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NFT为什么能撼动艺术品市场?

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艺术品市场发生了一件很值得关注的大事件。全球顶级拍卖行佳士得在网上举办了首次数字艺术品拍卖,拍卖的是美国平面设计师比普尔(Beeple)的一幅作品,叫《每一天——头5000天》(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

这是一张巨幅数字拼贴画,第一眼看上去密密麻麻,仿佛整幅画被打了马赛克一样。但实际上,这幅拼贴画可不简单,作者比普尔耗时13年,坚持每天创作一幅图像,最终用5000张图像拼成了这幅画。也就是说,这幅画中的每一块小格子,都是比普尔的一幅完整的艺术创作。我把这幅画放在了文稿区,你可以点开看一下。

为什么这次拍卖引人关注呢?首先,这是国际顶级拍卖行第一次拍卖数字艺术作品,有标志性意义,但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幅作品的最终成交价格,达到了692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这一价格,创下了数字艺术品交易的新纪录。

可是,让人觉得奇怪的地方也在这。你也知道,长期以来,数字艺术品很少被拿来拍卖,因为它没有实体,在网上复制和传播又非常容易,根本谈不上什么稀缺性。这样一来,它就做不到像传统绘画艺术品那样在市场上交易流通,更别说传承有序了。既然这样,为什么比普尔的这幅画作又能进入拍卖渠道,而且拍出了天价呢?

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一项这两年刚刚兴起的颠覆性技术,叫NFT。正是它,让数字艺术品具备了之前没有的稀缺性。我最近刚好在《时代周刊》上看到一篇关于NFT的深度报道。文章认为,NFT的出现,正在撼动整个艺术品市场。我认为这种趋势,非常值得你关注。

今天的《邵恒头条》,我就结合这篇文章,来给你讲讲NFT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一定很好奇,NFT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全称是Non-Fungible Token,翻译过来是“非同质化代币”。“代币”这个概念讲起来比较专业,你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成一种数字化的“所有权凭证”,只在区块链系统中发行和使用,用来代表着你拥有的某一种资产或权益。

NFT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非同质化的,也就是说,每张“凭证”都不一样,不能分割也不能交换。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是房产证一样,每套房的房产证和其他房产证都不一样,你也不能拿它直接交换。NFT代表的东西非常广泛,比如一条视频、一段声音、一张图像、一篇文字,甚至是游戏里的某一件装备,都可以变成NFT。

有了这些特性,NFT技术一出现,就受到了数字艺术家的关注。刚才我们也提到,数字艺术家们一直苦于自己创作的作品在互联网上被大量复制和传播,没有唯一性,而变成NFT之后,作品就加入了艺术家的数字签名,并利用区块链技术防止了篡改和伪造,摇身一变,成了独一无二的“原版”。这样一来,数字艺术品就有资格像传统艺术品一样,进入流通渠道了。如今,有不少数字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到NFT交易平台售卖,结果卖得特别好。

你可能还记得网上曾经流行过一个彩虹猫的表情包动图,画的是一只猫在空中飞翔,背后拖着一长串彩虹。今年2月19号,它的创始人克里斯·托雷斯把这只彩虹猫表情包的NTF挂到了一家叫Foundation的数字商品交易平台上,最终以58万美元的价格售出。

除了艺术家,还有一些明星和名人也进入了这个领域。今年1月,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以10万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自己在湖人比赛中投篮的一个视频片段。美国摇滚乐队莱昂国王(Kings of Leon)通过出售NFT音乐,已经赚了200万美元。就在上个月,社交媒体推特的创始人杰克·多尔西将自己在2006年发布的第一条推特作为NFT进行拍卖,最终以290万美元成交。

数据显示,仅仅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全球NFT艺术品的交易额就超过了2亿美元。从总体上看,NFT当前的市场规模与三年前相比,至少已经翻了7倍。NFT市场正在进入爆炸性增长时期。

听到这,你可能会感到奇怪:无论是彩虹猫、詹姆斯的投篮视频,还是杰克·多尔西的推文,网上到处都是复制品啊,一搜就能找到,和NFT几乎没有差别,直接看不就好了吗?甚至下载保存都行,为啥有那么多人非要花大价钱去买一个所谓的“原版”呢?

