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假期到来,部分地区或出现跨省存款小高峰。第二个是,全国多地开展艺术乡建活动。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这个假期,跨省存款又出现了。好多人发现,一些省份的区域银行,有更高的存款利率。只不过,这些银行往往得去现场交易,很多人就专门跑去存钱。比如,有广东人去邻近的广西北部湾存款,还有人说,自己在长沙,去广西桂林的农商行开户,半天就能打个来回。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哪怕年利率只高0.5%,假如多存几年,算上复利,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今天我们要说的重点,倒不是跨省存款这个现象,而是它所反映出的一个做事的思路。这就是,别放过任何的小细节。注意,这个道理本身并不新。我们也经常说,凡事从细节做起。但关键是,回到具体的场景,细节太多了,应该从哪抓起呢?今天,咱们就讲几个相关的故事。没准能对你有所启发。前段时间,我从自媒体“鲸研品牌实验室”上看到一组关于细节的案例。
咱们先从一个神奇的数字说起,15秒。很多关于细节的案例中,都出现了这个数字。
比如,中国重汽桥箱公司,曾经引入过一种自动化铸铁桥壳生产线。但是,这种生产线从一种产品切换到另一种产品时,需要等待15秒。因为自动化产线需要先把A产品送走,才能接收B产品。这15秒的切换时间,就相当于白白浪费了。有一名员工,就提建议在每台机器上加装一个交流接触器。这个接触器就像一个开关,可以让机器送走A产品的同时,接收B产品,就把这15秒钟节省下来了。这样一来,一条产线一天就可以多加工40件产品,一年下来,能多创造36万元的净利润。
再比如,有个泰式连锁餐厅,在装修新店的时候发现,从厨房到餐厅的过道比较狭长,而且带有一点坡度。分析过后,他们觉得,顶多是传菜员走路会慢一点,慢多少呢?正好是15秒钟。看起来好像不多,但没成想,在后续的实际经营中,这耽误的15秒远远比预想中麻烦。小斜坡上几乎每周都会出现泼洒菜品的情况,而且人一多,狭长的过道就会拥挤,进一步耽误上菜时间,一来二去,造成的损失,远多于最初预想的15秒钟。而且别忘了,这是一家连锁餐厅,假如某一家店的上菜时间,远远低于另一家店,最终影响到的,是整个品牌在用户心中的价值感。
你看,15秒这个数字又出现了。
再比如,还有人测算过,对一家店铺来说,陌生用户停留的平均时间是15秒,也就是,你应该抓住这最初15秒吸引用户,让他愿意付费。再比如,电话销售,开局的15秒,也叫黄金15秒。你至少要在15秒之内,引起用户的兴趣,获得他们的信任。
其实,在商业领域,15秒,恰好是一个决定成败的时间单元。
有一个最著名的15秒理论,来自北欧航空公司前CEO、畅销书《关键时刻MOT》的作者詹·卡尔森。卡尔森从自家航空公司的经营数据中发现一个细节,公司每年运载乘客1000万人,每名乘客平均接触5名员工,每次平均15秒钟。同时,客户对一家航空公司的感知,很难深入到技术、组织、办公室这个层面。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和一线员工的接触。换句话说,决定公司生死的,就是这5000万次15秒的接触。你看,说到这,谁能想到,航空公司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但决定它生死的居然是那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15秒。
因此,卡尔森提出,与乘客交往的15秒钟里,所有一线员工,都有权自己决定为乘客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尤其是在面临突发事件的时候,不用完全遵守规定或者上司的要求。比如,有一名乘客,在一次重要的出行之前,发现自己把机票落在了酒店里。按照当时的一般规定,没有机票,肯定就坐不了飞机。但是,因为有这个15秒规则,票务人员在这名乘客来咨询时,迅速提供了一个新方案。先是给了他一张临时机票,然后核对了遗落机票的酒店地址,然后派人去酒店取票,最终赶在飞机起飞前,把机票送来了机场。
说到这,你肯定也发现了,15秒也许只是个巧合。关键其实并不在于15秒这个时长,而是对细节的关注。顺着这个思路,我们还能做很多设计。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经营餐厅时,在菜单上做点小设计。有的火锅店把菜单上的荤素菜品重新分区,并且贴上了一些大拇指推荐、必点、招牌等标签。就这么一个动作,打了标签的菜品销量就能翻一番。我们之前介绍过,四季椰林椰子鸡的菜单设计。他们抠得更细。比如为顾客设计购买步骤,写清楚第一步点椰子鸡,第二步点开胃小菜等等。再比如在小菜前面加上“上得快”三个字,这样大家一看就知道,等椰子鸡的时候,可以先来一份小菜。
再比如,商学院有个特别经典的案例,就是沃尔玛的“啤酒加纸尿裤”商品组合,起初也是来自超市结算中发现的一个细节。沃尔玛的收银员发现,消费者同时购买啤酒和纸尿裤的频率很高,这两种商品的品类、受众都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但是,当一个年轻父亲来采购时,他就很可能同时购买这两样东西。于是,沃尔玛大胆地把纸尿裤摆在了啤酒旁边,最终,两种商品的销量都上升了。而且,从这个细节出发,沃尔玛还专门作出了一种商品关联算法,找到了更多类似的组合。
