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这本经典带你入门美学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得到听书。好多同学可能知道,得到听书在最近的一年里,推出了一个新服务,就是定期为你上线名家讲书,邀请各个领域的著名专家,为你解读相关领域的好书、硬书。

最近,名家讲书又有新老师入驻,我们为你邀请到了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研究员刘悦笛老师,他一直被很多人称为是中国“生活美学”的首位倡导者。懂点美学,可以提升我们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多一点趣味。

而今天,刘悦笛老师要为我们讲的,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谈美》,这本书的地位可是相当高。来,咱们一起听听刘悦笛老师的解读。

你好,欢迎回到“刘悦笛谈生活美学”。

今天我要和你读读朱光潜先生的《谈美》,让我们共同跨入“美之门”。

朱先生是当代中国顶尖级的美学大家,正是他让美学这门学科在中国文化中得以枝繁叶茂。《谈美》这本书可以说是最佳的美学入门书了,1932年第一次出版,距今都快一百年了。可是经典就是经典,今天还是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这本书,阅读这本书,珍藏这本书。

我想,这种经典地位的获得,并不只是因为这本书介绍了美学这门学科,更重要的是,朱光潜先生从中国文化出发,用这本书将美与人生勾连起来,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呼吁。中国人的本土传统,就是一方面让生活艺术化,另一方面则让艺术生活化。由于顺应了这一历史大势,《谈美》也就成了中国化美学的穹顶之作,其地位就类似于建筑当中的那块“拱心石”:如果这块石头毁了,那么,中国美学的整座建筑也就塌了。

怎么阅读《谈美》这本书呢?

我的经验是:《谈美》要从后往前看,一定要先看最后一章。这一章正标题是一句引用的话,叫《慢慢走,欣赏呀!》,副题则是“人生艺术化”,这说的到底是什么呢?

在欧洲著名的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马路,两旁的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对往来行人的一句劝告,“慢——慢——走——,欣赏啊!”

这个标语让朱光潜先生发起了感慨: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上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疾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

所以,这阿尔卑斯山的山谷之旅,就好似我们的人生旅程,当它成为“审美之旅”的时候,那就要让生活慢下来,与此同时去欣赏身边的美景。君不见,我们现在的生活,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哪怕是穷乡僻壤,大家都忙得很。996的生活能坚持多久呢?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干一周就是六天,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难道坚持到死?过去呢,我们的生活里没有手机,20世纪80年代初看个电视都是奢侈的事,如今各种各样的小屏幕充斥在身边。人们每天把手机拿在手里,少则一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消耗在上面,大家都成了低头一族。

这太可怕了,我们只是看手机上的虚拟风景,却忽视了身边的美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就置身于阿尔卑斯山谷,大巴沿山间公路迂回穿插,你走下车来徒步:只见雪山在天,鲜花遍野,桥梁小溪,蓝天白云,还有那一眼望不尽的山峦草地,如诗如画,似梦似幻……那不就该慢慢走嘛,快走的话风景也就一闪而过了。你不更应去积极欣赏嘛,如果不去看如画美景、不去听鸟语花香、不去感天地之大美,那岂不是人生的最大遗憾。

《谈美》要强调的,一句话概括就是:风景旅途,就好像人生之旅,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当我们慢慢行走,驻足观看,那就开始审美了。这审美,就像人生的假期,也是生活的节日,我们不仅可以慢下来,而且可以——美起来。

这就是我讲的第一个意思:美学就是让人生艺术化。

从美学的角度看,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这个知道生活的“道”,就是人生大道的道。那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当中,就是在演一场“大戏”:这里面既有“演的人生”,也有“看的人生”。所谓“演的人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艺术,这就是一场人生大戏;这是对我们自己而言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过“看的人生”,因为除了我之外的其他人的生活,对我而言:我并不是演他们,而是在看他们。

