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李松蔚:我想活成一座孤岛,这可不可行?

我是李松蔚,欢迎来到心理成长圈。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叔本华的治疗》。上节课,我们讲到了主人公朱医生由于身患绝症,所以思考如何才能让剩下的生命过得有意义。朱医生找到了一种建立意义感的方式,那就是继续从事心理治疗。对于他来说,帮助的人越多,生命的意义自然也越丰满。

在此之前,他必须先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份我引以为豪的工作,也就是心理治疗,真的帮助了其他人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开始翻阅自己过去治疗经历中所谓的“失败案例”,他想知道:有些来访者当时并没有从治疗中获得好处,但是在更长远的时间尺度上,治疗对他们是否有帮助呢?于是,他找到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来访者,叫做菲利浦,这也是《叔本华的治疗》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菲利浦是一位化学家,在大公司过着非常精英的生活,年轻有为,聪明帅气。那为什么他当年会去找朱医生寻求治疗呢?在年轻的时候,菲利浦每天都在寻欢作乐,不断地结识各种异性,和她们发生关系之后又迅速切断关系。时间一长,他也觉得困惑和痛苦:在这样纸醉金迷的生活中,我究竟收获到了什么呢?

有一次菲利浦去了另一个城市,按照惯例,他约了当地的一位异性共度良宵。结果,这个异性因为有事来不了,而菲利浦却突然很轻松,他觉得:如果我今晚不用去见这位女士,那我可以利用今晚的时间看书,听音乐,这其实才是我更想做的事情。接着,他问自己:如果这才是我更想做的事,为什么我要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浪费在这种浮光掠影的追逐上?这件事没有给我提供任何的快乐,甚至让我感到疲惫,可是我却停不下来。这段经历是促使菲利浦寻求心理治疗的直接原因。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也许我们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可能是金钱,可能是名誉,也可能是物质享乐。可是哪怕我们追求到了这些东西,内心深处也会有一个声音说:我并不是真的快乐,这并不是我最想拥有的人生,可是我却停不下来。我会被这些表面的快乐和欲望吸引,然后去浪费自己的人生。

如何理解这种体验呢?它实际上是我们上节课提出的,对于无意义的反思。在菲利浦有这样的洞察之后,他就找朱医生进行心理咨询,进行了三年的治疗。但很遗憾,这个治疗并没有对他产生任何帮助。

我们继续说回朱医生。这时朱医生打电话联系了菲利浦,问他现在过得怎么样。没想到,菲利浦的状态非常好,而且他告诉朱医生:你的治疗没有产生任何帮助,但是在若干年后,我找到了一位比你更厉害的治疗师,他完全给予了我想要的东西,帮助我从寻欢作乐中走出来,所以我现在非常快乐。

这么一听,朱医生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问菲利浦:哪个治疗师这么厉害?菲利浦说:其实是一位已故的哲学家,也就是叔本华。菲利浦在阅读叔本华著作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启发,摆脱了成瘾的问题。不光如此,他辞去了工作,开始潜心追求哲学。他也希望用哲学,用叔本华的理念帮助更多人走出痛苦。菲利浦即将要成为朱医生的同行,只不过他帮助人的手段不是心理学,而是哲学。

然而菲利浦也遇到了一个问题:根据美国法律,如果要从事心理咨询行业,需要获得相关资质。所以,他希望朱医生能够在这些方面为他提供一些指导。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朱医生邀请菲利浦参加自己组织的一个团体。

在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叫做团体,其实它也是一种心理治疗的形式。我们认知中的心理治疗就是一个治疗师面对一个来访者,而团体治疗是一对多的形式。通常来讲,团体治疗中,一个心理治疗师往往需要面对6~8名来访者。欧文·亚隆本人也是一位团体治疗大师,他开创了一个团体治疗流派,叫做亚隆团体。这个团体采用无结构的方式,也就是治疗师并不限制来访者的说话内容。当然也有一些基本规则,比如固定的时间地点,不能人身攻击等等。来访者可以随时退出团体,而如果有新的成员加入,也会开放位置。

若干年前,朱医生就设置了这个团体,规模基本上维持在6~8人。你可能会想:为什么朱医生会让菲利浦加入这个团体呢?人家明明都被叔本华给治好了,怎么还要加入这个团体治疗?这是不是和叔本华老师叫板?这是不是心理治疗师的嫉妒?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得理解叔本华究竟是怎么治愈菲利浦的。

菲利浦当初的问题是沉溺,也就是沉浸在感官的刺激中不能自拔。在《心理学通识》中,我讲过,成瘾的背后其实是一种空虚感,所以他自己其实也很痛苦。如果用叔本华的论述,就是我们上一节课提到的“无意义”。如果我们意识到所有的感官刺激都是虚无的、无意义的,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冲动,那我就可以去克制这种诱惑,告诉自己:我是一个高等生物,我的人生要去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沉浸在哲学的思考中。这就是叔本华的态度,也是菲利浦愿意去接受的人生态度。

讲到这里,我们也可以阅读一段菲利浦的自白,从中可以了解到这样一个被感官所困扰的聪明人是如何在哲学中找到出路的。他说,“叔本华并没有痛斥这些可怕堕落的行为,两百年前的他就了解背后的事实:性驱力是令人敬畏十足的力量。这是我们内在最基本的力量,是使我们想活下去和繁衍后代的意志,这个力量是不会平息的,无法用理性来压抑。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觉得被人全然了解。”

