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李松蔚:不幸是自己选择的,你能接受吗?

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心理成长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

昨天,我们对这本书做了背景和结构的介绍。这本书是由一个青年和一个哲学家的五段对话组成,那么这五段对话当中最激烈的交锋是他们的第一段对话。

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争论的过程。哲学家觉得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的。所以,这个青年就去找哲学家的茬,他说,我认为我的生活很痛苦,但是它根本改变不了,不是像您所说的,好像可以通过我主观的调整,就可以让痛苦消失。 

我不知道你听起来会不会觉得有点奇怪,通常来讲我们会认为:当一个人生活不太好的时候,他会非常急切地想要找到一些方法能让自己有所改变。但是你想想看,这个青年反而想去证明痛苦没那么容易改变。那他图什么呢?你何苦去找一个老人家去争吵?我的生活不幸福,你证明了这个事对你有什么好处呢?

我想告诉你,对这个青年人来讲,如果他证明了你当下的这个生活就是很痛苦,那么他也就不需要努力了。你说它是命运也好,是原生家庭的经历也好,我的成长经历也好,它构筑了这样的一个天罗地网,注定了此刻我很痛苦,那么起码我就不需要再为这个痛苦去承担太多的责任,也就是我不需要去责备我自己为什么会很痛苦。

结果就是,我在这样的一种不可改变的痛苦里边,反倒获得了一种释然,我可以比较充分地去怜惜我自己,去怨恨生活,但我并不需要去责备自己好像还不够努力。

这个争论的核心,是心理学里的归因风格。什么意思呢?

从心理学诞生之初到现在这 100 多年的历史当中,关于归因风格的争论一直都有。如果你听过《心理学通识》这门课的话,我们说有两种不同的归因风格,一种叫外部归因,一种叫内部归因。

什么叫内部归因呢?就是这个事儿如果发生了,不管它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它主要还是跟我这个人有关,肯定是比如说我做对了什么,或者做错了什么,导致这个事儿发生的。那外部归因就是这个事其实他跟我没关系,我就是倒霉,如果它是一件坏事的话,我就是适逢其会,落入到了这样的一个处境当中。 

在这 100 多年当中,其实大家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谁更好,一直都有争论。整体来说如果时代在快速增长,人们就会更多的内部归因。也就是说大家会认为,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管我遭遇了什么,我都可以靠我的双手把它给变得更好。如果我没有让它变得更好,那我好像也没有办法去怪罪其他的因素,我只能看是不是我自己不够努力。而另外一种就是外部归因为主。比如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就是一种特别常见的归因方式。很多人其实会把自己当下的个性或者是行为模式,跟父母是怎么去教养我们的,或者说我过去经历过的伤害,去做一个连接。

这两种理论其实都有它的市场,在《讨厌的勇气》这本书里边,它开宗明义,选择了一个态度,叫:这一切都是你可以选择的。哪怕你不幸福,这个不幸也是由你自己选择的。也就是内部归因。

那为什么作者要做这么严厉的推论呢?很简单,如果你选择了不幸福,也就意味着你可以改变。因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你是怎么选择不幸的,你接下来就可以怎么去选择一个更幸福,或者更符合你期待的一种人生。

讲到这块,我就先给大家念一段原文,我们体会一下这个青年和哲学家之间的争论是到了多么白热化的程度。

这段的小标题是《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哲学家说,现在你感觉不到幸福,有时候还会觉得活得很痛苦,甚至你想变成别人。但是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你生来就不幸啊。你可以想象,这个青年听到这句话时是很愤怒的。他说,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你这种话怎么能让人信服呢?我根本就不想听你这种无稽之谈。然后哲学家说,这不是什么无稽之谈,这是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就有的说法。他说这叫无人想作恶,意思是我现在做的每一个决定,从我的角度来说,都是对我有好处的决定,包括我选择不幸的人生,它其实也有好处。然后哲学家就在这个基础上去做了一个延伸,说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边选择了不幸,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一个不幸的环境当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当中,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你是一种善,它是有好处的。这在心理学里边有另外一个说法,叫获益。哪怕你处在一个很痛苦的处境当中,这种痛苦也能给你带来好处。