所以,我们既要演自己的人生,也要看他人的人生,演的人生与看的人生,由此结合为一体。著名大作家朱自清先生,就是写名篇《背影》的那位清华教授,当年曾给《谈美》写了篇序言。他说:人生的艺术化,乃是孟实先生(孟实就是《谈美》作者朱光潜先生的字)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论。朱自清先生的判断非常准确,孟实先生分人生为广义与狭义:艺术虽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但与整个人生却无隔阂,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于人生。反过来说,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的活,无创造、无欣赏的人生是毫无趣味的。

总之,朱光潜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他说,生活上的艺术家不但能认真而且能摆脱,在认真的时候坚持他的严肃,在摆脱的时候见出他的豁达。与此同时,朱先生还认定最高的善就是一种美,真理就是一种与美感的对话。所以作者朱自清才赞美这位美学家说:这人生的艺术化,真的达到了真善美的三位一体了。

人生的艺术化,乃是《谈美》的生活目标,介绍完这本书的目标,我们回到全文的各个部分,再去探究这美学导引的方方面面。

要说的与能说的非常多,但我还是从最基础的开始谈起:日常生活当中,什么是我们最经常感受的美呢?当然是人的美。美女、帅哥,原本是我们对高颜值女性、男性的称呼,但今天都快成为年轻男女的代名词了。这种“人之美”确实是我们最直接能感受到的。

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法国的卢浮宫馆藏有一尊举世闻名的塑像“断臂维纳斯”。这件艺术珍品,每天都在接受无数世界各地爱美之人的“朝拜”。但假设当你出走美术馆,看到大街上林林总总的美女,那么,真人与假人、现实与艺术,究竟哪一个更美呢?

这就涉及究竟什么是美感、什么是快感,美感和快感二者的区分,到底是什么?

先来明确一下美感和快感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呢?从字面意义上,这两者很容易区分。美感,就是能引发美的感受;快感,就是能唤起快乐的感觉。但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却容易受底层欲望的驱使,将它们混为一谈。就好比一名性感的女子能引发众多男士的快感,但是她的形象却未必是美的,至少在艺术层面上,不一定符合我们对于美的标准。

不仅普通人容易误会,就连历史上一些声名显赫的文艺批评家,也会错把快感当成美感。比如在十九世纪的英国,有一位叫罗斯金的学者,他写了很多关于建筑和绘画方面的著作,但却坦白地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

从引发愉悦的角度看来,活色生香的姑娘自然比冷冰冰的雕像更有吸引力,她会笑、会哭,还可以和你交谈,也就是说,姑娘的美更具有“实感”,它指向的是现实世界。雕像呢?既不会笑,也不会哭,更不能开口说话,但是,由于它指向的是艺术世界,所以就拥有了一种更具有普世价值的“美”。我们前面也说过,美同生活之间,是应该保持适当距离的。女神雕像就是这样。诚然,她无法回应人们的某些需求,但是无论过几十年还是几百年,我们都还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艺术感;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能无差别地汲取到这种美感,并产生一种独立于个人需求的超然体验。

快感通常指向食欲、性欲之类浅层的感官欲望;但美感却不一样,它是你抛开一切感官需求以后,还能看见并且感受得到的东西。就像一位漂亮姑娘能引发很多人视觉上的快感,但是由她担任模特画出来的肖像画,却未必比得上荷兰大画家伦勃朗所描绘的“老太婆”那样惊艳。老太太虽然不具备年轻姑娘那种美,但是经过伦勃朗的妙手一画,她的肖像却具有一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美学价值和普世意义。这里所说的,就是快感和美感存在的差异。重点是,快感不是美感,但是美感带有快感!

