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今天要听的内容,来自刘勃老师的《国学课》第二季。这门课正在预售中。
过去提到国学,我们想到的都是很多高头讲章,像是《论语》《左传》之类的,这些作品经典归经典,很多人觉得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有点远。刘勃老师说,之所以有这种感受,是我们的视角需要转换。
假如换个角度,你会发现,国学是一门现代人的必修课。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国学中获得一点人生的定力。那么,刘勃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来,请他亲自跟你讲一讲。
你好,我是刘勃。
上一期我和你讲到,国学这个词,在它诞生的年代,其主流并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故步自封的态度,而是代表着一种对自身的反省,一种面对现实的焦虑。
这个判断,不是应然,而是实然。不是国学应该是这样的,而是国学诞生的时候,它确实就是这样的。
因为“国学”这个概念诞生于国家曾经的危亡之际,当时中国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要快速转型为一个现代国家。
现代国家和古代帝国,有非常多的区别。这里只简单说一点:古代帝国对治下的民众,没有要他爱国的期待;而生活在现代国家的现代国民,应该是有发自心底的爱国热情的。
古代帝国,只要求民众消极地按照统治者的命令去服役;现代国家,则期待公民积极地为公共事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们也知道,同样一个人,面对一件事是积极还是消极,能量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是古代帝国通常竞争不过现代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们看到,二十世纪初也就是“国学”诞生的年代,那时的先贤们,如果批判传统文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传统让人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里呢?“对上忘了国家,对下忘了个人。”注意,国家和个人不是对立的,因为爱国是个人抉择,国家要保护个人权利,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国学”的诞生,本质上就是要服务于这个目的的,中国要成为现代国家。但现代国家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国学呢?
毫无疑问,如果只是把传统的学问直接拿来,并不是我们现在需要的国学。比如你肯定知道四库全书,传统学问的集大成。
四库全书对古籍进行分类,也就是经、史、子、集。要注意,这四大类不是平等的四大类,而是价值递减。
经最重要。指儒家经典,经里说的,是古代的核心价值,所以排在最前面。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说,经里的内容,是不能反驳的,你只能想方设法,把经里的话,解释成你自己需要的意思。
史按照经的价值导向讲述古代发生的事,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经的作用。因此史排第二位。
子是经的补充。简单来说,凡是不够格成为经的思想观念,都可能被归为子。为什么子部只能排第三?因为古人的认识,这个倾向越来越强烈:要明白事理,读儒家经典;要给儒家经典里的道理找事例,读史。诸子只是“杂学”。
集是各种文学作品。当年纪晓岚他们那批编四库全书的人,对集部的价值,评价相当低。集部内部还有排序,同样是文学作品,层次也有高有低。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地位相当高的四大名著,三国水浒西游记红楼梦,甚至没有资格进入集部,它们被认为层次太低了。
说到这儿,想必你已经发现了,传统的学问服务于古代帝国的统治需要,不直接适用于现代中国。
那现代中国需要的是一种怎样的国学呢?首先一点,要关注如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
二十世纪以来的学者们,做了非常多的努力。
他们的倾向,实际上是关注“固有之中国”,而不是“中国固有之学问”。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当时顶级学府的学科设置:像北京大学的“国学门”和清华研究院的“国学科”,都是包含考古的,考古哪里是中国固有之学问呢?