这个青年人就非常的崩溃,他说,您是想要骗我吧,这种哲学我绝对不会认可。我不知道你听到这的时候,会不会也不想再听下去了,就感觉接下来要展开一场诡辩,要把我们的人生当中不幸福的权重,近乎于 100% 的加诸我们自己身上。

接下来,我先把这个哲学家的这个观念用简短的语言做一个解释,看你是愿意相信一点,还是完全不认同。

在书里面有一段对话,这个青年人举了自己的一个例子,他说我在咖啡馆里边,那个服务员不小心把那个咖啡洒在了我的衣服上边,我当时就大发雷霆,勃然大怒。我这个时候很生气,这是我此刻的反应,我这个生气是哪来的呢?就是因为在一分钟以前,他把咖啡洒在了我的衣服上,我受到了一些损害,所以我生气了。这个因果关系非常明确,也是我们日常去理解问题的基本逻辑,我们管这个叫原因论。但是这个哲学家说,其实你生气不是因为咖啡洒在了你身上,而是因为在这一刻你想要生气,你想要大发雷霆,所以你抓着这个事情不放去大做文章。这叫目的论。 

当然这个青年就很不理解,他说我为什么想要大发雷霆呢?这个事对我有什么好处呢?哲学家说很简单,你大发雷霆,服务员就会道歉,他就会用一种更加配合、更加服从的姿态来解决这个问题。换句话来讲,在这样的一个人际情境当中,你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这个权力是由那个愤怒的表达带来的。所以你为了去获得在这个人际关系当中更快速的解决问题的渠道而愤怒。书里的形容很陡峭,叫你捏造了你的愤怒。

我们可以把这个词语用得稍微温和一点,叫做你去强化了,或者说是你去释放了你的愤怒。为了证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选择的,这个哲学家还举了另外一个例子,他说你不受控的时候,假如这个时候电话打过来,是领导跟你去布置工作,那在你接起电话的那一刻,你一定会收起你的怒火,很温和地跟你的领导对话,你的这个愤怒完全可以控制得住。然后当你把电话挂掉,转头再面对刚才那个情境的时候,你的怒火又会重新出现,你又会变成一个不受控的愤怒状态。 

所以,在表达情绪这件事上,你是收放自如的,只不过你觉察不到。你仍然会选择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态度去调节你的情绪。所以你此刻所发生的一切,哪怕是不幸福,哪怕是痛苦,都是有目的的。如果说原因论代表一个东西是由过去的事儿决定的,而目的论就代表一个事儿是由我的头脑决定的。 

现在你可能理解,我为什么昨天说这本书药膳鸡汤。因为我自己看到这的时候,很替这个作者担心,担心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其实是在讲,人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有获益的。但是作者用这么激烈的方式讲这件事,真的还想让读者读下去吗?确实是很挑战读者的接受度。

而我今天讲这个书,其实并不是为了去替作者去布道,说咱们学习《被讨厌的勇气》,学习阿德勒心理学,人人都得接受这个观点,我觉得没必要。

其实人是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的,我们在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需要多一点的原因论,或者叫外部归因。就是因为这个时候本身我们很痛苦,我们并不那么急于要改变这一切,我们只是想要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认可。假设在此刻你特别希望收到安慰,我觉得你没有必要现在就去认同哲学家的观点。 

你可以把我们接下来讲的内容当做一种知识储备,你就先听一听,说不定将来有一我愿意去接受这个观点,或者说我愿意往这个角度去想一想。如果此刻你接受不了,此刻你认为他就是太胡说八道了。我觉得没有问题。因为我们现在并不是要去推广一个什么样的观念,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在给自己制造一个可能性的空间。