“还有更多,叔本华使我知道,我们都注定不断地转动意志之轮:渴望某种东西、得到它、享受短暂的满足感,然后很快就觉得无聊,接着必定追求下一个‘渴望’。满足欲望的方式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必须完全跳出这种循环。这是叔本华所做的,也是我所做的。”

别人问他,“跳出循环是什么意思?”菲利浦回答,“意思就是完全避开愿望,接纳自己永远无法满足的渴望。这种痛苦是从一出生就设定的,我们注定受限于自己的本质,所以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幻觉世界的本质就是虚无,然后想办法拒绝意志。我们必须像所有伟大的艺术家一样,把目标放在纯洁的理想世界。”

“有些人透过艺术而达到这个境界,有些人则透过宗教的苦行生活,叔本华则是透过避开欲望世界、与历代伟人交流,以及美学的研究,他每天要吹奏一、两小时长笛。这个意思就是人必须同时是观察者和行动者。人必须体认一切大自然中的生命力,大自然会在各人的独特存在中展现自身,当人不再以形体存在时,这股力量也终将回归大自然。”

“我努力追随他的榜样,我的基本关系是以每日阅读的伟大思想家为对象,避免日常琐事干扰我的心,每天透过下棋或听音乐来冥想,不同于叔本华的是我不会吹奏乐器。”

听到这,你可能已经听出来了。菲利浦所获得的治愈就是:当他意识到所有的问题都非常低级和无聊的时候,他就决定跳出这些问题,通过在思想层面的交流来让自己变得更加纯粹和高级。

朱医生认为,这并不是在解决问题,而是在逃避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医生会邀请他加入团体,因为在团体中人会被迫面对自己的问题。那问题究竟是什么呢?讲到这里,我估计你也已经猜到了,这个问题就是“人际关系”。在和人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你会面对很多痛苦、焦虑、不确定。可是这些问题,你不能回避,你必须要去面对。

为什么团体是有用的?因为在团体中,你被迫要面对人际关系。那么,我们为什么非得面对这个问题呢?如果我真的能够逃避,那不也是一种人生的活法吗?不是有一句话叫做“逃避可耻,但有用”吗?

存在主义对此的理解是:人是在不断成长的,如果通过逃避来解决问题,那本质上就是停止了成长,而停止成长并不能够解决无意义感。这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这就像你在玩一个游戏,里面有很多关卡,你将会面对很多强大的boss,所以你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技术,打怪升级。如果我现在告诉你一个方法,下次再遇到这些boss的时候,你有一个按键,只要按了这个按键,你就可以离开这场战斗,继续推进后面的剧情。

我猜想如果你用过一些修改器或者游戏秘籍的时候,也许会有这种体验。但是,如果所有问题都通过这种方式来逃避,那这个游戏也就会变得很无趣,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不到成长,也体会不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我们可以回头想一想:菲利浦真的可以逃避人际关系吗?他之所以要加入这个团体,是因为需要从业资格证。可是他为什么需要从业资格呢?本质上是因为他想要帮助别人,而这就是他想与世界建立连接的证明,也是他有了成长的证明。

换句话讲,如果你的目标就是不想面对问题,你当然可以逃避。而且我认为,它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可是它不会持续一生。如果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你觉得有一点无聊,觉得这么过下去有些没意思,那就说明你现在要去做的不再是逃避问题,而是要开始面对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

这件事可能会让你觉得麻烦或者不适应,但是它同时也会让你的生命变得很有意思。因为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的人生也实现了某种程度的圆满。所以,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于终极问题的答案,并不是让我们去过一种没有问题的人生,恰恰相反,它告诉我们:生命就是不断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当菲利浦加入团体之后,他必然要面对团体中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人际关系的挑战。那么,菲利浦会有什么变化呢?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明天见。

听到这个音频,说明你已经点进了心理圈的页面,你可能发现了,我们的产品页面进行了改版,那接下来,请允许我们花2分钟的时间,给你做一下产品改版说明,方便你更好地使用这个产品。

我们先来说内容改版:到2024年6月20日为止,心理圈已经上线两个月了。咱们圈子的日更专栏——《每天懂点心理学》,由陈海贤、李松蔚、钱炜三位心理学家联合主理,为你分享他们的感悟心得,给你全年陪伴。在这两个月期间,专栏免费向全站开放。那自2024年6月21日,也就是今天0点起,《每天懂点心理学》升级为《心理成长圈》订阅用户的专享权益,你可以点击《每天懂点心理学》(新版)链接进行查看。

再次感谢你的信任,在未来,我们依然会每周陪你共读一部心理学经典,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被讨厌的勇气》《妈妈及生命的意义》,帮助你从经典中汲取智慧,获得能量。在这里,三位心理学家每周带你破解一个心理难题,如原生家庭、亲密关系、情绪管理,希望心理学能真正成为你生活和工作中的帮手。

如果你有使用学习计划的习惯,订阅后,你可以手动将新版《每天懂点心理学》添加至学习计划。同时,1~49期的专栏内容,我们依旧免费向全部用户开放。

接下来,我们详细说一下新的产品页面如何使用。

咱们心理圈的产品包括:日更专栏、日更心理学词典、AI心理陪伴助手-AI陈小贤、月更好课以及疗愈专区。为了方便你快速找到每项内容,我们在心理圈顶部设置了分类tab,点击即可跳转。

关于课程,为了方便你查找,我们设置了主题找课模块,你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领域选择想听的课程内容。当然,我们也会按照每一门完整的课程进行分类,你点击顶部的「全部课程」,就能看到心理圈已经更新的所有课程清单。

好,到这,今天要和你同步的产品改版通知就结束了。

来这里,允许自己变强大。期待你的加入!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