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个善于求助的人?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脱不花,这是我帮邵恒代班的第31天。今天我想跟你聊聊,在职场上,怎么让自己成为一个善于求助的人。

这事太重要了。

因为,发起求助的能力是一种非常底层的能力,这种能力会作用在两个方面:能让你把事情做成,也能让你把人际关系结交好。帮助他人、受人帮助,都是为自己积累人脉资产的好机会,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其实受人帮助时更容易与他人建立紧密的关系。所以,不要怕求助。虽然求助可能会暴露你能力上的不足,但可以展示你的上进心。对于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年轻人来说,上进心比能力重要多了。

当然,求助也是有技巧、有区别的,我个人建议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优化自己的求助方式:

1.第一,在张嘴请别人帮忙之前,先花三分钟想一下自己为这件事做了什么?是否付出了应有的努力?是否穷尽了自己的办法?如果敢回答“是”,再去请人帮忙。

当然,如果扪心自问,我还没有用尽全力,那么,我就应该知道此时请人帮忙不会有好的效果,对方还会觉得我不够努力、不值得被帮助。

2.第二,对于自己没做过的事,接受任务的时候就要给自己争取一个“救生员”。别犹豫,直接去问给你安排工作的人,你可以这么问:如果我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向谁请教?

平时在内心也要有张名单:工作、专业、人际关系、情感问题,我能不能都给自己安排个关键时刻的“救生员”?这个角色应该是你敬佩、认同,并且能够毫无保留地给你真实反馈和意见的那些人。这是你最值得维护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有点像孙悟空和观音菩萨,日常要尊重、轻易别动用。

3.当你要请人帮忙时,一定要分清请对方帮小忙还是帮大忙。什么是小忙呢?就是举手之劳,比如你的朋友在其他公司工作,你想让他帮忙介绍个合作过的供应商;你临时有事,堵在路上了,请同事先帮你接待个客人啊什么的,别人基本上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原有工作节奏来帮你。

小忙要动用“私人化”的沟通方式,人家帮的是“你”,而不是事儿。相当于你个人欠对方个人一个人情。无论结果如何,都要领情,要还人情。最好的还人情方式就是“当下就做”,当天给人买杯咖啡、请人一起吃个午饭,甚至只要真诚地道谢就够了,重点是把事情及时了结。有种话尽量不要说,就是“回头请你吃饭啊”“用得着我的地方随时说话”等等,听在对方耳朵里会觉得你很不诚恳,以后不想跟你打交道。更重要的是,你也没有关闭这个互动循环,你始终欠着对方一个人情,万一对方要你还这个人情的时候,你会发现,他很可能提出了一个你完成不了的任务,那就尴尬了。

所以帮小忙的关键在于,不要拿领导压人家,要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别人,而且一定要当下还人情。

4.所谓帮大忙,就是需要别人牺牲自己的原计划,甚至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做你的事。大忙绝不能用“私人化”方式,而是要正式协商。要先去跟你的直接上级交流,告知你的情况,取得他的支持,请他来为你背书,或者居中协调。这不是你自己欠不欠人情的问题,而是上级脑子里有全局的情况而你没有,他自会评估、权衡事情的优先级,避免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更重要的是,他会评估综合收益,避免你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而付出太高的代价。

5.如果是在单位内部,即便是领导安排别人来帮忙,你也不要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你要主动问来帮忙的同事:你手头的事儿,有什么我能帮你分担的吗?尽量不要让他因为你的事儿而承担过大的压力。不然你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了,但是可能失去一个办公室的朋友。

6.受人帮助的人,有一个义务,那就是:要为来帮忙的人准备一个清晰的工作界面,然后用一个专门的时间认真向对方介绍,让他与你掌握的情况完全同步。你应该同步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这项工作的背景、你之前已经为此做了的事情、有哪些特殊情况你解决不了、你请他帮忙的具体问题是什么、这项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如果有相关的资料,整理成一个有目录的文件包发给他。避免他的工作的过程中,发现你没有及时同步情况,没法完成他的工作。他一定会记恨你的。

