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本来,还准备跨年演讲回来之后,再做一周节目,才结束这一季的罗辑思维的。但是,不好意思,身体不争气,一回北京,就开始发烧,嗓子发炎,没办法录音。后面,《知识春晚》的筹备工作又压上来了。所以,今天,我就借用这个十分钟时间,来向你做罗辑思维第七季节目的告别。
那就说说过去一年,我经历的最重要的思想冲击吧。
跨年演讲上,我引用了沈祖芸老师告诉我的一句话:“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听起来挺普通的一句话,但这是我过去一年听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为什么?因为我在这句话里面,找到了重新理解世界,和世界打交道的那个关键概念,就是“挑战”这个词。
这个词,对我启发极多。工作上,业务上,生活上的都有。今天时间有限,我只说其中一点,就是当世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时候,我们突然意识到,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挑战之中。那么我们应对挑战的姿态应该是什么?
请问什么是“挑战”?是指生活给我们出的这道题目很难吗?不完全是。
我举个例子。比如,您是一位在广州生活了很多年的朋友。如果我请你用1000字的篇幅来告诉我:什么是广州?你什么感觉?可能会觉得有点懵。因为不知道从何说起嘛。是写这个城市的历史还是今天?是写经济还是文化?是介绍建筑还是人物?是推荐购物还是美食?别说1000字,就是给你1万字、10万字的篇幅,大概率也只能写成一篇百科全书的词条,面面俱到,但都是抽象的概念和干瘪的数字。
但是,如果我换一个问法:您在广州生活了很多年,我明天出差去广州,有半天时间可以闲逛逛,你给我提个半天行程的建议呗?是去哪儿逛逛?还是去吃点啥?我听你的。你发现没有,面对后一个问题,你会来劲得多,很容易就能给出一套既有个人特点,对我又很实用的建议。
你看,前一种问问题的方法,就是想按照领域来划分世界,把偌大的中国切出一个城市广州让你来描述。而后一种问问题的方法,则是我面对的一个非常非常具体的问题,我向你求助,我需要你组织自己的各种知识,考虑各种维度的限制,然后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问题,才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挑战”。
你发现没有?这两种问问题的方法我们平时都会接触,本质都是在向你了解广州这个城市的状况,但其中的关键区别在于:后者这个“挑战性问题”,包含着大量的限制性条件。比如,我明天就到广州,我只有半天时间,如果你对我的兴趣、经历、体能、财力有一些基本了解的话,还需要根据我的特点来做建议。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微妙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你会猜测,我希不希望你来亲自作陪?你有没有时间作陪也决定了给的建议不一样。还有咱俩的关系怎么样?你是否也想借此机会表达自己的趣味?这也决定了你给的建议不一样,这件事非常复杂。
这么一对比就清楚了。所谓“挑战”,并不是意味着难,而是意味着真实、具体、受约束。对,来自真实世界的具体的人面对的要在约束条件下解决的问题,才是挑战。挑战有大有小:从你写一份工作报告,到做一个产品,从为家人举办一个生日聚会,到装修一次房子,都是这样,需要我们先接受约束条件,然后再来解决问题。
松浦弥太郎在他的那本名著,叫《一百个基本》里面就讲过一段话:“经常会有钱不够、时间不够的情况,但不要把这样的话说出口。在忍不住要说的时候,强行咽回去。我觉得这些话无论如何都不该说出口。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和金钱内推进事物的前进,是自己的责任。”你看,这就叫接受约束条件,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
去年有一次,我和香帅老师聊天。她跟我讲她的老师,宏观经济学家宋国青老师曾经对她的一个提醒。有个词你肯定听过:不破不立。但宋国青老师对香帅说,破和立俩字都对,但是顺序错了。我知道每一个励志成为经济学家的人,都有一个大愿,总想改变世界。但是如果你真的想改变世界,我希望你记住,正确的次序应该是不立不破。如果你没有一个建设性的更优选择,就不要随便批判现有的方案。现状总是会有问题,但是现状往往也是各种问题的最优解。所以,先接受约束条件,先做事情,“立”起点什么,新的东西做出来了,“破”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你看这段话也在告诉我们,接受约束条件,应对真实世界的挑战。
过去一年,我自己感受到的挑战有很多。其中最艰难的,就是发现自己事越来越多、越来越杂,然后就感觉精力、时间都不够用。那怎么办?时间和精力资源是不可能多出来的。那少做一些事?你看,根据前面讲的条件,咱不能这么聊天,刚才不是说了吗?接受约束条件,才是应对真实世界挑战。
那应该怎么做呢?
