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芃芃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周是各地考研成绩公布的时间,在这里我也祝各位考生能够顺利过线,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在最近几年,身边考研、考公务员的朋友越来越多,而且其中不少人是工作了好几年之后,突然决定变换赛道的。除此之外,我身边还有不少朋友在业余时间考证,比如律师证、注册会计师证,还有人会学点编程之类的技能。
反正我是感觉到,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说,接受教育这件事,不再会被“年龄”和“职业”所限制。终身教育逐渐成为现实。很多负责终身教育的机构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如果你是一位终身教育行业的玩家,可能会感到这个行业有点拥挤了。
不过,最近我看了麦肯锡研究院的一篇报告,叫做《中国的技能转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份报告让我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终身教育这个赛道远远没有到“拥挤”的程度,它仍然是一个蓝海市场,有巨大机会等待发掘。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结合麦肯锡的报告和你聊一聊,终身教育为什么是个蓝海市场?这背后又意味着,中国劳动力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在报告当中,麦肯锡对于终身教育市场提出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构想,这个构想划出了终身教育市场的边界,也可以说是天花板。这个构想简称三个“所有”:
第一个所有是“所有人”。麦肯锡的报告认为,中国所有的成年劳动者都应该接受教育,这个群体的规模是7.8亿人。要知道,目前在中国接受各类学历教育的人数只有2.8亿。麦肯锡的估算是这个数字的2.7倍。
第二个所有是“所有内容”。我们之前觉得,学习可能还是偏向于知识类的,但是麦肯锡的报告认为,终身教育应该广泛覆盖各种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维、人机沟通、数据分析等。学习方式也要从传统书本内容,扩大到案例分析、实践项目等等。
第三个所有是“所有地方”,也就是人们应该能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地域的不平等应该被打破,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在一线城市还是四线城市,都应该有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
那你想想看,和麦肯锡的构想相比,是不是我们目前的“终身教育”市场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呢?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开头说,终身教育是一个蓝海市场。
但是问题来了,咱们就说第一个“所有”,也就是“所有人”:为什么麦肯锡觉得所有的成年劳动者,不论学历都应该接受再教育呢?
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你肯定也知道,中国正在转向由内需、服务、创新驱动的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对人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你可能会经常听到这样的一个说法:在创新技术驱动的社会,自动化(或者说智能化)技术会让一些人类工作被机器替代掉。比如制造业、建筑业的劳动者这类的蓝领工作,以及律师、财务人员这样工作重复性或者机械性高的白领职业。
但其实,就算一个人所从事的工种不会被完全替代,在职业技能上也需要做很多调整。
给你举一个顺丰快递的案例,是我在沈祖芸老师今年的《全球教育报告》中看到的:要说自动化替代人力,未来有了无人送货车、配送机器人这些,快递员这个职业可能就危险了。但顺丰认为,未来快递员这个职业仍然会存在,不过这些快递员的任务会从把货送到转移到对人的洞察上,比如了解社区里不同家庭的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特殊需求,然后给机器人重新设定程序,实现个性化服务,而这需要快递员获得一系列新的能力,包括同理心、沟通、解决问题、编程等等。
这个案例恰恰符合麦肯锡预测的一个趋势:他们预测到2030年,对体力和人工操作技能需求会下降18%,但是,对社会和情感沟通技能的需求将会增加18%,对技术技能需求则会增加51%。
到2030年,总计有2.2亿人会因为自动化技术而改变职业,占到中国现在成年劳动力的30%。平均每个中国劳动者,会有时长相当于87天的工作内容,由于技能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部分变化,按理说都是终身教育的机会。
有一些职业,看起来很前沿、和高科技走得很近,它们经历迭代的速度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2年前,何帆老师在他的《中国经济报告》中提到一个酷炫的新职业——无人机飞手,就是操作无人机进行各种作业的人。他们除了表演以外,还可以进行测绘、喷洒农药等等。
当时何帆老师重点采访了一个做农业无人机的科技公司,极飞科技。他们的农机产品吸引了不少从大城市返乡的小镇青年。但是最近我了解到,极飞科技从去年开始投入了大量农业补贴资金,资金的一部分用于给飞手做培训,帮助飞手转型成为农业服务专家。之所以有这笔投入,原因是他们认为,随着智能化的技术变得成熟,无人机飞手的门槛会越来越低,价值也会越来越小,就像工业革命中的织布工人一样。
你看,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和高科技的距离近不近,在未来我们职业的很大一部分,都会因为自动化受到影响。这也是为什么,终身教育还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那好,既然终身教育的市场那么大,这部分需求将会由谁来满足呢?
