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 “可爱”为什么是一种高效社交?

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二”,淘宝发布了一份官方盘点,其中有一条吸引了我的注意,说的是:猫汉服(也就是一种给猫穿的衣服)销量同比上涨了10倍。显然,铲屎官如今已经不满足于撸猫了,居然还努力想让可爱的猫主子们进军cosplay界。

可能人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们在心甘情愿地为“可爱”这件事掏腰包。数据显示,中国人2019年有望在宠物上花费2020亿元,比去年增加19%。

在内容消费领域,“可爱”也撑起了一片天。还记得我们在“头条速览”里提到过一条新闻吗:B站2019年度弹幕是“AWSL”(啊,我死了)。用户在观看到可爱的内容时,常发这条弹幕表示自己陷入了极度幸福的状态。

相信你肯定也体会过这种被萌化了的感受。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可爱为什么会有这种能让人甘愿掏钱,还感觉无比幸福的力量呢?

最近,我在美国著名科普杂志《发现》的12月刊上看到一篇关于“可爱”的最新研究,这篇研究给可爱的力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过去人们常常会认为,可爱的东西之所以会吸引人,是因为它激发了人类养育幼崽的本能。你看,那些可爱的东西,往往都有着圆圆的脑袋,大大的眼睛,小小的身体,跟人类的婴儿特别像,对吧?

可《发现》杂志的这篇研究指出,现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可爱”不仅仅是关乎养育,其实它引发的是一系列高强度的社会化行为。它背后起作用的,是一套社交机制。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这里面的新发现。

科学家发现,“可爱”有三种非常重要的机制。这三种机制,都具有强烈的社交属性。

“可爱”的第一种机制,是激发互动。人们看到可爱的婴儿,即使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会立即想逗一逗。他们会对孩子笑,甚至做鬼脸,期待孩子也能对他们笑。碰到可爱的小动物,人们会产生强烈的想去摸一摸的欲望,甚至忍不住想要去投喂。科学家目前认为,这些并不是来自于所谓的“养育”本能,而是人脑中的奖赏效应被“可爱”激活了。

这个结论,是有一系列科学研究证实的。在实验中,科学家给实验对象观看婴儿的脸部照片,同时扫描他们的脑部活动,结果发现,他们在看这些照片时,与注意力功能和奖赏效应功能相关的脑区特别活跃,包括楔前叶和伏隔核区。

这一点怎么理解呢?其实它告诉我们的是,人们渴望从可爱的东西那里获得互动的反馈,比如说注意力和奖励,这是一种本能。而这种本能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

科学家发现,刚出生的婴儿其实谈不上多可爱,他们的可爱程度达到峰值是在五六个月大的时候,而这个时期的婴儿恰好开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开始有关系意识(比如能知道谁是爸爸和妈妈),他们对外界刺激也会有更多的反应。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刚好需要来自他人的大量关注,而他们的“可爱”,来得正是时候。

“可爱”背后的这种机制帮他们赢取到了更多和他人互动的机会,帮他们完成了必要的社会化。

即使在成人社会,可爱背后的互动机制也没有失效。它依然作为一种手段在发挥作用,帮助人们获取更多的社交机会。请你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在微信聊天中,用过那种萌萌的表情包?你有没有见过很多女孩在朋友圈发自拍照的时候,会用美颜相机的滤镜,给自己加上一双可爱的兔耳朵?这其实都是在通过“可爱”的力量,悄悄开启与他人互动的窗口。

有意思的是,当可爱的互动对象是一群人的时候,还会产生一种奇妙的群体影响力。这就是可爱的第二种机制:形成凝聚力。

科学研究表明,当人抚摸可爱的小猫小狗的时候,体内会分泌一种激素叫催产素,让人感到平静和幸福。这种幸福的感受,可以很好地抵抗压力和焦虑。但是,可爱的效果还不止于此。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有不少企业雇主都允许员工把自己的猫猫狗狗带到公司,甚至干脆直接在办公室里养一只宠物。他们发现,有了宠物之后,员工因为工作压力产生的焦虑明显缓解了,与此同时,办公室的氛围也变得更融洽了。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场景里,共赏“可爱”所引发的积极情绪,会在员工之间传递和流动,它就像胶水一样,把分散的人心粘在一起,在团队中形成了一股新的凝聚力。

文章中提到,美国有一个社会援助团体,在脸书上建了一个群,专门供成员们彼此分享各种可爱主题的图片和视频。毕竟,社会援助要面临许多悲惨的景象,而通过分享“可爱”,每个人的情绪都得到了调整,紧绷的神经也有了片刻的放松。