《时代周刊》这篇文章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NFT创造了稀缺性,而稀缺性就带来了收藏价值。一旦一件艺术品有了唯一的“原版”,那人们就会对它产生拥有和收藏的欲望。这个道理很简单,就好比一本书,发行了几十万本,但其中有一本是作者钦定的“全球首本”,扉页上有作者的亲笔签名,独一无二,那就一定会有人愿意出高价去购买这本带有签名的书。拥有一件独一无二的东西,本身就有足够的吸引力。

第二个原因是,现在人们为数字商品付费的习惯已经成熟了。你看,如今游戏里有一大堆氪金玩家,喜欢花真金白银购买虚拟的装备。2019年,《堡垒之夜》玩家平均在游戏内容上花费了82美元。许多人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虚拟世界里,他们对于购买虚拟的数字资产,心理障碍也就更小。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加现实的原因,就是很多人看到了NFT艺术品背后的获利空间。《时代周刊》这篇文章里,提到了一位叫丹尼尔·梅加德的澳大利亚人,说他已经花了几百万美元来购买NFT艺术作品。梅加德买这些作品并不仅仅为了收藏,而是在等待作品增值之后,高价卖出。梅加德在这方面是尝到过甜头的,他之前就通过买卖比特币赚了1500多万美元,他认为,NFT艺术品是下一个投资机会。

在这几个因素的作用下,NFT交易市场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快速升温,不断有数字艺术品卖出高价。我在这篇文章里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时代周刊》宣布推出三款经典杂志封面的NFT进行拍卖,一款是1966年经典封面《上帝死了么?》,一款是2017年特朗普上任后的封面《真相死了么?》,还有一款,是他们为了这次拍卖专门设计的新封面《法币死了么?》。你看,对于NFT的火爆,连《时代周刊》自己也眼红到坐不住了。

除了投资价值之外,NFT还有一点值得你关注,就是它革新了传统艺术领域数百年来的交易模式。什么意思呢?你也知道,一直以来,艺术家出售作品只能赚到一次钱,如果作品再次转手,哪怕拍出天价,也和艺术家本人没什么关系。比如2018年,英国艺术大师大卫·霍克尼的一幅画卖出了9030万美元的天价,也创下了在世艺术家的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但大卫·霍克尼并没有从拍卖中得到一分钱,因为他早在1972年,就以1.8万美元的价格把这幅画卖掉了。

可是,NFT改变了这个局面。我注意到,售卖NFT作品的数字艺术家们有一项特别的福利,那就是,当他们的作品被二次出售时,他们可以继续从中获得收益。当前主流的NFT交易平台Nifty Gateway就规定,NFT作品未来的每一次交易,都将会按比例分配10%的收益给创作者。

举个例子,假如艺术家以20万美元出售了自己的一件NFT作品,未来这件作品以100万美元再次转手,那么艺术家就可以获得100万的10%,也就是再多赚10万美元,这在传统的艺术品出售方式中是无法实现的。

我看到伦敦艺术家本杰明·真蒂利(Benjamin Gentilli)有一句评论说得很到位,他说:“NFT是自文艺复兴和印刷业以来,最大的一次关于艺术品权益的调整,使其重新回到艺术家的手中。”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NFT到底是如何撼动艺术品市场的。借助区块链技术,NFT让数字艺术品拥有了稀缺性,让艺术家们通过出售作品就能体面地赚到钱,甚至未来还能持续从作品增值中获利。可以想见,这会有力地推动数字艺术向前发展。

但我觉得,NFT的能量还不止于此。你也看到了,除了艺术家之外,各路明星、名人,甚至连媒体也下场了,他们正在想方设法利用NFT打造新的变现模式。或许在未来,所有在互联网上值得传播的东西,都能通过NFT转变为可供交易的数字资产,你可以想象,这里面蕴含着多大的商机。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