你肯定也知道,现在在市场上有各种线上的学习平台。从2015年开始,市场上出现了得到这样的知识服务商。从去年开始,像是抖音、B站纷纷涉水知识类的内容,切入终身教育这个板块。此外还有各类线上技能的培训公司,比如专门做编程培训的公司。
但是,这些线上教育平台,是不是就足够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呢?
看了麦肯锡的报告,我认为是不够的。要想满足所有人、所有内容、所有地点的终身教育需求,企业、学校和政府的力量都需要被调动起来。
咱们先拿企业来说:企业大学就是一个重要的终身教育服务提供商。
你肯定知道,现在有不少企业都在开展“企业大学”,像是华为、腾讯、顺丰等大公司都有所布局。传统的企业大学,目的是给企业内部培养人才,比如培训高管,或者针对企业内特定的岗位培训专业技能。但是在未来,企业大学可能会承担,给整个行业培养人才的任务。
什么意思?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沈祖芸老师在《全球教育报告》中提到,2020年谷歌推出了三个职业微证书,包括IT支持、项目经理和用户体验设计。谷歌的专家亲自授课,学习者进行6个月的学习,平均每周投入5个小时,并且完成动手实践的任务,就能拿到证书。
最关键的是,这个微证书也是被英特尔、沃尔玛等等其他大公司承认的。学习者即便不被谷歌录用,拿到这个证书也会增加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获得其他的机会。从2020年7月到12月这半年间,有接近50万人报名学习。
这就是一个“为行业培养人才”的好例子。
沈老师在课程里还提到一个细节:谷歌的微证书,在一些大学里还可以抵学分,而且学分还不少,12个学分,相当于选修了4门本科课程。
对于学校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提供终身教育的范本。沈老师有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说教育行业正在发生“去中间商”化。也就是说,企业和社会组织绕过“学校”这个中间商,直接给学生提供培训。
那学校怎么避免被绕过去呢?其实很简单,学校可以主动向前一步,邀请企业参与课程的设计、招生、培训,在教育环节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一点对于职业教育学校尤其适用。麦肯锡的报告认为,建立职业学校和企业的校企联盟,有希望吸引30万的企业参与。
好,前面我跟你分享的,是企业和学校如何满足三个所有的终身学习需求。不过,要想这个市场真正成为蓝海,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普通人终身学习的意愿得被调动起来。
我们总说,学习是“逆人性”的,因为它需要强大的自律和自我提升的意愿。怎么能转变人们的观念,让他们主动进行终身学习呢?
麦肯锡提出了两个“激励”方案,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给你介绍一下。一个方案是,由政府或者企业创造一个覆盖面广泛的职业信息平台,帮人们规划出职业发展的路线图。
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图,这张图列出了一个导游如果想换行业,都有哪些可能性以及实现的难度。从这张图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导游如果想换行业,他可以成为保险从业者。两个行业的技能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薪资有希望从导游的79000元涨到保险业的98000元。保险行业干腻了,再努力一下,成为一个信用分析员,薪资有望涨到172000元。
其实很多人没有对自己再教育,核心原因并不是不想提升自己,而是他们看不到一个有盼头的前景,或者找不准一个有发展潜力的赛道。职业发展路线图就可以解决这样的痛点,让人们看到眼前有一片“蓝海”。
另外,麦肯锡还建议,政府部门可以给终身学习者提供“微激励”。我们在此前的节目里曾经介绍过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政府为所有年龄在25岁-60岁的新加坡公民,提供每人500-1000新加坡元的培训补贴。如何花费资金,由个人自行决定。补贴的额度虽然不大,但起到了杠杆的作用,撬动人们终身学习的意愿。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麦肯锡看到的,未来中国劳动力的大转型:到2030年,多达2.2亿中国劳动者可能因自动化技术的影响而变更职业,平均到每名劳动者约有87天的工时可能将因技能需求变化而重新部署。为了应对这样的转型,终身教育尤为重要,需要涵盖所有人、所有内容、所有地点,也因此会涌现出无数机会,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看了这个报告,我也有一个体会:过去我总会觉得,终身教育的关键词是“迭代”,我要经常让我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升级。但其实,就像导游的那个例子呈现出的一样,终身教育还有一个关键词,是“迁移”。我们随时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已经有的能力,还能迁移到哪些地方去。
我也想邀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让你换个行业工作,你觉得你现有的哪些能力,是可以迁移的?你会把它迁移到哪个行业?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参考资料:
麦肯锡 中国的技能转型:推动全球规模最大的劳动者队伍成为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