7.一定要记住,虽然别人出于各种原因愿意来给你帮忙,但是,工作责任人还是你。如果你认为因此可以不承担原定的责任,那不叫求助了,叫甩锅。而且你要告诉帮你的人,你愿意承担责任,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丢给你,他尽管放手去做。特别是当你们一起合作之后,如果发生了一些不利情况,比如被领导或者客户批评、目标不能达成等等,你都要第一时间挺身而出把责任接走,不能让来帮你的人有一丝一毫的感觉到被你连累了。

8.还有一个提醒,那就是求助的范围可能比你想的要大。求助不见得是为了解决具体事儿,更可能是寻求建议。自己有想不通的事儿、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自我评估已经干扰你的工作了,就要果断发起求助。

9.对于年轻人来说,要重视“求助命中率”,求助的对象和求助的方式一样重要。不应该考虑“我跟谁熟”,而是要把“他有能力/经验/权力解决这个问题吗”作为考虑的重点。不确定的话,问身边的前辈,不是问他们能不能帮忙,而是“建议找谁帮忙”。

10.求助时的沟通方式很重要,一定要尽可能当面说,让对方看到你本人。这不仅仅是表达尊重的意思,我们有句老话叫做“面不辞人”,就是当面不好拒绝别人。

求助的时候也应该节省对方时间,发起求助的表达结构应该是这样的,第一句是“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想占用你几分钟请教下。”第二句是“这个问题是什么什么。”第三句是“我之前已经做了什么什么,但还是没有搞定。”第四句是“我希望能不能麻烦你帮我做一件什么事(越具体越好)。”五分钟之内,把你的问题陈述清楚。超过五分钟,说明你自己也没想清楚。

这里要划个重点,就是在这种沟通中,要尽可能多问开放性问题,比如:想听听你的建议/怎么才能做得更好/还有更成熟的方案吗?而不是封闭性的问题,比如:你看我这样做行吗?因为如果对方跟你不是很熟悉、不是特别想帮你,封闭问题会给对方应付你的机会。而开放问题才能获得对方的信息增量。

11.养成“反述”的习惯。就是反向叙述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沟通中听到了别人的话就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话再陈述一遍。无论是别人回应了你的请教,还是别人给了你一个教导,都要当场进行“反述”,请对方确认或者纠偏,这样可以避免自作聪明,也可以核对自己究竟get到了没有。没有完全get到,对方就会有冲动,帮助你纠偏。这就可以帮助你们把合作推向更深入的阶段。

12.无论是大事儿还是小事儿,如果是向单位外的人求助,首先都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让外人知晓,不要泄露非公开的信息。拿不准的话,请示上级。

13.因为单位的事请外人帮忙,无论是否存在私人关系,都必须先询问对方的合作条件,如果这件事处于对方的业务范围中,务必要主动支付费用。比如,绝对不能因为自己的同学是开PPT制作公司的就请别人免费给设计一个文件。如果对方或者这件事项不是商业化的,则要发送邮件正式致谢、在公司申请礼品赠送给对方。当然,对单位这头儿,你一定要提前声明你和对方的关系,特别是亲戚朋友的关系更要声明,该回避的还要回避,保护自己、避免误会。

14.除了善于求助,也要善于应对他人的求助。不要大包大揽,要分清主次,先评估下自己的“责任田”搞定了没有,再决定是否帮助别人。不确定的话,去问问自己的“救生员”,寻求建议。

无论是自己求助他人,还是应对他人的求助,其实最关键的一点还是陈海贤老师在《自我发展心理学》(戳此学习)课程中反复强调的“课题分离”。这个方法论几乎可以应用到一切人际关系交织的场景中。在着手处理任何事情之前,都值得静下来想想,哪些是我的课题,哪些是他人的课题,而要分清这到底是谁的事情,也有一个简单的准则,那就是: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

如果我们能够分离课题,那就能够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该求助求助,该帮忙帮忙,该拒绝拒绝。我们生活变得非常轻松,我们就能守好边界,应对挑战。如果你对课题分离感兴趣,我建议你去系统地学习一下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学完之后,给自己制定一个行动计划,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好,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