很多得到老师都曾经在课程里介绍过一个人,叫柳比歇夫,前苏联学者。他在数学、生物学、文学、哲学上都有重大贡献,一生写了70多部学术专著。吓人的知识量,吓人的工作量。很多人觉得他活了很多辈子。
但是柳比歇夫这个人最大的特点不在这儿,而是他从1916年开始,就开始记录自己对于时间的使用。前后坚持了56年,从未间断。请注意,他对自己时间的记录,是以分钟为单位的,就精细到这个程度。你随便问他,这56年间,随便哪一年的哪一天哪一分钟你在干什么,他一翻记录都能告诉你。后来的人把这套方法称之为“柳比歇夫时间统计法”。
你可能会说,这太可怕了,这个人是工作狂吗?这么给自己算账,这么虐待和严厉要求自己一辈子,我可不愿意。对,过去我也是这么理解柳比歇夫这个人的。
但是,2019年,我偶然看到了关于柳比歇夫的一些资料。很震惊。你知道吗?柳比歇夫一天工作的时间不过4个小时。他认为,如果一天工作少于四个小时,那么证明今天的工作没有达到效果。但是,如果多于四个小时,这种工作的时间效能其实是下降的,还不如用来休闲、娱乐、通讯、写信、交流、甚至睡觉。我看到有资料说,柳比歇夫每天睡觉的时间都要有10个小时。你看,仅仅从时间上讲,他工作的时间仅仅是上班族正常时间的一半。他一点也没有自虐啊,他这是溜溜达达地过了一生。但是做出来很多学术成果。
奇怪吗?其实仔细想想也并不奇怪。他通过做时间记录,把自己单位时间的利用效率提高了而已。就像德鲁克说的:“如果你计算一下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咱们扪心自问,做一件工作,有多少时间是花在这个工作上?多少时间在看手机、刷微博、走神、聊闲篇?我们的时间完全可以拧出来大量的水分。该工作时工作,该娱乐的时候娱乐,其实效率会提高不知道多少倍。
那再回到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时间和精力不够的问题。2019年,柳比歇夫这个案例给我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原来通过对自己的管理,通过在自己的路上设立清晰的、细致的路标,包括做时间记录,我能释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原来还多得很。你看,不改变约束条件,同样是做很多的事,也不让自己更累,只通过对自己的优化,我仍然有可能达成目标。
今天是2020年的1月11日,是我47岁的生日。这个岁数非常尴尬,我可以告诉自己说,你是一个马上就要年过半百的胖子了,逐渐衰朽了,没有几天好蹦跶了。我也可以告诉自己,按照百岁人生的说法,你这个人正当年,还有无穷的空间自我改善,可以再做无穷多的事情,还要面对无穷多的转折和改变。你说哪种说法更接近事实呢?前一个说法更接近事实,但是我不会选。后一个说法当然是给自己灌鸡汤,但鸡汤挺好,干了它,满饮此杯,继续前进。
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第七季《罗辑思维》节目的结束。春节后,《罗辑思维》会用什么方式继续为你服务,我们现在有一些新想法,还不太成熟,等想清楚了再说吧。从明天开始,我会在这里给你提供一个轻量级的小服务。希望你喜欢。
罗胖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