再比如,《商界评论》杂志曾经讲过这么一个案例,有一家在港股上市的显示器制造商,信利国际。它做的代工制造,这本来是供应链上利润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稍微控制不好就可能亏损。但是信利国际连续很多年都在盈利,一部分原因是,它愿意投入真金白银,鼓励一线做细节上的创新。比如,有一个员工曾经发现,生产线的两个相邻环节,应该调整这两个环节的顺序。调换后,果然原料浪费变少了,每年能节省几百万元的成本。
好,关于细节的故事,咱们先说到这。你可以把这些故事当作一个提醒。
首先,当你感觉自己面对的行业趋于稳定,战略层面上很难迅速突破时,你可以去关注那些关键的细节。把控细节,往往不需要多精益的技术,也不需要大刀阔斧的改动,但它确实能撬动增长。其次,假如你面对的细节太多,不知道从哪儿入手,也许你可以关注自己生活中有哪些关键的15秒,让这个时间限制成为你打磨细节的抓手。最后,当细节被推动,也许整个系统的飞轮就被激活了。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全国多地开展艺术乡建活动。艺术乡建,类似于用设计艺术园区的思路,做乡村建设。比如,江西景德镇的长明村,把瓷石明矿遗址作为体验项目,你可以在这体验矿工文化,走矿工路、吃矿工餐、喝矿工茶。再比如,前段时间,浙江省温州市的上日川村,还发起了“国际艺术家驻留”计划,邀请国际上的艺术家到村子创作。
其实,艺术乡建的本质,是在解决一个问题。这就是,怎么用艺术促进乡村建设?其中的很多方法,对其他行业或许也有启发。
今天,咱们就说一个相关的案例,蔡家沟艺术试验场项目。蔡家沟位于山东省诸城市,是一个540人左右的小村庄。当年苏东坡就是在这里,写下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诗句。
原来的蔡家沟村相对落后。但现在,通过诸城市政府和南湖区的牵头改造,这里被评为3A级景区村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以及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接下来,咱们就展开说说。
首先是对全村的落后部分做空间改造。比如修路,用砖路替代土路;把裸露的电线做入地处理;各种生活废水,都分类汇入管道。同时,推行厕所革命,让全村人都用上抽水马桶。
注意,到这步,还只是乡村改造的常规操作,但下一步就有意思了。蔡家沟搞了一个设计,叫打造原生态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在很多末端的细节上,还原古村落的风貌。比如,就地取材,让村民用本地的石材和木材装饰门前。同时,鼓励村民保留自家的老砖老瓦、旧磨盘、老门窗、废瓦罐等等。村庄还安装了600个人工鸟巢,鸟类入住率有60%。
好,到这步,硬件做好了,把艺术家请进来就够了吗?未必。因为即使把艺术家请来,他们跟本地村民的兴趣爱好格格不入,大家又不熟,很容易各干各的事,导致村庄的人情味儿就不够浓。因此,当地又做了个设计,叫彩虹计划。也就是,请艺术家在整个村子6000多平方米的墙上作画。
显然,这么大的工作量,又涉及全村的墙,就需要村民的协助。一开始,村民只是帮忙调色,逐渐开始上色、描边,后来也参与创作,往石头上画朵花、画只鸟之类。你看,这么一来二去,等绘画完成,不仅村子的面貌变好了,艺术家和村民也打成了一片。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激发了很多老人的活力。本来,蔡家沟村老龄化严重,230名常住村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40人,占了60%以上。怎么激发这些老人的活力?很明显,让他们接触画画,是个不错的选择。早在2019年,村里就设置了专门的画室,请艺术家辅导村民画画。为了鼓励村民参与,村里还提供每天30元的补贴。2021年底,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诸城分会成立,不少蔡家沟村的村民还以会员身份加入,成了农民画家。
你看,到这一步,整个村子的活力、特色、艺术氛围都有了。接下来,就可以把这些资源整合,变成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燃料。
比如,当地成立了艺术乡建股份合作社。村集体持股38%,村民持股52%,艺术家持股10%,大家在一起,共同管理合作社的各类经营活动。像闲置房屋出租、艺术品销售、研学培训等等。就拿闲置房屋出租来说,村民每年都能增加至少几千元的收入。
这些房子,有的被改造成艺术家工作室、美术馆、古琴馆之类的文化休闲场所,还有的被改造成东坡酒馆之类的门店。这么一来,现有的资源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还有不少蔡家沟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做起了民宿生意。
好,关于蔡家沟村的改造,咱们先说到这。你看,这个过程,就像推动一个飞轮。从小处发力,不求一步到位,关键是源源不断。只要不停卷入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源,这个飞轮就会越转越快。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样用细节提升系统效能?很多系统内部,是高度耦合的,一个细节改变,可能会撬动整个系统发生改变。大量微小的量变,就可能触发质变。
第二,蔡家沟村是怎么做艺术乡建的?关键在于,通过一个关键任务,就像蔡家沟村的彩虹计划,把越来越多的人与资源都卷入进来,各方资源之间,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