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 中美AI博弈,关键点在哪里?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昨天,一条美国政府修改华为禁令的消息引起了关注,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将改变关于实体清单的规定,允许美国企业跟华为共同制定5G的标准。美国商务部部长在确认这条消息的时候,说了一句话,“美国不会放弃在全球创新中的领先地位”,而你也能想到,5G标准制定显然会对未来的创新生态,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这样的话当中,我们能感受到,美国对于失去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是很有危机感的。一说到跟中国的科技竞争,一些美国精英就进入一种“零和博弈”的心态,觉得俩国家在田径跑道上,跑100米冲刺,撞线的只有一个。

但实际情况,当然远比这种零和博弈要复杂得多。

就在上周,我看到美国智库保尔森基金会所做的一份研究。中美在前沿科技领域的关系,并不是100米冲刺,而更像是接力赛。保尔森基金会专门分析了美国、中国、欧洲等地,人工智能领域顶尖人才的具体构成,得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美国之所以能在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全球领先地位,跟中国的人才供给离不开关系。

公众号“量子位”对这份报道进行了翻译和整理。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这份研究当中的一些重要发现。

从去年开始,有一类讨论就特别火,就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是不是已经迎来了超过美国的拐点。去年3月,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曾经发表了一个引起了广泛关注的报告。经过对200万论文的分析,他们发现在2006年,中国学术机构发表的AI论文数量,就已经超过了美国。

在论文质量上,中国也在快速追赶。比如按照引用数量来算,排名前10%的论文当中,美国所占的比例,从1982年的47%,下降到了2018年的29%,而中国则几乎从零开始,在过去10年中快速攀升,到了2018年,已经占比26.5%。当时,这份研究还预测,到了2025年,在全球最顶尖的1%的论文当中,中国机构贡献的数量将会超过美国。

这条新闻一出,搞得美国人很恐慌。一些政客拿这样的研究来说事,说你看中国跑得这么快,野心很大啊,美国人得赶紧采取措施,才有可能保持领先。

这段时间,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主导下,美国出台了一系列限制中国科技人才流动、限制中美学术交流的政策。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是,中国学者到美国去,学了最先进的技术之后就会带回中国,相当于中国的人才在向美国“偷师学艺”。

这样的指控肯定是不实的。不过此前,我们反驳美国的这种指控,都是站在道德的层面打口水仗。但这一次,保尔森基金会的这份研究,却是拿出了数据层面的事实。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保尔森基金会的研究到底研究了啥。

一句话概括,他们研究的是在AI领域,全球最顶尖的人才布局是怎么样的。

这份研究统计了神经信息处理会议上,入选的论文作者都来自于哪些国家和地区。

据量子位的文章介绍,神经信息处理会议是全世界知名的AI顶级会议,搞计算机的,尤其是搞AI研究的,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量子位的文章还介绍说,这个会议有点像全球AI的华山论剑。每年的会议,都会向全球的AI研究者征集论文,最终只有20%左右的论文入选。

在对2019年的论文进行分析后,保尔森基金会得出了以下这样几个结论。

第一, 美国仍然是AI领域,顶尖学术研究的产出地。从工作地点来看,全球顶尖的AI研究者,有59%都在美国机构工作,比如谷歌、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微软等等。在中国机构,比如说北大、清华工作的研究者,只占到11%,在欧洲机构工作的人只占到10%。在AI领域,要是按照顶尖人才的绝对数量来看,美国排第一,而且遥遥领先。这一点,跟人们之前的认知还是比较一致的。

但是第二个结论就有点意思了。保尔森基金会不仅仅统计了研究者的工作地点,还统计了他们都是在哪接受本科教育的。结果发现,虽然将近60%的研究者在美国工作,但是在美国本土接受了本科教育的人,只占到20%。其他人都是在哪接受本科教育的呢? 在中国接受本科教育的人反而最多,占到了29%,将近1/3。其次是欧洲,18%,然后是印度,8%。

也就是说,在全球顶尖的AI研究者当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于其他国家,然后到美国接受了研究生教育,此后留在了美国,为美国公司和学术研究机构工作。而中国为这些美国机构贡献了最多的研究人员群体。

第三个结论,是在全部的顶尖AI研究者当中,超过一半,53%的人,工作的地点都跟本科接受教育的地点不一样。也就是说,AI研究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国际化的领域。大部分的顶尖论文,都是由来自于不同国家的研究者一起合作完成的。

这份研究,还绘制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图,是神经信息处理会议作者的教育和职业发展路径图。我把截图放在文稿里了,你可以看一下。

这张图可以让人特别直观地看到全球顶尖AI人才的布局。你会看到,美国就像是一个磁铁一样,从全世界各地吸纳了AI领域的顶尖人才。来自于美国本土的人才,和中国的人才,分别给美国贡献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来自于印度、伊朗、欧洲、韩国、以色列等等。

说几个在美国的华人AI大牛,你可能听说过,比如斯坦福教授李飞飞,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领军人物,曾经加入谷歌,成为Google Cloud首席科学家;再比如说邓力,对冲基金Citadel的首席AI科学家,语音识别领域的领军人物,咱们手机上的语音识别技术就有他重要的贡献。

你可能想象不到,就在前两年,中美关系没有现在这么紧张的时候,就连美国国防部的项目,都有中国人参与。2017年,美国国防部发起了一个叫做Project Maven的项目,想通过AI技术来革新美国的军队实力,当时这个项目是交给了谷歌做,而谷歌的团队上有好几个成员都来自于中国。

所以你看,在人工智能这件事上,中国并不是单纯地跟美国竞争。某种程度来说,中国是美国科技实力最重要的供应商,没有了中国的人才输入,美国人工智能的竞争力可能也会大打折扣。

而现在,由于美国政府收紧了对于科技人才的管控,已经有一些美国的机构开始担忧,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会严重影响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地位。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美国智库保尔森基金会的最新研究,有三个结论:1.美国仍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头羊。2.在美国人工智能的顶尖研究者中,有1/3左右都来自于中国。3.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全球人才的虹吸效应,但是这种效应可能减弱。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