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心理成长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被讨厌的勇气》。第一讲我们学习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出发点,叫做目的论。第二讲学习了它的理论核心,就是用人际关系去解释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痛苦。
今天,我们就开始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也就是青年和哲学家的第三个晚上的聊天内容。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介绍阿德勒心理学的方法论。这部分内容回答的是: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痛苦时,应该怎么做呢?
很简单,如果我们的痛苦来自于人际关系,那显然我们需要去跟人际关系做切割。
这一章的标题会让人感觉到非常解气,叫做《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我觉得,很多人光是看这个题目就感觉被治愈了一半。“让他见鬼去”未必是阿德勒心理学最核心的主张,但绝对是东亚人最直接的应用。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有人在生活当中都有这个需求,就是要跟这些干涉我们生活,或者说影响了我自由度的力量,划清界限。
那么,我们该怎么划清界限呢?这本书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叫做“课题分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那么我就要把我的课题,跟别人的课题分开。
要进行课题分离,第一件事就是分清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具体到操作上,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个行为或选择的后果最终由谁承担,来判断这件事究竟是谁的课题。比如说,一个孩子是不是好好学习,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去一个怎样的学校,选一个怎样的专业……所有这些事情的后果都应该由他本人来承担,因为这些都涉及到他的前途,他未来的人生。那么,这些事就应该是他的课题。
当然,父母可能会特别着急地想要推动孩子,比如监督孩子好好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包括将来让他选一个有前途的专业,而不管他自己喜不喜欢。我们从父母的角度看,这是对他更负责任的选择;但是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这叫做干涉别人的课题:明明这件事情不是你的,但是你在其中却起到了过于主动的作用。这就是课题的混淆。
那么遇到这种干涉课题的情况怎么办呢?第三章的题目已经告诉你了,就是“见鬼去”,让干涉不要发生。换句话说,我们要在人和人之间建立一个基本的边界。这个道理说起来特别简单,也很痛快,但作者之所以要拿一章的内容来说这件事,是因为这件事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觉得这件事在日本、在中国都一样有挑战性,因为我们都受到东亚文化的影响。可能学过《心理学通识》的同学还记得有一个名词,叫做“互依型自我”。什么意思呢?在东亚文化里,我们所定义的“自我”,不只包括我自己,还有我在关系里面的角色。
你仔细想想看,咱们中文里边关于“我”的称呼,其实有好多种说法。比如说,如果我是一个老师,我就会说“为师”;如果我处在兄弟关系里,我可能就会说“愚兄”“小弟”;如果我处在上下的层级关系里,我可能会说“在下”。这些别称其实是在通过我和其他人所形成的关系去定位我在哪,去描述“这就是我”。
所以你看,在我们的语言里,或者说在我们的思维里,“我”不是一个独来独往、与人无关的独立存在。相反,“我”包含了很多个关系当中的碎片。可以说,现在的这个我,除了有一部分是作为独立的人之外,其实还有一部分是我作为一个心理学老师,我作为一个丈夫,我作为一个父亲,我作为一个公民等等我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我在不同角色中的完成情况,都会变成一个整体的“我”的一部分。
有很多西方人可能会说,你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啊,你要做你自己认为对的事等等。但是,放在东亚文化下,我们会有一个直观的体会——我没法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或者评价,不只是评价本身,其实也包含了一部分我的价值、我的意义、我的存在感。如果有很多人众口一词地对我进行某种评价,那么我所笃定的自我价值也会产生动摇和怀疑,所以有个词叫“众口铄金”。这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体验。
我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比如,现在你有一份工作,这个工作各方面都很满意,报酬很好,工作内容也是你喜欢的。唯一的问题在于,你的上司是一个说话不好听的人,他总忍不住打击你。你不管交什么东西,他的第一反应都是去找茬,去批评你。但是我也跟你说,他就是这么个人,这些话你也别往心里去,你的工资里面有一部分就是要忍受你的老板。
我告诉你这件事,你也知道这件事。但是当你去体验这份工作,去在这个位置上坐下的时候,其实不是那么容易去忍受的。你会去想,伺候这么个老板,一天两天我可以忍,我也知道这些话其实不用往心里去,哪怕他那么说,本质上对我还是认可的。
但是时间一长,你还是会觉得:呆在这个位置,每天承受这样的声音,我很抑郁,我很不舒服,我会自我怀疑。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感受,而不是我给你讲个道理,告诉你别在乎别人的看法就能完全解决的。
我觉得正因为这个问题这么难,所以在我们才会斩钉截铁地说,让那个干涉你课题的人见鬼去。
书里讲了一个故事:有个绳结,相传谁要是把绳结解开,谁就可以成为国王。但这个绳结非常繁复,谁都解不开。而亚历山大大帝冲上去,直接拔剑把这个绳结砍断了。
我觉得这个故事是一个隐喻,它戳中了很多东亚人民的心。我们在心里面会觉得人际关系对我们的束缚,就好像那个绳结一样,剪不断理还乱,如果真有一把锋利的剑把它斩断,那所有的烦恼也都迎刃而解了。
在我们讲课题分离的时候,很多人会直接把课题分离理解成关系的断绝。意思是,你们讨厌我,没事;你们恨我,我不在乎,我接下来就是我行我素。这是一种非常斩钉截铁的态度。
但我觉得,我必须得把对这种态度的两种不同的解释都告诉你。
一方面,它很痛快,因为这确实是我们在面对人际关系烦恼时的姿态:我要和你断绝关系,哪怕在物理上没有办法完全断绝关系,但是在心理上,我一点也不能让你影响我。
但另一方面,在这种斩钉截铁的姿态背后,恰恰反映出我们太容易受到人际关系的影响了,我们太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目光而自我怀疑,内心不安。正因为这件事对我们太有影响力,我们才想用一种决绝的方式把这种影响切断。
在《被讨厌的勇气》出版很多年后,依然有很多人拿课题分离的观点来问我,说这本书里边讲了要课题分离,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那我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要不要谈恋爱、我要不要结婚、我要不要生小孩等事情应该是我的课题吧。可是你看,我的父母就是会强烈地干涉我,尤其是在过年回家期间。在我们有限的相处时间里,他们就整天说这个事情,有时候是直接说,有时候是含沙射影。我很痛苦,为什么他们做不到课题分离?