美学和快感还算是比较好区别的,我们来聊一个稍显烧脑的,美感不是知识,换句话说,审美不是考据,有审美趣味的人与有考据癖好的人是两种人。

还是以“断臂维纳斯”为例:维纳斯其实是罗马神话中那位代表爱和美的女神,在希腊神话中她的名字本为阿佛洛狄忒。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前后,古希腊著名雕塑家就用大理石塑出了维纳斯的美丽造像,后来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直到1820的春天,希腊米洛的一位农民在刨地时发现了这尊艺术精品,据说当时出土的维纳斯还是完整的:右臂下垂,手扶衣带,左臂过头,握着苹果,但是真实的面貌,后人却无法得见了,那时候也没有摄影术拍下这一切,实在太遗憾了。

后来维纳斯怎么就断臂了呢?由于当时高价购买这尊雕像的法国驻米洛领事没有足够的钱,就连夜赶往君士坦丁堡求助法国大使,拿到钱款后回来才发现,那位农民却一女两嫁,已经将它卖给了一位希腊商人。所以法国人就决定武力抢夺,此时维纳斯雕像已经被装船外运了,法国人得知消息就派舰艇去争夺。在激烈的混战之中,维纳斯的双臂被砸断,从此就成了断臂女神。

女神断臂之后,有无数的后人,希望给维纳斯“接上断臂”,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既包括原来的手持苹果,也包括高举明灯,抑或手指各个方向,但是都没有断臂之后那么美。理由也很简单,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就说过:大圆若缺,太完美的反倒不能给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在完美的根基上略加残缺,那就会激发出更丰富的审美想象。这就是“残缺之美”的完美意义。当后人试图以各种知识去弥补审美的遗憾的时候,可以说都是失败的,也是徒劳的,难以获得最美的结果。

1820年开始的这个传奇故事来没讲完,那维纳斯塑像被砸断的手臂流失到哪里去了?人们一直没有找到,没想到,二百年后不到的今天,这个故事居然又被续写了。在2003年8月5日,维纳斯的神秘断臂被找到了,地点就在克罗地亚南部的一个地窖中。然而,更令我们这些后人感到遗憾的是,近乎完美的维纳斯却长着一双很丑很丑的“男人手”。当人们将这双断臂,火速拿回卢浮宫,与原来的雕像拼接在一起的时候,竟然是完全吻合的。经过碳元素测定后,更认定为是真品。

我们一定要记住,审美不是考据。这些热衷于考据维纳斯断臂为何的后人,恰恰忘记了,其实美本身才是更值得关注的。艺术史家看到这遗失的双臂,还感叹说:这哪里是女神的手,简直就是水管工的手。于是乎,历史学家就考证说:这双畸形的手臂在当时就被觉得不合适,可以肯定,创作者正是因为这个理由,才将它们从维纳斯雕像上取下来的。反对者认为,既然这是个历史的发现,那就应该让其恢复原貌。但是双方都忘记了美学,恰恰由于缺乏了这对丑陋的手臂,断臂维纳斯这尊雕像反而是更趋于完美的。

所以懂得考证和批评,不代表就懂得欣赏,我们要去大胆地欣赏,未必要去吹毛求疵地考据。就像你阅读再多的文献资料,也不如亲自去美术馆,去感受那些赏心悦目的作品本身。审美是需要亲自品尝的。

朱光潜先生就曾讲述了他自身的一个经历。他从小就非常喜欢文学,所以决定跑到外国留学,攻读文学批评。他满心欢喜地以为,这下可以读到许多有趣的文章和诗句了,还能了解到这些文学作品“有趣”的道理。谁知道,教授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和他预想的完全不一样。就拿莎士比亚这门课为例,课堂上讲的是每一部作品的版本有什么差别,哪一版的哪一个字是哪位编辑者修改的,哪部作品是基于哪些史实写出来的……如此如此等等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需要终日埋头于旧书堆,寻求考证所需要的重要“证据”。

我个人参与编辑过中华书书局新版的《朱光潜全集》,看到了朱先生观看莎士比亚文集的批注原版。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于《哈姆雷特》这样的名剧的大量批注,尽管有考证但仍是以审美为主的。考证需要的是历史知识,比如追溯作品的版本、来源、作者的生平等等;批评需要的是理性态度,要脱离感性去判断作品好或不好,分析好与不好的原因。历史知识和理性态度,这两者固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文艺术作品,这只是这个“做功课”的步骤,永远不能代替审美的过程。

