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到场力:“996之父”眼中的“996哲学”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网传数字游民重返职场,遭遇重重阻碍。第二个是,国家卫健委发布2021—2023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今天这个标题,996之父的996哲学,估计很多人看了可能会生气。996已经够恶心了,你还敢上升到哲学层面PUA我?先别着急,你先往下听。我们要说的重点其实是,最开始琢磨996的人,他的目的恰恰不是996。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先从一个现象说起。最近有一类新闻特别多,叫做,职场不欢迎gap过的人。gap,就是间隙的意思。像gapyear,去年很流行。也就是,在职场上卷累了,出去放松个一年半载,给自己一个间隙。

但问题是,你总不能一直gap下去吧?因此今年,很多人就开始重返职场。结果到这步,遇到问题了。比如,《真故实验室》做了一组相关的采访。大多数gap过的人,都是一开始觉得很爽。出去旅个游什么的,等到第七八个月的时候,准备重返职场,很多人就慌了,因为大把的简历投出去都没回音。少数能面试的,HR往往都会问,你简历上空白这一年做了什么?这么久没工作,你怎么确保自己快速回到工作状态?而面试之后,有的人是降薪返回职场,有的人则干脆继续gap。

据说现在HR圈子里还有个选人标准,叫做,三年两跳的不要,五年三跳的也不要,假如空白期超过三个月,也不优先考虑。

最近网上还有句调侃,说的是,本想来个gapyear,结果一不小心变成了gap一辈子。本想当两年数字游民,结果万万没想到成了数字难民。

一方面,gap过的人觉得很无辜,我只是出去散个心,这有错吗?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有他的考虑。就像有的HR说的,你忍受不了职场,要么是抗压能力不够,要么是你没在工作中找到热爱的部分,否则别说主动gap,就算赶都赶不走。你看,这个说法好像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我们要说的重点,倒不是谁对谁错,而是想请你关注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这个本质,其实跟996的争论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个人是否一直待在公司,待在办公室里,这个事真有那么重要吗?

先说结论,至少对于个人来说,确实是在办公室的时间越长,获得晋升的概率越高。我们之前讲过诺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的研究。她就发现,决定一个人晋升概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历、经验、绩效,等等。但是,最重要,也最可控的因素,其实是在岗时间。整天待在办公室,获得晋升的概率确实要高一些。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得介绍你认识一个人,迈克尔·布隆伯格。布隆伯格1942年出生,今年已经82岁。创办过美国彭博集团、创新经济论坛,还三次出任过纽约市长。2019年的时候还准备参加美国总统竞选,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退选。

而且这老爷子的人生观特别彪悍。比如,他特别喜欢开飞机,用他的话说,就是我讨厌做计划,人最重要的是解决眼前的问题,保证当下言行合一。而人在开飞机的时候是最专注当下的,他根本不会想明天,只会专注解决眼前的问题。

再比如,他当纽约市长的时候,推动过当地的升学改革,核心就是把考试的权重提高。说白了,就是都别拼家世、拼关系,有本事咱就硬碰硬,分数上见。

而布隆伯格身上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他特别热衷996。在他20多岁,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固定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周工作6天。假如说他是996之父,估计很多人不会反对。前段时间,《中欧商业评论》发了一篇文章,讲的就是布隆伯格对996的思考。

为什么要996?注意,这里面牵扯到一个巨大的误解。布隆伯格认为,996的核心不是耗时间,而是,到场。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不管什么事,都保证自己不下牌桌。

比如,布隆伯格在哈佛读MBA的时候,暑假在房产公司做中介。他的业绩比别人都好。不是因为他技巧高,而是因为他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走。当时还没手机,假如租客早上7点或者晚上9点往中介公司打电话,布隆伯格是唯一能接电话的人。他的业绩怎么可能不好?

再比如,布隆伯格后来去了华尔街的所罗门兄弟投行,除了创始人比利·所罗门之外,布隆伯格来得比谁都早。假如比利想聊聊昨天的足球比赛,那么布隆伯格就是他唯一能交谈的人。等晚上老板累了,免不了抱怨几句的时候,他还是唯一在场能谈心的人。按照布隆伯格的话说,在26岁那年,他就成了比利·所罗门的哥们。

注意,这可不是布隆伯格故意巴结上司,在他看来,到场才是核心,剩下的一切都是到场这个动作的副产品。借用他的话说,生活遵循着一个规律,每天你都会遇到微小的出乎意料的机会。有时候抓住一个机会能让你一步登天。但大多数机会,都只能让你前进一小步。要想成功,就得一小步一小步来。

而抓住这些小机会的关键,就是一直到场。没错,你可能也发现了,到场的本质,不是卷,不是干耗着,而是随时与周围的环境发生互动。

康奈尔大学有位组织行为学教授,叫瓦妮莎·博恩斯,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她发现很多时候,人都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比如开会、团建、聚餐,你只要出席,哪怕就往那一坐,静静地看着别人,你都在施加影响力。至于你的衣服上有没有污点,扣子扣得是否整齐,其实没多少人在意。大家看重的,是你这个人到没到场。

说到这,这个道理也许不算新。但你会发现,这个思路在今年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很多动作的本质,都是在让自己到场。

