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首发 |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

你好,这里是罗胖精选。

昨天我们发布了李希贵校长的新书,《家庭教育指南》。

昨天说过了,李希贵校长,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家,这些年他给了我特别多的启发。其中既包括如何经营一所学校,如何管理一个创意型的组织,还包括让我个人特别受益的一个点,就是作为一个父母,如何培养孩子。

所以,李希贵校长愿意把他这本新作,《家庭教育指南》,委托我们得到来出版,我们是深感荣幸。因为我提前看到了内容嘛,也听李校长详细阐述了他的思路,所以我确切地知道,这本书对每一个想当好父母的人都有用,都有很大的用。

那今天,我就替你简单地捋一捋这本书当中提出的 “家庭教育十大原则”。这十条原则,可以说是一切教育方法的基础。你不需要先把自己培养成教育专家,只要按照这十条原则,照着做,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我说完这十大原则之后,你也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原则,八个字,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现在这些当父母的人,所有的时间往往都安排得很满,没有留给孩子的专属时间,这是今天父母生活的常态。但是你想,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啊。优秀的家庭教育,是在和孩子的共同活动当中,你有意无意对他产生的影响。

很多父母,尤其是当爸爸的,像我这样的,平时工作忙,一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呢,有的时候就忍不住,立即启动一种训导模式,这是孩子最烦的。

事实上,只有在你无目的的陪伴中,请注意这个词,无目的的陪伴中,孩子才能产生归属感、安全感,坦露真实的自己。这时候,教育不仅会自然发生,而且效果极其明显。

比如说,你可以每天和孩子共进早餐、晚餐,或者在睡前进行15分钟的亲子共读。你可以和孩子下棋、打牌,玩一些家庭游戏。如果平时实在没有时间,你也可以定期在周末和孩子一起爬山、逛公园、参观博物馆。

是爱把父母和孩子联系在一起的,陪伴本身就能为彼此带来深刻的满足感。亲子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要比所有科学的教养方法更重要。

所以你看,李希贵校长把陪伴在先、教育在后这八个字,作为家庭育儿原则的第一条原则。

李希贵校长在教育界有一句很著名的话,“教育学其实就是关系学”,在学校里面,师生关系好了,教育不可能不好。我们上过学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我喜欢这个老师,我这门课自然就学得好。这个规律在家庭里面也一样,陪伴的质量高了,孩子不可能不好。

这是第一条原则:陪伴在先,教育在后。

第二条原则呢,叫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刚才说了,有了优质的陪伴,我们再来谈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最基本的前提是有底线。什么是底线呢?就是必须遵守的纪律,比如说,放学了,必须按时回家,这就是底线。

当然了,每个年龄段需要设置不同的底线。你可以在每年孩子过生日的时候,和孩子确定一下,商量一下,咱们下一阶段的底线要求,并且充分地向他说明理由。你看,李希贵校长的这个提示很重要啊,你得充分跟孩子说明理由,不见得听孩子的,但是你要跟他阐述清楚理由。请注意啊,这是要求,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但是呢,只要孩子不突破底线,就尽量不要再过多地对他做纪律方面的要求。

如果除了底线,你还是没完没了地对孩子说“不”,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可以做什么了,就会胆小怕事、不敢担当,更别提什么创新意识了。

在确定底线的同时,还要确定,如果孩子达不到底线要求,你会对他采取哪些惩戒措施。惩戒措施听起来挺可怕的,其实就是日常的一些小规矩和小代价。比如说吃不完蔬菜就不能吃肉,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玩玩具,等等。

等确定好这些底线之后,你可以把这些内容写下来,甚至打印出来,一式两份,一份贴在孩子的房间,一份贴在所有家庭成员都能看到的地方。

这个原则就叫作咬住底线,放大空间。

好,接着我们说原则3,也是8个字,叫少用权力,多用规则。

面对孩子,家长无疑是权威嘛,拥有很大的权力。对孩子来说。

但是,如果咱们总是用权力来压制孩子,你的确可能经常“赢了”孩子,孩子呢,你想想看,他却成为一次一次的失败者,而频繁失败的话,孩子要么会变得反叛,要么容易变得盲从。

事实上,咱们做父母的,真正需要的,不是“赢”孩子啊,而是“赢得”孩子啊,让孩子理解而且信任咱们。

所以,你要少用权力,那怎么办呢?对,多用规则。少用权力,多用规则。这是第三条原则。

规则这个东西和我们刚才第二条原则讲的底线是不同的。底线那就是强制性的,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但是规则咱们不能单方面制定,必须和孩子协商产生。但是,跟底线类似的是,除了制定好的规则之外,咱们就不能再随意地、无休止地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了。