既然美感不是快感,美感也不是知识,那么,审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朱光潜就此给出了一个最著名的例证,我们是如何观察一棵古松的呢?换句话说,与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不同的主体,到底是如何看待同一个对象的呢?主体就是你我这样的审美者,对象则是我们所面对的审美客体。

这个著名的例证就是说:一位木商、一位植物学家和一位画家,同时观察一棵古松,他们三个人都可以说“察觉”到了这棵古松的存在,但是古松对他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比如说,木商看出了实用价值,盘算着怎样利用它,让它的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植物学家看出了科学价值,所以去研究它的根茎花叶,思考它和其他品种的松树有什么差异;只有在画家眼里,它的美才得到完全的展现。在画家观察它的那一刻起,古松的价值就不再局限于可以造房子还是造器皿,或者在对于科学研究有什么实际帮助了。它的价值,就在于它本身是美的:包括它那苍翠浓郁的颜色、盘缠曲折的线条,还有那盎然挺拔的姿态——这些特征,集中在一棵古松上,本身就彰显了它的美学价值。

木商、植物学家、画家的三种眼光,反映出三种不同的指导思想——实用主义、科学主义和美学主义。我们看一下这三者的区别。

科学主义更多是出于对真理的好奇心,还有永无止境的求真精神。当一个人用科学眼光看待事物的时候,他是浑然忘我的。在知觉到外物的形象以后,他会把自己的偏见和私人感情完全抛开,用纯然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和解析事物。科学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提炼理论,探索出事物的客观道理,但是如果自始至终都用这种态度打量世间万物,又未免显得太过冷血了。就像你看见一位美人迎面走来,能分析出她的五官架构是符合黄金比例的,也能目测出她脸上的胶原蛋白含量是丰富的。可是,假设你不能在感性层面上被她惊人的美丽所震撼,难免还是会有些遗憾。

从功能性的角度看来,美学主义是最没用的,因为它既不能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也不能帮助我们钻研出万事万物的科学道理。但是,它有一种我们在导论中所讲的“无用之用”。

它的“无用之用”,就在于它把人类从平凡琐碎的世俗生活中“打捞”了起来,让人可以享受一种纯粹的精神愉悦。实用主义不能脱离生活存在,科学主义也离不开现实的支撑,但是美学主义可以。当我们穿衣服不为遮蔽身体和保暖,而是为了展现自己的魅力;当我们吃饭不是为了避免饥饿,而是为了享受一蔬一饭的滋味;当我们爱上一个人,是因为男的“他”或女的“她”有魅力,而不是为了维持生存、繁衍后代。在那个瞬间,我们就有了接近神明一般的意志和精神。

美是不朽的,这也是美学主义最伟大的地方。就像那句“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样,虽然很多美感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但是它却能脱离现实存在,永远留存在人类历史的画卷之中。

历史上的兴亡成败,很快就会被时间抹去痕迹,但是留下来的艺术作品,价值却不会因时间推移而流失。反而历时愈久,愈能彰显出它的珍贵。就像凭吊赤壁之战的诗句,“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它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战争的气势磅礴,这些英雄人物体现出来的精神气魄,也依然令人感慨万分。

美,是可以延续的。人类向来擅长对历史上既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再创作,还喜欢往里面添进新的想象。他们创造出来的一切,也让人感到生生不息的美。这种美既滋养了人类,也照见了人类本性里最为可贵的一面,那就是:对美有渴望,也有创造美的渴望。

“艺术可喜,人生可恋,女人可爱”,有人这样形容他心目中的美。这种状态无疑是非常理想化的。虽然我们不一定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应该失去对美的向往。一个对美彻底失去渴望的人,他的心灵是接近枯竭的。人创造了美,美又反过来滋养人——这也恰是美学对人类的意义所在。