当这些人把痛苦交给我的时候,其实都是在说:我的父母对我还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份重要,所以哪怕我知道课题分离的理论,我也做不到。或者说,如果要我去做这件事,除非我跟他老死不相往来,但我难以承担这样的代价。
但是我想跟大家说,在这种干涉发生时,我们和父母处在不同的立场。
如果你是父母,现在处在干涉他人的立场,那我当然可以跟你去讲课题分离的道理。父母想为孩子提供一些更好的建议,想把人生经验分享给孩子,这是没有问题的。你可以把这些东西都告诉子女,然后让他自己来做决定。这本书用马做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你可以把马带到河边,但是马要不要喝水,是它自己的选择。它渴了的时候,它自然会去喝水,因为那是它的课题。
但问题是,现在你是被干涉的人。站在被干涉方的立场上,我无法告诉你如何改变干涉方的想法,因为他们现在是要喝水的马。如果他们不去转变自己的观念,我们没有任何人可以摁着他们的脑袋说:你必须要学会课题分离。那能改变的是谁呢?还是我们自己。
我们要如何改变呢?两件事:削弱对方的影响,坚持自己的课题。我们一件件来看。
第一件事,削弱对方对我的影响力。什么意思呢?
我们要学会把他人说的话当作背景音,不要让他们的话在我心里产生太多的烦恼。因为本质上产生烦恼的并不是那句话,而是我们对那句话的解读。比如,我父母叹了一声气,我就会在心里面想:你为什么对我还是那么不满意呢?他的叹气会在我心里变成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按钮。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我的情绪、我的心境都会受到他那声叹气的影响。
我们现在要学会的是:在这段时间内,如何让自己不那么受影响?
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常用的方法,叫做弱化声音。我们可以想象头脑中有一个玻璃罐子之类的容器,然后在父母、领导或者最重要的朋友讲那些话的时候,试着他们放到这个罐子里,把盖子封上,让他们在这个罐子里继续发出声音,继续讲话。你看着这个罐子里面好像放了一些小人,他们的嘴在动,你隐约能听到他们好像还是在大声地说话,但那是一个非常弱化的声音。这个声音不重要,你也管不了这些人,任由他们说吧,别太吵到你就好。
但是,只有弱化还不够,因为这只是让别人的课题不要干扰到你的课题。我们还要回过头来想想,我要做什么?我如何坚持自我?
所以,另一件需要我们做的事,就是继续把我自己的课题做下去。
那我的课题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不希望我的父母干涉我的婚姻,干涉我的情感状态,那我的课题就是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很丰富,很充实。我得把我的日子给过好,我要把绝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用来经营我的生活、我的人际关系。如果我现在每一天都能过得很好,那么这个弱化的声音对我也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我觉得,在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里,我们也是需要父母或身边的人发出那些不中听的声音的。而这就是我们与对方对抗的契机。我们会想:为什么你不能转变观念?我就要和你说道说道。于是,我们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精力、热情就消耗在和对方的纠缠上。
而这种纠缠不应该是我们的课题,因为我们要去做的不是去改变对方,而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子给过好。在刚刚举的例子里,很多年轻人过年回家其实没多少时间,跟父母的相处时间也有限。但就是因为父母的观念,因为我认为他们讲的一些话是对我的干涉,所以我就把有限的时间全都用在了跟他们的辩论上。我去和他们争辩:你们为什么不能够解放思想?你们为什么不能够允许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但是,你要想明白,他说这句话是他的自由,他爱说就说。他完全不会影响到我对于当下生活的认同,因为我很满意我现在的生活,我也很珍惜我现在的自由度。
所以你们说的那些话,我只要用最小的代价把它们应付过去就好了。比如说,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或者我打个哈哈。甚至在我觉得你说的太过分的时候,索性躲出去散步或喝个咖啡。我不去接你的话题,这件事也就过了。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赋予了别人太大的权重。
我一直很反对大家把课题分离,理解为人际关系上的一刀两断。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做“断亲”,我完全能理解这个词所表达的态度,就是我一点都不想被他人影响。如果你在心里非常明确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那你完全可以去追求这种生活。但是,我不建议把断绝关系理解为人生的目标。
这本书虽然名为《被讨厌的勇气》,但正如哲学家所说,被讨厌不是我们的目标。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我们该怎样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在追求这种人生的过程中,不要把别人期待与否,讨厌与否看得那么重。
这其实是一种把别人的目光弱化的理念,而这种弱化并不代表我会跟别人的关系会一刀两断,有时反倒会让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好。如何理解这种情况呢?
