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心理成长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被讨厌的勇气》。这是这本书的最后一讲,所学内容为本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
在学习今天的内容前,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二到四讲的内容:我们首先了解了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立场,也就是目的论。也介绍了人际关系理论,以及课题分离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在人际关系中进行边界划分,来确保更自由地做自己。
不知道听完之后,你会不会有一个疑问:我现在是知道了阻碍我的力量来自哪里,甚至也能够想象到,如果我有了足够的勇气,我就可以把这些阻碍搬到一边。那接下来的问题是,没有了这些阻力和限制后,我应该往哪里走?我的生活又该应该怎么过?这个方向和这个动力是如何获得的?
这是书里第四章和第五章共同探讨的问题:当“害怕被讨厌”的束缚解开后,我们如何把“敢于被讨厌”的勇气和力量灌注在每一天的生活当中?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书里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做“活在当下”。我想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这个概念在阿德勒心理学里到底有怎样的意义?它又该如何落实到我们的生活中?这是我们要讨论和学习的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人在生活中做事的动力是什么?在自我决定论里,这种动力来自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自主性,指的是我做这件事的自由度,这件事必须是我主动想要去做的。第二部分是效能感,指的是我对这件事的掌控力,这件事对我有一定难度,但完成后我可以获得成就感。第三部分是归属感,指的是我能感知到,我做这件事对别人来说是有意义的。
阿德勒心理学最强调的是归属感,它认为我们做事的动力来自于对别人的意义。这本书用了一个非常日式的名词去概括,叫做“他者贡献”,意思是我们的动力来自于对他人的贡献。
我们可以用“共同体”这个更中性的说法来理解。由于我和别人是一个共同体,所以我的动力就在于:我的行为对于共同体来说,有没有创造什么价值,有没有带来什么好处?这个共同体里有不同的人,那么我所做的事,是否会被某个人所欣赏?或者说,是否为他的生活带来一点好处和变化?
这个共同体可以非常亲近,比如说家庭。很多人会说,我上班挣钱就是为了养家糊口。换句话说,上班可以为我的家庭去保障和创造更好的生活,这样一来,我的家人和上班这件事就被联系在一起。而家庭是一个最基本的共同体,所以虽然上班会很疲倦,但是想到我可以为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我还是觉得这件事是有意义的。
我们也可以把共同体放大一点。比如在工作中,我连接到的是客户,我通过生产产品,服务了更多的人。此刻的我在这里讲课,我可以想象在手机的另外一端会有好多用户正在听。那我也会去想象,我讲的这些观点、我带你们读的这些书,也许恰好是此刻的你需要的。
我确实也会在我们的留言区看到用户的反馈,这个反馈对你来说肯定是有意义的,其实它对我来说也有意义。因为它会让我看到:我此刻在讲的每句话,是真的能够在一个未知的地方,对一个未知的人产生实际的作用,让他的生活变得好一点。那么它也会让我在这一刻,产生一种共同体的感觉。
甚至我们都可以说,整个人类是一个共同体。比如很多人会选择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他们会为这种生活方式赋予意义:我在为我们全人类,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去创造一个更清洁的地球。这种说法听起来当然很大,可能也有一点虚,但它对我们当下的行为是有意义的。因为一想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是被他人所需要的,我们会觉得非常欣慰。
顺便说一句,阿德勒是一个养育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他观察到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喜欢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哇,你做的太棒了,你怎么可以这么棒”“你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或者“你真是一个很有力量的孩子”。他认为这种鼓励的语言其实是有问题的。虽然相比起批评,鼓励听起来好像更善意或温暖,但它本质上依然是一种操控。因为这是在用人际评价让对方感觉到:我这么做就可以获得一些赞赏和激励。
阿德勒认为,从共同体的角度出发,你应该给到孩子的不是鼓励,而是感恩,或者说是感谢。比如,孩子给你倒了一杯水,你可以说,“谢谢,我正好口渴”。针对他倒水的动作,你不是去进行他有多好的评判,而是去告诉他:在这一刻,你缓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你的关照与善意。
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最直接、最本能的连接——你做的事对我有用,我的感激仅仅是把这个行为的用处传递出来了,而不是对你的鼓励。
我在做咨询时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来访者表示我对他有很大的帮助,我一般都会说:“你能不能展开讲一讲,我具体在什么地方,让你的生活不一样?”这样做不是因为我希望他能够夸我,而是我特别需要知道,我的哪些动作对他的生活是有积极作用的。而如果他就是说,李老师你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我就会问他,这句话对你的生活带来的具体影响是什么?
这是我们作为共同体的重要连接渠道——每个人做的事、说的话、发出的影响,都会对另一个人产生实实在在的作用。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有些矛盾:前面在讲人际关系时,我们说不要活在别人的目光中,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那为什么现在又说,人际共同体是我们做事的动力?