无论如何,审美的主体,还是人,无论动物能否有美感,就有人认定动物也可以审美,但是我们人类的审美毕竟是“独属”于人的,也就是具有了“人化”的独特性质。这就意味着,美的事物还具有人情化的特点,按照朱光潜接受心理学的想法——人可以对美的事物产生移情反应,它的美学价值也可以在移情作用中得到升华。

《庄子·秋水》篇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和惠子出游,停留在一座桥上。庄子看到跃出水面的鱼,感叹了一句:这就是鱼的快乐啊!惠子听了,觉得很奇怪,质疑他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庄子于是反驳道: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呢?

这个故事通常用来说明,不要用自己固有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在美的议题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态度,所以在观照相同的事物时,也有可能产生千差万别的审美体验。比如庄子看鱼,把自己悠然快乐的心境,全然投射在鱼身上,所以在他看来鱼就是快乐的;再比如惠子看鱼,就只是单纯看鱼,没有将任何个人情绪附加在上面,所以他看到的,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鱼。

正因为这样,杜甫看花鸟,能写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样惊心动魄的句子来。一个普通人看花看鸟,可能觉得挺美的,但就仅此而已了;可是对于诗人来说,心怀感伤的时候,看见花开,反而落泪,听到鸟的鸣叫声,反而感到心神不宁,而且他还可以运用功力深厚的笔法,将自己当时的审美体验倾注于纸面,使之流传于后世,让那一瞬间获得了永生。

当然,假若是别的文人墨客,在另一种情境和心境的驱使下,用自己独有的笔触去描写花鸟,呈现出来的想必又是另一番风味了,可能是李清照“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的酣畅和尽兴,也可能是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悠然自得。

所以,所有人的审美体验,本质上都只是自己的审美体验,我们无法钻到另一个人的脑洞里,代替他来打量这个世界。就像你看到一朵花,觉得“这朵花是红的”,并且笃定地认为这是一件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在有红绿色盲或者色弱的人看来,这朵花未必就是红色的,在他眼里可能是绿色的,可能是棕色的,或许也没有你看到的那么鲜艳。

除了生理差异造成主观体验不同外,人类的主观审美,大多还受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影响,比如:文化背景、童年经历、审美情趣,一瞬息的心境等等。所以但凡我们欣赏一件事物,都是带着几分创造性的。当我们观看自然景观,诸如山水草木、鱼虫花鸟,欣赏艺术作品,诸如音乐书法、舞蹈话剧的时候,一定带有自己心境的投射。换句话说,这就是一种“二次创作”。

总之,美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人情化,带有人的主观感受,因主观感受而升华,但也不能忽视客观的另一半意义。按照朱光潜先生的观点,“美不在心,也不在物”,一件事物的形象美,是由这件事物的造型,和我们本身的审美眼光来共同决定的。

好了,《谈美》这本经典名著就谈到这里了。这本小书简直就是一门美学的最好的入门佳作,娓娓道来地将我们引导入“美学的大门”。这就好似神话中的那位“接引佛”,将我们接引进“美的世界”。

咱们一直讲,审美最重要的是实践。学了这么多原理,最后让我们实践一下吧。从今天开始,我们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向你分享一套关于审美的“心法”。

第一次先来条简单的,让我们在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当中,来再度玩味美学的智慧吧:

你感受到美的境界没有?国学大师王国维就此赞曰:一曲《秋思》,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如果你有时间,可以到马致远的故乡村落走一走。我去过一次,就在首都京西门头沟的“王平古道”附近,黄昏的时候遥望那条古道,真有——“人在天涯”之感也!

这里是“刘悦笛谈生活美学”,今天就结束在这首《秋思》当中,我们明天见!

好,内容听完了。

得到听书常年为你邀请各个领域的名家、名师以及专业的读书人,他们将在这里每天为你讲解好书,带你感受更大的知识视野。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听书”两个字,就能看到得到听书的订阅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