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今天我要向你推荐一本书,叫《中国书法通识》。
这是咱们得到前不久刚出版的一本书,作者是来自北京大学的方建勋老师。说到这本书,我觉得它至少有两个特别的价值。一是如果你想练书法,或者家里的孩子想练书法,这当然是特别好的一本通识入门教材。二是对于不练书法的人来说,这门书就像一枚有趣的滤镜。因为看完这本书之后,你再看身边所有跟书法有关的东西,比如,对联、牌匾、福字之类的,你都能从中看出一点门道。没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本书就是要教给你一些内行的门道。
到底都包括什么呢?今天,我们为你请来了这本书的编辑,也是得到图书业务的负责人白丽丽老师,请她来给我们讲一讲关于书法的门道。
来,咱们一起听听白丽丽老师怎么说。
你好,我是得到图书业务的负责人白丽丽。
很高兴《中国书法通识》这本书能顺利出版,这本书自上市以来,就一直蝉联当当艺术类新书榜第一名,看来好的作品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说起书法,我的父亲是一位书法爱好者,受他的影响,我从小接触书法的机会还比较多,也上手练习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即便如此,《中国书法通识》这本书依然对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认知。在今天的得到精选,我想把最触动我的三个问题分享给你,希望对你也有启发。
你可能会说,当然是楷书。因为楷书横平竖直,方便辨认,也方便掌握。楷书确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得最多的字体。市面上很多书法培训班也是从楷书学起,而且大概率是照着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这三位唐代书法大家的字帖练的。这么安排,往往出于“实用”的目的,毕竟在学校的课堂上,考试中,孩子接触和使用的都是楷书。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从楷书开始学习书法,可不算是好的选择。楷书看上去结构清晰,但是它兼具了力量之美和理性之美,想要练就一手好的楷书,对孩子的要求可太高了。方老师在书中说道:一上来就学楷书,等于孩子在最淘气、天真的年纪,碰上了书法中最严苛的老师,很难在一时半会儿看到长进。孩子在练习的过程中难以得到正反馈,反而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也就越练越没意思,特别容易放弃。更糟糕的是,如果他没有坚持下来,老师和家长可能还会批评他:不努力,不肯下功夫。这会进一步增加孩子的挫败感,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在《中国书法通识》这本书中,方老师提供了另一个选择:学习书法,可以从篆书起步。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可能听过“篆书如画”的说法。篆书是书法字体的早期形态,如“象形字”一般,贴近自然物象,画面鲜活。孩子学习篆书的过程,就如同画画一般,很容易找到乐趣。
更为本质的问题是,篆书虽然看起来字形复杂,难以辨认,但是它的笔法反而容易掌握,核心就是中锋行笔,拉出匀称的线条。中锋是书法的笔法根基,能写出匀称饱满的立体感,正是好的书法作品所必需的。可以说,篆书的笔法是书法艺术的起始,也是书法的根本。
如果你打算学习书法,或者想给孩子报书法班,具体要怎么从篆书开始练习呢?方老师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方案是,建议和书法班的老师商量一下从篆书开始学起,通常书法专业毕业的老师,都会写篆书。跟着老师学习一段时间篆书,先建立兴趣并且适应中锋行笔之后,再去学习其他的字体,就容易多了。
如果在当地找不到教篆书的老师,方老师在《中国书法通识》中还提供了第二个解决方案。在书的最后,方老师列出了篆书的入门和进阶推荐字帖清单,还录制了教学视频。你和孩子在家中也可以跟着练习起来。等在家里做了一些准备,你和孩子在书法这件事上建立了正反馈,后续再到书法班练习楷书,也会容易得多。通过这样的路径来学习,你和孩子也能在书法这条路上走得更自在、更长远一些。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问吗?楷书写潦草了,就成了行书;行书写得更潦草些,不就是草书吗?所以楷书最先,行书其次,最后是草书。”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多半是根据我们自己写字的经历推测出来的——小学开始写硬笔,用的是规规整整的楷体;上了中学,字写得快,写得潦草,楷体就变成行书;碰到着急的时候,字就写得更潦草了,行书于是变成了“草书”。
其实,在书法史上,这三种字体出现的顺序并不是这样的。你可能想不到,草书是在隶书之后最先发展出来的,之后才有了楷书和行书。至于楷书和行书哪一种在先,目前学术界还存在争议,因为二者诞生的时间比较相近,而且在最初诞生的时候,形态也很相似,难以区分。
你看,这是不是跟我们的已有经验很不一样?
为了方便你记住书法中的五种字体,篆、隶、草、行、楷的先后顺序和关系,方建勋老师在书中还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叫作“祖孙三代”。
篆书出现得最早,相当于爷爷;隶书从篆书发展而来,相当于爸爸;草书、行书、楷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几乎平行发展、演化的,相当于第三代的兄弟姊妹。
下次再跟别人交流的时候,你就可以把书法“子孙三代”的故事告诉他,这样沟通,趣味性是不是也增加了不少?
方老师在书中说过一个很生动的比喻:“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意思是,楷书就像一个人站着,行书像一个人在走路,草书则像一个人跑起来了。在书写时,行书比楷书写得快,因为笔画与笔画之间连笔多了,所以动态感比楷书强很多;而草书比行书写得更快,就像是在疾速奔跑。
你可能觉得写草书特别自由,毕竟都跑起来了嘛。或许你还听人说过草书像“画符”,完全没什么章法。这其实是个天大的误会。虽然草书不太好辨识,但可不能乱写,它的定型是经过书法高手的加工整理的,笔画的减省逐渐约定俗成。这套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叫作“草法”,学书法的人需要像背外语单词一样把它们记下来。与外语单词一样,草法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果不按草法规范来写,即便是内行也认不出来。
那么,初学者要怎么了解草法呢?
方老师在书中给了两个建议,一是练习具体的草书字帖,比如唐代孙过庭的《书谱》就是草书的经典范本,有3700多字;还有智永的《真草千字文》,它是一行草书、一行楷书并排写的,很方便对比。
另一个建议是直接查阅草书字典,比如清代乾隆年间的《草字汇》,现在你可以在市面上很方便地买到。
好,第三个问题就讲到这里。在《中国书法通识》这本书里,颠覆我原有认知的知识点还有很多。
比如,好的书法作品一定需要排布得工工整整吗?读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除了整饬之美,也就是整齐有序的美感之外,还有另外一种美,叫错落之美。而且,错落甚至比整饬的章法更受推崇。
比如,书法只有一种颜色,也就是墨色吗?读了这本书,你就会知道,书法的色彩虽不如绘画那般丰富,但也充满了层次感和创作空间,浓与淡,润与渴,等等。方老师在书中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叫“五彩斑斓的黑”。
再比如,好的书法作品一定不能涂涂改改吗?在书中,你会看到,涂涂抹抹的《祭侄文稿》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好了,到这里,我今天的分享就快要结束了。虽然我今天的主要任务是澄清很多人对书法艺术的误解,但是你有没有觉察到,书法其实是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欣赏的。在《中国书法通识》这本书中,方老师还提供了一个独创的鉴赏框架——六度书法理论,教你从笔墨、性情等六个维度来欣赏书法。掌握了这个框架,以后碰到任何一幅书法作品,你都能头头是道地跟人聊上几句。
最后,我想把这本《中国书法通识》郑重地推荐给你,从这本书开始,成为一位懂书法的人。
好,内容听完了。
新书上市之际,我们为你争取到了一个特别的福利,那就是方建勋老师亲笔签名的书,先到先得。
现在,在得到App搜索“书法”两个字,就能看到方建勋老师的新书《中国书法通识》,推荐你马上拿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