确实,人际关系有时是我们的束缚,但有时也是我们的答案。而这二者重要的区分在于:做这件事时,我究竟在意什么?
如果我做这件事所在意的是他人的认可与反馈,那我就可能被这种评判所操纵:如果你不欣赏我做的事,那这件事就变得没有意义了。这样一来,我其实失去了自己存在的根基。
但是,如果我做这件事,在意的是对你,或者说对我们人际共同体中的某个人产生作用,那么这个作用是否被他人所承认并没有那么重要。此时,人际共同体就能成为我们做事的动力。
以这本书为例,哲学家对青年讲了很多话,而青年的第一反应是不愿意接受这些观点,因为它们太残酷了。然后哲学家就说,没关系,我只是如实地说出我的想法,而没有欺骗你或想利用这个东西去达成某些目的。我这么说仅仅是因为我是这么想的,而且我认为这些想法帮助了我,也有可能会帮助你。至于你愿不愿意接受、什么时候接受都不重要,你带着这个想法回去就够了。这就是我今天谈话的意义。
我们可以看到,哲学家并不是摁着青年的脑袋,说你必须得承认我说的话有道理,只有你承认我说话是对的,我才觉得今天的谈话有意义。相反,我已经完成了我的意义,我心中确认这个意义是存在的。
我们可以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句老话来形容这种微妙的差别。我知道这件事是好事,但是,这个好事能不能给我带来特定的回馈?我不知道。哪怕在人际关系当中的一句赞扬、一句肯定,我都不抱一点希望。我不期待这件事情非得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但是我很笃定我此刻在做的事,是有好处的,是有意义的。这就够了。
所以,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为人际共同体提供意义,是我们做事情的最根本出发点。
那也有人会说,这是不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呢?如果我没有能力,我做不了什么,那我在人际共同体中是不是无意义的存在?我是不是就没有什么价值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书里明确提出意义有很多种,我的行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一种最具体的意义。但是,我们也有很多抽象的意义。
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一个年龄很大的老人躺在病床上,他已经失能,不能再去参加任何劳动,或者从事任何的价值创造活动。他仅仅作为一个人而活着。可是这件事对于他的亲人而言是有意义的。他不需要去再创造什么价值,或者再去提供什么,他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因此,对于意义的理解,可以上升到更高的层面。
我觉得这本书最后的两章中的很多东西,不是心理学,而是一种哲学或人生理念。比如,你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而且有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去相信这件事的:我知道我是一个普通的、平凡的、没那么了不起的个体。但对于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或者是爱我的人,我能够感受到那些小小的,确定的意义。这些意义中没有很宏大的价值,比如改变人类,影响世界,但是这些意义是真实存在的,并且是我们接下来做事的动力。
“活在当下”的观点认为,我们每天做的事情都是一个由“此时此刻”的点所构成的连续体。
我们不需要把这件事和过去建立连接,同时,也不要想着这件事一定会在将来得到回报,想着别人一定会感激、会领情,或者会在物质上获得结果。只要你确定这件事在当下的过程中是有意义的,那么你去做就是了。
书里把这个过程比喻为爬山,如果你每一刻都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到山顶,那么你的每一刻都会变得非常不自由,甚至你会很焦躁。但是,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当下,专注脚下走的这一步、欣赏这一刻的风景、认同此刻的过程是有意义的,那么整个爬山的过程就会更愉快、更充实、更舒适,而你最终也会水到渠成地到达山顶。
这就是作者说的,不要去追求最后的结果,而是把人生拆分成一个一个瞬间。在每一个瞬间,你都去横向地感受我和社会、我和世界、我和别人之间的积极联系,并在其中感受我所做的事情的喜悦与价值。但是,我并不会把这个东西放在未来的某一刻,说它必须变成钱,或者必须变成一个怎样的回报才有意义。这样做,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人生的自由与充实。
不知道你听完后,会不会想:虽然这些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好像过于理想了,总觉得跟我们现实的生活有一点脱节?说实话,我自己读到最后一章时,确实会觉得今天的年轻人并不能完全感同身受。
那么,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我们要回到这本书的创作背景。第一节课讲过,在这本书写作时,日本是一个低欲望社会。“低欲望”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特别消极,但是如果换成一个中性的概念,其实它是一个特别稳定的社会。这个稳定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位置,这个位置可能未必有多舒服,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去改变。
我觉得人生也是一样的,我们生活当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在稳态当中。稳态意味着,你不需要思考接下来的人生要怎么去改变。因为你每天的生活基本上是确定的,你去哪上班、做哪些工作、完成怎样的任务等都是固定的。
你可能不是很开心,但的确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动力。而改变需要契机。 有一天,你可能会对自己说:我不想再像以前那样生活了,我想去追寻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我想去实现不一样的目标。这种自我反思与对新生活的探寻,往往由重大事件所引发。但在一个过于稳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其实这件事情很难发生。
所以,这本书首先是写给那个时代的日本青年的。在低欲望的时代之中,他们并不舒服,但也不想要追求所谓的理想,或者实现什么目标。他们都觉得,这个社会给我提供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空间。如果我要做一些太大的挑战,那我反而要去面对社会的目光和他人的期待。我根本懒得去面对,那我不如呆在这儿,何乐而不为呢?
