有受到对方的影响。苍鹭就做得很好,他最后对蛤蟆先生说,在这段关系中你的发怒也影响了我,让我去反思自己有时是不是缺乏共情?
你看,我作为一个咨询师,每一段跟来访者的互动都既在影响着来访者,也在影响着我,因为关系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如果咨询师是一种防御的姿态,那他自己也很难成长。这就是心理咨询改变一个人的第二种方式:在来访者和咨询师互动的经验中,彼此成长。
第三个很重要的方式是什么呢?如果只是咨询师跟来访者、来访者和咨询师吵架,那当然也不会有成长。这些互动经验最终还是要变成我们处理现实生活的经验,因为现实是最好的检验场。这本书里有蛤蟆先生在现实生活里的两个改变。
第一个改变是蛤蟆先生学会了拒绝獾。最开始,獾先生知道蛤蟆得了抑郁后,认为他没有什么用,所以很理所当然地觉得蛤蟆应该把这个校董的位置让给自己,好像蛤蟆就变成废人一样。这时候蛤蟆先生以他原来的应对方式,完全说不出反对的话来。可是经过咨询后,蛤蟆先生敢于拒绝了。他也不是面对面去对峙,而是给獾留了一张便条,而告诉獾说我还是想要这个校董的职位,所以我不能接受你的提议。你看这是一个很合适的方式,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要一下子把事情做得这么完美。
第二个改变是蛤蟆先生为了自己去承担使命。他慢慢地意识到家族的历史,也知道了对家族企业的厌恶代表着对爸爸给的压力的抗拒。然后他慢慢决定去重新经营房地产,重新学习经商。这个改变是很神奇的,他好像从家族的历史里找到了自己的使命,决定重新去负担这个家族一直在做的事。可是这次不是为了让别人高兴,而是为了我自己。包括最后一次和朋友的互动,他也能开始慢慢地讲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个是真正有效的改变。
总结一下,我们刚刚讲了心理咨询创造新的经验的三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帮助来访者整理新的经验,这有助于理解我们自己的故事,增加我们对自己的认识。
第二种是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互动的经验,包括允许来访者的发怒、不断地告诉你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第三种是现实中的新的经验,这是新的一种处理方式,它最终的结果是帮助你长出了一个新的自我。什么叫新的自我呢?我想,新的自我包括对自身经验如实的察觉,无论它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还要包括对应对方式的理解,当一种应对方式没有效的时候,我们可以更换为另一种应对方式。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做出我们的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当你能这样做的时候,你就变成了一个成熟的成年人。
所以,听完这一本书后,我们每个人也要想想:我是一个这样成熟的成年人吗?如果是,那我做到了什么?如果还不是,我需要有勇气去改变什么?我想这几个问题是这本书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思考。那么,关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我们就解读到这儿了。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