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最近你肯定关注到了一个新变化,那就是微信发布了8.0版本。发布时间点刚好是微信诞生十周年,可见意义重大。微信8.0版本加入了一些新功能,其中用户感知最明显的,可能就要数动态表情包了。我身边很多朋友升级完微信新版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群里扔“炸弹”,看看爆炸效果到底有多逼真。
不过,真正让我惊讶的并不是这些新功能,而是微信这次更新带来的社会关注度。你可能也发现了,这次更新,几乎各大科技媒体都做了详细报道。一款App的更新能引发地震般的效应,除了微信,也没几款能做到了。我看腾讯财报,微信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12亿。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微信是一款真正的国民级社交媒体,它的一举一动能影响到几乎每一个中国人。
说到社交媒体,我注意到,最近这段时间,美国的主流社交媒体也正在经历一波剧烈的变化:数千万的用户放弃了脸书、推特和WhatsApp(美国版的微信),转到更私密的小众社交平台上去了。获益最大的是两款社交软件,一个叫Signal,一个叫Telegram。用Telegram创始人保罗·杜洛夫的话说,美国正在发生一场“史上最大的数字迁徙”。
我最近刚好看到两篇文章,讲的就是这场数字大迁徙背后的原因,一篇是最新一期《彭博商业周刊》上的报道,另一篇来自微信公众号“晚点LatePost”。
我发现,这场数字迁徙看似是美国政治两极化导致的,但它同时也显露出,美国主流社交媒体已经撞到了发展的“天花板”。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结合这两篇文章,和你一起深入讨论一下这个现象。
你可能和我一样,最开始看到“史上最大的数字迁徙”这个说法,会觉得是不是有点夸张?但我看了数据之后发现,这个趋势确实很惊人。
就拿Telegram来举例,Telegram是一款主打加密聊天的即时通信软件,从创办到现在有七年了,一直算不上主流。可1月12日这一天,Telegram突然宣布用户总数突破了5亿,而最关键的是,其中有5%,也就是2500万用户,都是在1月9日到1月11日这3天时间里加入的。
出现用户量激增的还不止Telegram这一家。另一款小众加密聊天软件Signal在1月10日当天新增了130万用户,此后几天,新用户继续大量涌入。16日,Signal的服务器因为流量太大瘫痪了将近24个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一起搞笑的乌龙事件。起因是埃隆·马斯克1月7日发了一条推文,内容就是短短一句话:Use Signal,意思就是“去用Signal”。结果不光社交工具Signal用户暴增,连另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美股上市公司Signal Advance Inc也跟着市值暴涨,一度从5500万飞涨到了31.5亿美元,仅仅就因为它名字里也带了一个Signal。
那你可能好奇,为什么马斯克一句话能有这么大效果?为什么短短几天时间里,就有大批新用户涌入了Telegram和Signal呢?
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几家科技巨头联手封杀特朗普的社交媒体账户这件事。在美国发生国会大厦暴动事件之后,1月7日,脸书宣布将无限期封禁特朗普的脸书和Instagram账号。1月8日,推特宣布永久封禁特朗普账号,并删除了账号所有的历史信息。同时,这两家社交媒体平台还清理了许多极右翼团体的账户。1月12日晚上,YouTube宣布冻结特朗普的账号至少一周,还将查封特朗普发布的视频下的评论。
与此同时,亚马逊、苹果、谷歌也行动了。1月8日晚上,亚马逊宣布取消社交平台Parler的网页托管服务,苹果和谷歌也从应用商店下架了Parler的手机端App。你可能对Parler不太熟悉,这是一家美国右翼群体聚集的小众社交平台。巨头们给出的理由是,Parler上有大量煽动暴力的言论。
在科技巨头联手“清剿”的情况下,支持特朗普的右翼群体开始寻找其他网络空间,而Telegram和Signal成了最理想的选择。为什么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Telegram和Signal都是支持端到端加密的社交工具,所谓端到端加密,简单来说就是用户之间发送的通信内容是加密的,只有彼此能看到,任何第三方都看不到,就连服务提供商自己也不行,这就极大地保证了私密性。
另一方面,Telegram和Signal都是独立企业,位于科技巨头的掌控范围之外。Signal由著名的白帽子黑客莫克谢·马林斯派克创立,目前完全依赖捐款运作。而Telegram也是由它的创始人、来自俄罗斯的杜洛夫兄弟百分百控股,不接受外部股权投资。同时,Telegram采用了分布式服务器,位置遍布全球,这也让它不会像Parler一样,被别人一下卡住脖子。