当两个人彼此不再干涉对方的课题时,或者至少我已经不再把你当做影响我的重要变量时,我其实对你就已经没有那么多仇恨了,我也不是那么想把你从我的生活里赶出去,甚至我会觉得和你相处挺好的。你说的那些话,我愿意听的我就听,我不愿意听的就算了。
我觉得保持这种比较清淡的距离,能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更适合的、甚至是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很多人会觉得这本书在指导我们怎样众叛亲离,怎样过一种桀骜不驯的人生。但是,书里面专门有一节在讲哲学家和他父亲的关系。这一段让我很感动,而听完这段相处,你也就知道他倡导的课题分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态了。
哲学家说,我自幼就跟我爸爸关系不好,在我20多岁母亲去世后,和父亲的关系就更加恶化。青年就问,那你跟你父亲的关系为什么不好?哲学家回答说,我经常被我父亲殴打,但我也不记得为什么。我只记得,我被打到躲在桌子底下,然后又被他拽出来狠狠地打,而且不是一次,是很多次。
这是东亚孩子们一种共通的情感体验。青年也对哲学家共情,他说,那你的恐惧已经成了一种精神创伤。你注意到了吗?这个“精神创伤”的表述,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原因论:因为你小时候曾经被打,所以后来你们的关系不好。
而哲学家就说,我在邂逅阿德勒心理学之前,也是这样理解的。但是,如果站在目的论的立场上,这个解释就反过来了。我就会想,我是为了不想和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搬出了挨打的记忆。
你看,哲学家对自己下手非常狠,他把自己原生家庭的创伤解读成自己搬出来的记忆,目的在于和父亲保持疏离。在疏离中,哲学家获取了某种自由度,但这并不是要去接受的最终状态。所以对哲学家来说,不修复跟父亲的关系是更合适的。因为这样的话,他可以把人生的不顺利全部归咎于父亲。这对自己来说是有好处的,而且还有一种对封建的父亲的报复。
青年非常震撼。他说,如果因果律变为目的论,会有什么不同吗?你小时候被打的事实并不会改变啊。哲学家说,这一切可以从“人际关系之卡”的观点来考虑。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想象为一张卡片,当我把这件事解读为自己的选择,那么这张卡片就拿在了我自己手里,修复这个关系的卡片也会握在我的手里。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
听到这里,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和青年有一样的感受,那就是道理上明白,但是感性上无法接受。之后哲学家说,父亲和我的关系很复杂,我的父亲很固执,甚至他可能连打过我的事情都忘了。但是,当我下定决心修复关系时,父亲拥有怎样的生活方式、他如何看我、他记得什么、他对于我主动靠近抱有什么态度等等,都与我没有关系了。因为这些东西都不是我的课题。我的课题就是:我有没有下定决心去修复关系?这变成了一件100%由我自己决定的事,所以我开始去修复和父亲的关系。
那青年就问,通过你的改变,你父亲发生变化了吗?哲学家回答说,我的改变不是为了去改变他,那是一种想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我只能改变我自己,而无法左右对方,这就是课题分离。当然,随着我的变化,对方也可能会改变,但那并不是我的目的,而且对方的改变也可能不会发生。所以,我不会把改变自己作为操纵他人的手段。
最后,青年问哲学家,你跟你父亲最后和好了吗?哲学家说,是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父亲晚年患了病,最后几年需要我和家人的照顾。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照顾他,他对我说了一声谢谢。我从不知道父亲的词典里还有这个词,所以我非常震惊。同时,我也对之前的日子满怀感激。我认为我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事,并通过长期的看护生活,把父亲带到了水边,而且最终父亲喝了水。
读到这里,你会发现作者并不认为断绝关系是唯一的解法。那只是你在特定阶段,对人生的一种答案。并且,所谓的断绝关系可以服务于更具有建设性的目标,那就是当你拥有这样的观念时,你也可以用它更好地去修复关系。
好,我们今天讲了阿德勒心理学中的重要方法论——课题分离。听到这里,不知道会激发大家什么样的思考与感受。也许在你过去的经历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时刻:你会被某段关系所束缚,或者说你会觉得有很多痛苦来自于这段关系。可能也有很多人曾经做过一些事情,让自己掌握了主动权,并改变了这段关系。
所以,我很想邀请大家在我们的留言区做一个分享:你有没有过走出人际关系影响的故事?它让你变得更加自由和更加主动了?期待你的分享。
那么关于《被讨厌的勇气》,我们今天先学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