我还记得在我上大学期间,每到期末考试临近就会有学生组织在校园里开启一个小型动物园,我们叫它petting zoo, 动物园里有各种可爱的小动物,比如说,小兔子、小羊。学生们可以过来摸一摸或者抱一抱这些小动物,很多人一边抱着可爱的小动物拍照,一边聊天,无形中缓解了不少期末考试的压力。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时时刻刻在分享着“可爱”,比如,当你在手机上看到大熊猫吧唧吧唧吃竹子的视频,是不是也有马上想分享给别人的冲动?这个行为的背后,是为了将积极情绪传递给对方,让彼此的关系更紧密——这正是分享“可爱”所带来的凝聚力。而当我们看到别人发来的“可爱”内容时,内心时常会有种被萌化了的感觉。

好,这是“可爱”会引发社交行为的第二种机制——形成凝聚力。

“可爱”的第三种机制:会引发强烈的共情,科学家称之为kama muta。

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怪,它来自梵文。之所以会用它,是因为科学家觉得,这种强烈的共情在西方的语言体系中没有完全精准对应的表述。不过,这种共情的感受倒并不复杂,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

比方说,当你看到两个失散多年的亲人,头发都白了,终于再次团聚的时候,你是不是会跟着热泪盈眶呢?或者当你看到电视剧里,男方突然单膝跪地向女方深情求婚的时候,你是不是内心会产生一种感动。这些场面引发的感动,正是kama muta。

科学家发现,“可爱”也会引发kama muta。当我们看到别人发来的“可爱”内容时,内心常常会有一种被萌化了的感觉,其实,这就是一种kama muta。只不过,相比起其他会引发这种感情的场景,可爱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势,就是见效更快——压根就不需要前因后果和情绪铺垫,直接就能激发强烈共情。就在今年三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他们用来测试的一些包含可爱内容的视频,时长只有不到30秒,却足以让一些实验对象流下眼泪。

从这个角度来看,B站用户在狂刷“AWSL”的时候,所表达的感受,不就是一种kama muta吗?

那你可能想问,这种共情有什么作用呢?有大用!它能让人把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和触发体验的人或物关联起来,形成一种情感连接。而这种情感连接,正是很多营销和宣传所要达成的目标。换句话说,“可爱”,是打开市场的一把神奇的钥匙。

举几个例子:如果你看了刚刚上映的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II》,你有没有发现,里面给了雪宝相当多的戏份?再来看看日本近年来最成功的地方宣传大使熊本熊,是不是也靠呆萌+搞怪,在日本国内外获得了超乎想象的欢迎?北京冬奥会今年发布的吉祥物冰墩墩,比当年的熊猫盼盼头更圆了,眼睛更大了,是不是设计上也朝着更可爱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这些,都是在利用“可爱”来快速俘获人心。

不过,这种共情机制也有危险的一面。当“可爱”被别有用心地利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有的游戏厂商把赌博机做成可爱的形状,让人不自觉地沉迷其中。2016年,恐怖组织ISIS用可爱的小猫咪来拍摄宣传视频,进行自我美化。这样的行为是一种披着“可爱”外衣的恶,人们也应该保持足够的警惕。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可爱”背后的三种社交机制,一种是激发互动,一种是形成凝聚力,一种是引发强烈共情。

在人与人之间,“可爱”能轻松创造出一种社交场,牵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打破关系的壁垒,并让积极情绪在群体中传递。很多时候,人心能通过可爱,汇聚到一处。

这么来看,“可爱”的意义就变得极其重要了。“可爱”,是通过演化植入人类内心的一种社交本能。在某种程度上,“可爱”维系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完整。

文章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在这里我也想和你共享。原文是这么说的:Cuteness humanizes. 意思是:正是可爱,赋予了人性。

本周的#邵恒帮你问#,我为你邀请到的驻场导师是一位研究青年文化与市场营销的专家,Kevin Lee。Kevin在一家专门研究青年消费者群体的公司“青年志”担任首席运营官。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理解“年轻人的文化”越来越不容易。 Kevin和他的团队,发明了一个词,说年轻人是“游牧青年”,指的是这代人脱离了上一代人传统的生活模式,想开拓出一片自己乐得其所的水草之地。这一代人很独立、内心很强大,但又像游牧民族一样,很多变、流动性很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理解年轻人不容易,因为他们自我迭代的速度格外快。

你会发现,像“95后”、“00后”这种单一的代际标签很难再囊括年轻人的特征——即便都是“00后”,他们追的星、喜欢看的电视剧、向往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也大相径庭。要说年轻人群体唯一的共性,那恐怕是,他们跟你想象的或者期待的不一样。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搞懂“95后”、“00后”的消费文化,或者如何围绕青年文化制定品牌策略,又或者有一些年轻人当中的文化现象一直困扰你,那么我欢迎你向Kevin Lee发问。Kevin是一个在中国生活了15年的加拿大人。这周末的#邵恒帮你问#,我们将会用中文和英文双语为你解答你的问题。这也将是《邵恒头条》开播以来的第一期双语节目,帮你练练英语听力。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