我看报道说,在Parler被封之后,著名极右翼团体“骄傲男孩”(Proud Boys)就重启了他们在Telegram上的几个频道。一个来自佛罗里达的极右翼组织也正在Signal上按城市一个个地建立群聊。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场社交媒体大迁徙只是单纯出于政治原因,但我在这背后还看到了一个更深层的因素,那就是美国科技巨头展现出的强大让人们产生了更深的担忧和防备。
实际上,这种担忧和防备一直存在,只不过对特朗普的“封杀”加剧了这种情绪。你想,短短3天里,脸书、推特、亚马逊、苹果、谷歌这5家科技公司几乎是一起出手,用雷霆手段整顿了网络右翼势力,不但肃清了大批账户,还联手“绞杀”了Parler,这在社交媒体的发展历史上还从未有过。毫无疑问,这展示出了科技巨头们的强大。可正是这种强大,让人心生戒惧。
我注意到,哪怕是特朗普的批评者,也对这种做法产生了疑虑。在特朗普被封禁之后,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财政部部长勒梅尔在内的多位欧洲领导人都对美国科技巨头们的做法表达出了警惕,认为它们的权力过大了。
此外,美国强大的社交媒体,还加深了人们对隐私安全的担忧。就在今年1月4日,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全球最大的聊天软件WhatsApp向用户推送了一个新版使用条款与隐私政策,新条款中增加了一部分内容,说WhatsApp将与母公司脸书分享用户信息,来“提升服务体验”。结果消息一出,用户不干了。公告发布一周内,WhatsApp的应用下载量直接下跌了14%。
其实从技术层面来说,WhatsApp也是一款端到端加密软件,这意味着脸书并不会获取WhatsApp用户的聊天消息和通话内容,但依然有很多用户表示信不过脸书,他们担心自己的其他个人隐私数据被脸书拿来盈利,毕竟脸书以前就发生过用户隐私泄露的事件。在这次的迁徙大潮中,除了美国右翼势力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对脸书等主流社交媒体失去信任的人。
那么,这场美国社交媒体大迁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彭博商业周刊》的分析认为,最明显的后果,就是造成美国网络公共空间的进一步分化。你看,原来尽管吵来吵去,但大家起码都是在同一个公共平台上讨论问题。大迁徙之后,很有可能未来的脸书和推特变成了特定群体的阵地,而Telegram和Signal则变成了其他群体的阵地。美国的主流社交媒体,将不再是一个能够聚拢各方声音的平台。
同时,用户大迁移也说明美国主流社交媒体的发展撞到了“天花板”。社交媒体不可能真正实现“连接所有人”,它的“天花板”,就是对言论自由和个人隐私所划下的管理边界。
脸书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你也知道,脸书过去一直因为对言论管得太少备受指责。对于特朗普的煽动性语言和虚假言论,脸书很少采取措施。扎克伯格曾经说过,他强烈不同意特朗普说的内容,但认为人们应该能够亲眼看到它,平台不该成为“真相的仲裁者”。而最终,这场博弈在美国的国会山暴乱之后画上了句号,脸书选择封禁了特朗普账户,也就此划下了言论自由的边界。结果你也看到了,大批用户开始转移阵地。
这也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在美国今天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舆论环境之下,社交媒体很难再扮演一个完全置身事外的中立角色,当划下管理边界的那一刻,就注定会有一部分用户因为约束而离开。
就算是这次捡了便宜的Telegram与Signal,也终将要面对这个难题。你试想一下,如果将来,在国外有政治暴乱或恐怖活动是通过这两个通讯工具组织起来的,那它们的管理者是否还能袖手旁观呢?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美国正在发生的一场社交媒体大迁徙,虽然表面上看,这是美国政治严重两极化的结果,但实际上它也展现出美国人对社交媒体强大力量的警惕。他们希望社交媒体担负起更多责任,但同时又担心獠牙终有一天咬向自己。
尽管美国的科技巨头们都表示,这次出手的初衷是为了清理网络上煽动暴力的极端言论,但重要的不在结果,而是流程的正当性。美国社交媒体出手的规则该由谁来界定,这份巨大的权力有没有对应的制衡,这恐怕都是后续需要探讨的问题。比如我就注意到,欧盟政界已经有声音在探讨该如何颁布新的法规,来进一步规范和限制社交媒体的权力了。
这么看来,我的感觉是,这次大迁徙或许会成为社交媒体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它引发的震动,会持续很长时间。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参考资料:
《72 小时新增 2500 万,正在发生的社交平台大迁徙》,微信公众号“晚点早知道”,https://mp.weixin.qq.com/s/kAT1Ht2Crc6AUqviS-aeN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