而岸见一郎老师作为一个老人家,怒其不争。我觉得他是想用一种当头棒喝的姿态去敲这些年轻人,告诉他们:去做就是了,不要那么多地瞻前顾后,因为你想得越多就越不会变。
当然,在任何一个时刻,我都不会被前因后果,不会被任何东西所限制,我只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觉得这是一种过于理想、过于自由的人生。尤其是在今天的时代,对于我们中国的读者而言,接受如此纯粹的自由的人生,是有难度的。
我更建议大家折中地吸收这本书的观点。不要把人生看作是一系列的散点,在每个点只管活在当下;但也不要把人生当作是一条直线,好像我必须在20岁的时候,就计划好80岁的生活。那么,人生是什么呢?
我觉得人生是很多个线段组成的,每个线段是有长度的,它的长度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而你需要的,是对线段进行规划。比如说,当我在这段时间想要做一件事时,会设定一个目标。但这不是人生的终极任务,我更多地会把它当成路标。它只是意味着我往前走了一步,走到了这个地方,我可以收集一些信息,可以停一会,再慢慢做下一步的判断。
比如,我要去尝试一个新的职业,或者发展一段关系,学习一个新的东西,那到底合不合适呢?这件事你想是想不出来的,但也不能完全头脑一热就去做。但你可以做的,是把未来的几个月当做是一个目标,看看能做到怎样的程度。也许你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最终发现这件事不喜欢,那就再去做我喜欢的事。如果你没有这一段一段的过程,只是站在现在的这个时间点去思考我的人生、我要去做什么,是不会有任何答案的。
所以我觉得,在今天,最适合我们的生活状态,是给自己制定一些阶段性的路标。我自己不是一个特别善于励志的人,我更愿意从现实的角度去做一些规划。并且,我也没有立场去推着我们的读者、我们的用户一定要采取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节奏。
那如果你想要从这本书里边去获得更直接的推动,我可以和你分享一段书里非常鼓舞我的话。你不一定要完全认同这段话的内容,但也许你可以从这段话中获得一些力量。
在哲学家与青年谈话接近尾声的时候,提到了人生其实是一连串的点,每个点里边你都可以去感受到当下的意义,而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场宏大的叙事。书中对此有一段很重要的表述。
哲学家:我们的生命就算终结在“此时此刻”,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幸福的人生,就是要随时做好在任何一刻都可以结束的准备。为什么?因为在那一刻,你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青年:假如我认真过好了“此时此刻”,那每一个刹那都是一种完结?
哲学家:正是如此。前面我说过好几次“人生谎言”这个词。最后,我还要说一下人生最大的谎言。
青年:我洗耳恭听。
哲学家: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模糊而微弱的光打向了人生的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一些什么。你之前就一直在忽略“此时此刻”,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你对自己人生的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青年:……啊!(我想他可能非常疼痛,也非常痛快)
哲学家:来,甩开人生的谎言,你毫不畏惧地把强烈的聚光灯打向“此时此刻”,你一定能够做到!
最后,哲学家说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就是在每一个时刻为自己赋予的意义。
哲学家最后还讲了一个小故事,解释为什么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他说,我祖父在年轻的时候,脸上受了伤,这是非常不合理、非人道的灾难。当然,有人有可能会因此选择“世界太残酷”,或者“人们都是我的敌人”之类的生活方式。但是,我的祖父选择了“人们都是我的伙伴,世界非常美妙”的生活方式。所以阿德勒说,“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就是这个意思。
人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不要把你过去所受到的痛苦和伤害当做是决定你当下这一刻的决定性因素。你把它们都放开,只看当下这一刻,或者只看未来这一段时间。问问自己,你想给自己的人生赋予一个什么样的选择?
这段话非常有力量。但我们是不是准备好了去接受这样的力量?我觉得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好,《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们就学到这里。希望这本书能在你的头脑中埋下一颗种子,包括目的论,包括人际关系的束缚,包括课题分离和怎样赋予自己人生的意义。它是种子,在你的头脑中埋着,不一定马上发芽。但是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其实都在浇水,都是阳光、雨露、时间。也许有一天,它会开花。
你要知道,这个观念对你产生影响的第一步有可能是很疼痛的,因为它是并不那么甜美的一碗鸡汤,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痛苦、反思,甚至是对自我的苛责。但是你也要相信,你会从这样的疼痛当中获得力量。也祝你在读完这本书之后,获得了一些此刻或者未来可以去使用的力量。
我是李松蔚,很高兴跟你在这一周学习《被讨厌的勇气》。如果你有任何的感想和心得,欢迎你随时给我留言讨论,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