比如,嘉御资本的创始人卫哲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说餐饮业最重要的,是要干掉淡季。一年四季有淡季,一周七天有淡季,同样,一天24小时也有淡季。比如,蜜雪冰城为什么要卖咖啡?是为了在用户早起上班的路上,保持到场。再比如,最近做到万店规模的锅圈食汇,以前是卖火锅食材的,现在也卖烧烤食材。就是为了消灭夏天的火锅淡季,让自己夏天也到场。再比如,海底捞前段时间推出了一个子品牌,叫嗨唠火锅,客单价在50元左右。你看,这也是为了到场,当用户吃顿便宜点的火锅时,能想起它。

再比如,之前在城邦有位同学提问,他在一个大酒店负责销售,总觉得每年中秋卖月饼这个事很痛苦。因为对很多大酒店来说,推广月饼不容易,耗时耗力,还可能赔钱。为什么还要做?其实,回到布隆伯格的逻辑,这不还是为了到场吗?月饼的毛利很高,万一有一款月饼火了,这个生意就划算。

最后,回到咱们自己。有位资深的职场培训师,叫克里斯蒂·赫奇斯,曾经写过一本书,叫《存在感》。假如你觉得到场这个事有必要,那么赫奇斯有这么三个建议,或许值得参考。

第一,不管什么场合,既然到场了,千万别一直看手机。在看手机的时候,你和手机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交流场。这个交流场会把你跟环境隔离开。在别人看来,就好像你正在和某人聊天呢。这时候跟你说话,就像在别人聊天的时候插话,会有心理负担。

第二,给自己打造一个技能标签。也就是清晰地告诉别人,你擅长什么,有什么优势,能帮人解决什么问题。

第三,对事忠诚,而不是对人忠诚。也就是,到场的目标,是完成某件事,而不是讨好某个人。好感是做事的副产品。换句话说,到场的目标,追求的不是广度,四处掺和;而是深度,在更多的地方创造价值。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一份名单,叫2021—2023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名单,一共有100个单位入选。

生育友好,就是能够给孕期职工提供充分的便利条件,包括工作节奏的调整、相关的补贴等等。这一直是个重要的社会课题。比如,就在前不久,国家医保局发布数据,2023年,国内生育险的参保人数,是2.49亿,比2022年多了300万人左右。

同时,科学领域也一直在做相关的研究,每年都有不少关于孕期健康的研究成果发表。

今天,借着这个话题,我们就说几个最近的,关于女性孕期健康的新研究。

第一项研究,来自耶鲁大学,成果发表在2024年3月的《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期刊上。这不是一项开创性研究,而是证实性研究,也就是验证前人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孕期发生的加速衰老,在产后是可以恢复的。去年哈佛大学已经提出了这个观点,而这回耶鲁大学的团队通过实验,再次证实了它。

研究人员招募了119名孕妇,收集了她们在怀孕早、中、晚期的血液样本。通过分析发现,她们的生物学年龄分别增加了1.19岁、2.39岁和2.52岁。

但是,在分娩后3个月,这个生物学年龄发生了逆转。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学年龄的逆转程度呢?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是BMI,也就是体重指数。BMI越高,生物学年龄恢复得越慢。因此,控制好BMI很关键。

第二项研究,来自剑桥大学,成果发表在2023年12月的《自然》期刊上。这个研究涉及一种严重的孕期反应,叫妊娠剧吐。这比一般的孕吐要严重得多,可能导致脱水。妊娠剧吐在孕妇中出现的概率,大概是0.3%到1%。而这回的研究,指出了一种叫GDF15的激素,孕吐与妊娠剧吐,都与这个激素有关。

而且孕吐与否,关键不在于这个GDF15的高低,而是变化程度。假如GDF15水平快速波动,那么孕妇就更容易出现孕吐。比如,患有地中海贫血的孕妇,GDF15水平长期偏高,她们发生孕吐的概率就低。

目前,研究人员的思路是,尝试让孕妇在备孕期就增加GDF15的接触量,从而对这个激素产生耐受性。这么一来,当GDF15发生波动时,孕吐的概率也许就会降低。

第三项研究,来自北京妇产医院的团队,成果发表在2023年7月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上。研究的是,孕期增重速度和巨大儿的相关性,主要针对的是孕前BMI超过28的孕妇。

这项研究统计了2046名年龄在29—35岁之间,且BMI超过28的孕妇,数据来自北京妇幼保健院。根据孕前的BMI,把她们分为ABC三组,A组孕前BMI在28—30,B组是30—32,C组是32以上。

结果发现,在这三组中,巨大儿发生的概率,都与怀孕前24周的增重速度,呈现正相关。增重过快,更容易导致巨大儿。因此在前24周,需要特别注意控制孕妇的体重增速。

好,关于孕期健康的研究,咱们先说到这。要特别提醒的是,很多孕期相关的研究,都提到了一个指标,BMI。总体看,BMI过高,可能跟很多症状有关。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所有可控因素里,最值得控制的因素之一,就是BMI。假如你的身边有正在备孕的家庭,也推荐你把这个提醒转发给他们。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布隆伯格是怎么理解996的?他认为工作的关键不是耗时间,而是到场。确保自己在机会出现的时候不缺席。

第二,关于孕期健康的新研究。在很多相关的研究中,都提到了对BMI体重指数的控制。在所有可控的因素里,这是最值得注意的指标之一。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