接下来,我从心理学的另外一个流派——行为主义的角度,稍微对目的论做一点解释。行为主义看待所有的行为,是不会去探究人的头脑里边是怎么想的,而是去看这个行为跟外部发生的刺激是怎么联系起来的。那么一个行为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叫强化,一种叫惩罚。所谓的强化就是说,我做这个行为得到了一些好的结果,那这个行为就会变得越来越多。相反,我做了某种行为,得到的结果让我很不舒服,我自然就会减少这个行为。

行为主义的这个观念,其实在目的论的认知里边,就变成了:对于我此刻做的这个行为,在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我在头脑当中其实已经建立了一个预期。为什么会有这个预期?其实是因为我们在人生当中的很多境遇其实是不断重复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我在咨询当中会遇到一些来访者,他们跟我约好了时间,但可能会迟到5分钟、10分钟。然后每一次迟到,他都会去找一个理由,比如今天出门晚了,或者是我今天堵车了,或者临出门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有一个什么事情我要去处理。这些原因当然是真的,但是我也让他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去赶火车或者赶飞机,你会不会也迟到?他们会说,那不会。如果我担心路上堵车,那我就提前半个小时,提前一个小时出发。

你看,同样的过程,但他在我这个地方可以迟到几分钟,可是它在火车或者飞机这种准点就要出发的场景下,他就可以保证自己早到。这件事,你就不能够再用什么路上堵车、计划突然被打乱,这样的一些原因去解释了,你得从结果来解释。结果就是他知道在我这儿迟到几分钟我会等他,但是如果他去赶火车迟到几分钟,对方是不会等他的。那么他就会经历不光是经济损失,可能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麻烦。

你看,他预期火车站不会等自己,他自然就会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来得到好的结果。而在咨询的情境当中,因为他预期到我会等他,甚至他可能会在我等待他的这个过程里边,感受到某种被接纳、被允许、被等待,所以在此刻迟到几分钟对他来说就是一个好的结果。 

这个观点听起来有点狠,毕竟有谁会去有目的地选择一种痛苦的人生呢?其实,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虽然你有目的,但是并不是说你就是冲着迟到去的,你并没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它是在无意识层面的目的。

听起来有点玄,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孩子,他可能在学校闯祸了,然后老师批评他、父母去指责他,一下子变成了大家的注意焦点。这个时候,我们说在这次闯祸的背后,其实他是获得了很多的人际关注,这是他的目的。这并不是说这个孩子他在脑子里琢磨,今天就想获得一下关注,我来闯个祸。不是这样的,而是在他的脑海里边,他仍然觉得这是一个意外,我不小心闯了一个祸。但是,接下来当我受到更多关注的时候,它成为了一种强化。它让我的这个行为变得更经常出现了。这点就是在你学习《被讨厌的勇气》,或者说理解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站位。 

当然,我再次重申,这种理论确实有点苛刻,我们学习这本书,目的绝对不是为了让你自责,而是为了让你获得改变的可能性。如果你接受了人可以主动选择这样的一个前提,就能够去选择不一样的东西。

在书里面,哲人和青年第一天晚上的对话,青年人也说这种哲学太严厉了。哲人说这是烈性药,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者对自己的看法,你就必须改变跟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但你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

听到现在,你愿不愿意把这个烈性药吃下去?还是说你对这个观点仍然有很多的抵触?

在今天的课程结束之前,我也想邀请你对目的论这个立场去做一个打分,就从你自身的感受出发, 1-10分。十分就代表着你 100% 完全认同,人的一切都是由自己选择的。一分就是说我觉得这个东西无稽之谈,我彻底不相信,就是有很多的痛苦,其实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就是外界发生的。

也欢迎你把它放在我们这个课程后边的讨论区,我们来看看大家整体上对这样的一个观点的这个接受程度,也许我可以有一些更针对性的回应。

好,今天的内容就先到这,明天我们继续学习《被讨厌的勇气》。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