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为什么是一种回应现实的学问?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先跟大家说个好消息,刘勃老师的《国学课》第二季已经开始预售了。

提起“国学”这两个字,好多人会觉得,好深奥啊。但是刘老师说,他讲国学,有八字箴言,叫“清热解毒”、“尊老爱幼”。所谓清热解毒,就是既不跪读经典,盲目狂热,而是回到经典诞生的时代,和经典平等对话。而尊老爱幼呢,是学习古代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给现代人的为人处事提供参考。

刘勃老师这么一解释,是不是感觉国学离我们又近了很多?当然,这么三言两语的介绍,肯定说不清这门课程的妙处。关于国学到底是什么,以及有什么用,咱们还是要请刘勃老师本人来亲自说一说。

来,咱们一起有请刘勃老师。

你好,我是刘勃。

前不久,我在得到的第一季国学课刚刚完更。很多同学课后跟我讲,也是听了这门课以后,改变了一点对国学的印象。

国学这两个字,基本上是被玩坏了的状态。第一,是有一批人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话,简直当作咒语,掐诀念咒,就可以包治百病,拯救人类,冲出银河系;第二,相信中国的传统一无是处的人,也有很大一批,在他们眼里,国学不说是个大粪坑,那也是个大酱缸,什么东西丢进去,都变成一个味儿,而且营养全没了;第三,正常一点的国学当然是存在,但往往也给人感觉是,书斋里的老先生,手里捧着仿佛积压着几千年尘埃的书,说着大家觉得毫无意义的话,总之就是和日常生活,没什么关系。

当然,一个词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由使用者决定的,也不能说那些对国学的认识不对。一个词的含义,就是约定俗成,是不停在变的。

如果回顾一下国学这个词诞生的原因,可以说:从一开始,国学就不是一种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一种面对现实的焦虑。

借着李南南老师这次邀请,我就用两讲篇幅,给你梳理一下。

古代也有国学这个词,指国家级的学校,和现在的理解,已经没有关系了。现在一般的说法,所谓“国学”就是“中国固有之学问”。

但北京大学的李零教授,还有个说法:国学是国将不国之学。

这话听起来有点促狭,但其实非常准确地描述出国学诞生的时代背景。

现代意义上的国学这个词,最早是怎么用起来的?

1902年,梁启超用了“国学”这个词,罗振玉也用了“国学”这个词。不是罗振宇,是和王国维一道研究甲骨文的大学者,甲骨四堂之一的罗振玉。而且,当时梁启超、罗振玉都在日本,所以会想到用国学这个词,很可能是受日本人启发。

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把研究日本的古代典籍,探明什么是日本的固有文化的学问,称为和学、皇学、古学,或者国学。那么,研究日本的固有文化的学问是日本的国学,研究中国的固有文化的学问,自然就是中国的国学了。

所以梁启超他们很可能是受日本人启发,用了国学这个词。用这个词,反映的是一种对中国的命运的忧心忡忡。

你想想,1902年,或者更宽泛地说,一百多年前,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世纪之交,那是个什么年代?

1894年甲午海战,1895年马关条约,1900年义和团,然后八国联军进北京……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真的是风雨飘摇。国学这个名词的现代用法,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所以说国学是国将不国之学,有什么不对呢?国学这个词的诞生,和国歌里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二者之间,有一种一脉相通的情感。

说“国学”就是“中国固有之学问”,其实包含了两层意思:相对西方的学术,它是中国的;相对现代的学术,它是传统的。其实也就是承认,所谓国学,只是人类知识总和中的一部分——只是一部分而已。西学、新学,是和国学并列的学问。国学并不是所有学问的核心。

我们现在当然觉得是常识了,但是,古代读书人不会这么理解问题的。

穿越回到古代,和古代的学者聊天,他会觉得,孔夫子传下来的学问,就包含着世界上最核心的真理。

极端点的,那就像荀子说的,“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和古代圣王教导我们的道理不符的,和老祖宗传下来的礼义冲突的,那样的言论就是奸诈的言论,说得再雄辩,咱们君子也不理会。

包容点的,像《论语》说的:“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即使是小技艺,也一定有可取之处,但执着钻研这些小技艺,恐怕会妨碍从事远大的事业,所以君子不做这些事。意思就是说,别人干可以,我们君子就算了。

对于他们来说,中国以外的学问,都只可能是微不足道的。而提出国学这个概念,和西学、新学加以区分,实际上等于是承认,中国之外也有很重要的学问。对那一代许多读书人来说,能够承认这一点,已经迈出了艰难的一大步。

为什么要承认这一点?因为不承认不行了,那个时候,中国落后于西方,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事实了。