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两份重要的国学书目,可以说,都是把传统学问的新内涵,相当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一份书单是胡适列的。他应几个清华学生的邀约,开了一份“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但实际上肯定不是“最低”,根本读不完,书籍共184种,其中工具书14种,思想史92种,文学史78种,有些还是超大部头,他等于给你开了一个小型图书馆。给年轻人开书目,讲究少而精,你本来就不知道该读啥,我再直接给你一图书馆,那更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了。
但是,胡适这个国学书目的思路,非常有意思,经史子集的分类,完全不存在了。
经和子混在一起,还加入了很多四库全书里不会收的佛教典籍。大家都属于思想史,思想史的意思就是,没有什么是不可质疑的,什么四书五经,说错了就是说错了,伪造的就是伪造的,不必大绕弯子,找什么微言大义。
文学史大概对应原来的集部,地位是最低,胡适不但给它很大的关注,而且他还列了一堆小说,包括我们今天说的四大名著,也包括《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九命奇冤》《恨海》这些今天看的人已经不太多的小说。
为什么要重视小说?重视小说是尊重人民,关注大众,因为这是普罗大众喜欢的东西。现代国家的人民地位,是古代帝国无法比拟的,那么当然就不能像编《四库全书》那样,对人民喜欢的小说、戏曲视而不见了。
胡适开这份“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是1922年,到1923年,梁启超开了另外一份“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他的书目包括五大类:
具体分类可以参照上面引文,141种书,比胡适略少,但实际上也是绝大多数人看不完的,不要觉得141种也不算太多,要知道,他是二十四史合起来算一种的。
我们还是注意他开书单的思路。梁启超把这些书分成五大类,这个分类应该说比胡适要科学,可以说是在胡适的大方向上更进了一步。因为它和胡适一样,没有按照经史子集来分类,也是这个态度: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值得敬重和亲近的东西,但没有什么是不容置疑的东西。
还有,梁启超虽然没有罗列一堆小说,但是他选书的时候特别注意什么呢?他选了刘勰的《文心雕龙》,这是文艺理论;选了沈括的《梦溪笔谈》,因为这是“宋人笔记中含有科学思想者”,选了《徐霞客游记》,因为徐霞客“实一大探险家”。理论思维、科学思想、旅行探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强调的,可也正是中国面对西方的时候,感受最强烈的,西方文化重视理论思维,西方科学当时遥遥领先,大航海时代以来,满世界都是西方的探险家……这些关注点,都可以看作是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一种回应。
所以可以说,胡适、梁启超当然还有其他人,他们谈论的“国学”,比起传统的学问,至少有三点改变:
第一,可以叫作新内容。它大大拓宽了学问的边界,“国学”关注了很多属于传统,却不被传统关注的内容。主要是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有关的内容。国学从帝王将相的学问,下落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
第二,可以叫作新价值。“国学”打乱了传统的知识体系,尤其是等级排序。这背后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对个体价值的尊重。
儒家经典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孔子、孟子重新回到先秦诸子的行列,放到一起被讨论了。历史书里,最重要的本来是官方认可的纪传体史书,号称叫“正史”。官方认可,是背景正;纪传体史书突出皇帝,写皇帝的本纪排在最前面,这是体例正,所以叫正史。梁启超却抓住这个特点,说二十四部正史,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鲁迅先生则说,与其读正史,不如读野史。因为正史里往往是冠冕堂皇的假话,野史却有许多血淋淋的真话。
第三,可以叫作新方法。“国学”研究旧知识,用的研究方法许多却是新的,而且很多人都毫不讳言,用的就是西方来的方法。
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国学不再是旧学问,是中国人面对自己的过去的新学问。
结合我们上一期的内容,可以说,国学固然是传统中国国将不国之学,却也是现代中国呼之欲出之学。
有朋友可能会说,你说这么半天,国学还是一些很虚的东西啊,也不解决具体问题啊。就算你说了,它其实是“新学问”,那对于当时以至于现在的中国人,究竟有什么用?
简单说四个字,“虚实相生”。
稍微宏大一点的事业,都是务实和务虚,现实性和超越性相结合的。
没有现实性,当然不行,超越性就变成了空中楼阁。
没有超越性,务实就会变成短视,甚至鼠目寸光。人就特别容易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打得头破血流,或者承受不住失败,一两次挫折就觉得继续奋斗下去是没有意义的。这种短视,也就是意味着人的散沙化、原子化。
如果你有孩子,你可能注意过一个新闻,初二下学期的语文名著必读书,由《傅雷家书》换成了朱自清先生的《经典常谈》。尽管朱自清先生不愿意使用国学这个词,但是《经典常谈》讲的就是最典型的国学。朱自清先生强调“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他写这本书,时间是1938年到1942年,是抗日战争中最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这个年代写一种价值不再实用的书,其实就是一种超越性,包含着一种凝聚国族信念,一致抵御外侮的深切用心。
要形成一个几百人、几千人、几万人更不用说十几亿人的命运共同体,一定需要一些看起来务虚的、超越性的东西在。这种超越性应该像是一种空气,不必经常去强调,无数务实苦干的人,不必时时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是却一起呼吸着它。
我这门课,用了国学这个名目,其实就是一个名目而已,我期待的,也就是在你很累很压抑的时候,给你提供一点清清爽爽的空气。
谢谢。
好,内容听完了。
刘勃老师的《国学课》第二季正在预售。现在加入还有限时早鸟价,国学课第一季老同学立减50元,新同学立减30元。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国学”两个字,就能看到《刘勃的国学课》第二季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
《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