承认这一点,接下来就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我为什么会落后?找文化根源,就是中国固有的学问里,有什么缺陷;第二,我要论证,我落后只是暂时的!不然就整个躺平放弃了,我还要奋斗啥啊。找文化根源,就是中国固有的学问里,还有什么优点。

这就是国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要面对的基本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开篇就强调,国学这个词,并不意味着盲目的骄傲,而是代表着一种对自身的反省,一种面对现实的焦虑。

当然,我们今天回头看,当时人所发现的传统文化的弊病,有的可能过甚其辞了。

比如说我特别敬爱的鲁迅先生,他指出的有些问题,比如所谓“国民性”,有的可能就未见得成立。鲁迅先生有句名言:

这话就有点过头了。我们今天就简单说下这个火药的问题,事实上,中国人并不只是拿火药去造爆竹,也是一样把火药运用到战争中的,当然,就要面对一个现实:军事领域,火药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确实不如在西方发挥得大。为什么会这样?

美国学者欧阳泰在《从丹药到枪炮》这本书里,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视角,可以供我们参考。

我们假设有这么个事情:一个人群,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就要担心别人来抢。

要加强防御,就会想到修城墙。注意这是基本人性,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发生。

西方人喜欢用石头来修城墙,中国人更多修夯土城墙。这个是由环境资源决定的。

石头城墙修两米厚的,就已经非常坚实了,足够了;夯土城墙好像就差点意思,所以就有必要把城墙修得更厚一点,所以古代中国人把城墙修十几米厚,一点都不奇怪。

然后,中国人发明了大炮,最早的大炮,当然是非常简陋的,威力也有限。

用这样的炮去轰十几米厚的夯土城墙,那是毫无希望的。一是墙太厚了,二是夯土城墙有一定坡度,倾斜的墙体会分散吸收一部分抛射物的冲击力。所以用大炮去轰城墙,这个思路中国人直接就放弃了。

后来火炮传到了西方。面对两米厚的垂直的石头城墙,努力一把,有希望啊。

所以西方人(其实首先是阿拉伯人)就改进火炮,能轰开了,然后防守方就改进城墙,然后进攻方再改进火炮……这样互相促进,终于,西方的火炮发展到中国火炮最初的发明者根本想象不到的水平了。

就是说,某一种技术发展得太好,会抑制另外一些技术的发展,这个和文化其实没有多大的关系。就类似,今天中国在某些领域反超西方,比如移动支付中国发展得特别快,和中国信用卡这块不发达就有关,这也不能得出结论说,中国文化就比西方文化有什么优越性。

诸如此类的例子,是讲不过来的。总结一句就是,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原因,尽管很难有一个完整的解释,但绝大多数问题都可以从技术性的视角来解释,不见得是文化的原因。

实际上,喜欢找文化原因,反而往往是一种文化人的自恋,好像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他们决定的一样。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鲁迅那辈人包括之后的几代人,今天看来有些过头的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仍然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

这就有点类似:一个聪明孩子,经常觉得自己笨,但是也并没有因此丧失学习的信心,只是逼自己更加努力了,这个当然是对快速提高成绩是有好处的。

而且,正因为觉得自己的传统不是完美无缺的,才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吸纳外来的文化。要知道,国学和西学虽然不同,但并不是对立的。

细数那些老辈的国学大师,第一,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不排斥西方来的现代学问;第二,虽然有人嘴上不承认,但他们研究中国的固有学问,不论研究的对象还是方法,其实和古代学者也已经大不相同了。

好,这一篇内容我和你说到了,国学这个概念出现的时代,恰恰是中国人重新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想法发生了很大改变的时代。

用新方法研究旧学问,是中国人面对自己过去的新学问。只要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小寰球,还是由一个个主权国家构成的,国学就还是有它的价值的。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作为孤立的个人回到丛林时代去,那是活不下来的,毕竟以邻为壑的事,从来都没有消失。现代人的精神图景,应该是由个人主义的追求,国民身份的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一起构成的。缺了哪一块儿,都难说完整。

最近这十年,“你是谁”这种问题,想装糊涂都不行,不管你乐意不乐意,都必须要面对这个新变局,在这种情势下,了解一下“国学”的来龙去脉,大概是能让人更多一点定力的。

为什么这么讲?我们下回再说。

参考阅读:

《从丹药到枪炮》,[美]欧阳泰 / 张孝铎 / 中信出版社 / 2019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 / 哈罗德·多恩 / 王鸣阳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2020

好,内容听完了。

刘勃老师的《国学课》第一季获得了4.9分的高分评价,而且,很多得到的老师们也在学,像是万维钢老师、卓克老师、贾行家老师等等。

现在,刘勃老师的《国学课》第二季正在预售。现在加入,还有限时早鸟价,国学课第一季老同学立减50元,新同学立减30元。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国学”两个字,就能看到《刘勃的国学课》新一季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下周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