如果孩子不遵守规则,你要和善而且坚定。这个词我再重复一遍,和善而坚定。你要让孩子懂得规则的道理,而不是逼着他遵守规则。

对于还没有形成良好规则意识的孩子,不要一次确定过多的规则,可以先易后难,逐步完善。

好,刚才我们讲的原则二和原则三是守住了底线,建立了规则,现在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素养了。

当家长的嘛,我们肯定都知道,从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会让你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事半功倍。关于这个问题,校长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所以这十大原则当中,原则4到原则6,都是帮助你培养孩子好习惯的。

我们先来说原则4,也是8个字啊,叫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你要知道,所有的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长期培养的。但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那么容易。往往呢,孩子一哭闹,一撒娇,咱们当父母的心里可就软了,就放弃了,特别容易的。

那咱们要做的,就是设计策略,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比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

比如说吧,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读书嘛,这是一辈子的好事,对吧?那好,那就以后只要出门,咱们就一定要带一个小书包,里面装上孩子最近最喜欢的书。出门之后,至于看不看,不这么重要。让孩子时时刻刻知道,我即使出门了,我这个人后面的小书包里,是有一本我最近喜爱的书的。仅仅这样一个暗示,其实就是一个脚手架啊,孩子按照这样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暗示,就比较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而不是你天天在家里逼孩子,你要看书,你要看书。

再比如说,你想培养孩子吃蔬菜的习惯,你就不要把所有的饭菜一起摆到饭桌上。要先把孩子必须吃但通常不喜欢吃的,比如蔬菜端上饭桌,让他在食欲比较好的时候先吃完蔬菜。

再比如说,你想培养孩子按时睡觉的习惯,你就要规定好家庭作息时间,可以把睡前15分钟作为亲子共读时光,时间一到,就开始床上共读。共读之后,孩子一般都会准点睡觉。

这是第四条原则:设计策略,培养习惯。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它是顺着策略渐渐养成的。

好,下面我们说第五条原则,也是8个字,叫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培养习惯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长,你想,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对吧?比如说,一两岁的孩子刚开始学吃饭,用手抓啊,可能是最得力的方式,但是当然这个饭桌上、衣服上,肯定抓得、弄得一塌糊涂,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会轻松地学会怎么样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不用急,他到了年龄自然就会。

好了,了解了这一点,那当孩子刚开始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就不要指责他,自己也不要怒火冲天,也不要代替他,他渐渐地会自己越做越好的。孩子仅仅从吃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当中,他就会感受到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才是最宝贵的。而咱们作父母的要做的,是帮孩子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比如说,让孩子整理房间,这往往是父母的期待啊,让孩子整理房间的时候,咱们就最好给他一个需要整理的物品清单,并教他操作方法。有了这样一个抓手,他就知道该怎么干了。这就是脚手架、是阶梯啊。

再比如说,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不可能让他从绘本一步跨越到文字阅读,咱们可以给孩子买一些“桥梁性的书”,就是插画版的文字书,可以帮助孩子提升阅读水平。

这就是第五条原则,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好,原则6,也是8个字,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对于孩子,咱们做家长的,往往总是批评太多,表扬太少。我们看见孩子身上有什么缺点,总是忍不住,希望他变得更好,这很难免。

但是我们退回一步想一想,事实上,孩子的行为,通常情况下,好的行为总是占85%以上吧,不好的行为通常只是15%左右吧,这是大概的一个区分。好,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以表扬的优点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啊。85%啊,那么一大坨在那儿,当家长的往往看不见?

所以呢,咱们得培养这样的习惯,就是随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通过你的鼓励不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时,这些好的行为就会固化成他的习惯,让他闪闪发光。

那你说,对于15%剩下来的不好的行为怎么办呢?咱们心里得有个数,单纯的批评是没用的。咱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是定期和他一起反思。请注意,这两个词都很重要啊,一个是反思,一个是定期。

反思呢,是帮助孩子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比如说,上学迟到是因为赖床,而赖床是由于前一天晚上拖延了上床的时间,那么按时间睡觉,问题就解决了。你看,这叫反思,这可不是批评。是一起找原因,找改进的方法。当然定期也很重要,不是天天看见就说,看见就说,而是比如一个星期一次,两个星期一次,咱们定期来搞这样的反思活动。

当然了,李希贵校长反复提醒我们,请注意,我们刚才讲的鼓励和反思,它反思的都是行为,是这个行为本身,而不是孩子本人,所以,每一次鼓励或者反思,都要谨记对事不对人。

这是原则六,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好了,刚才我们讲的原则4、原则5、原则6,都是讲怎么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的。那习惯养好了,又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呢?李希贵校长又提出了几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这就是我下面要说的原则7、原则8和原则9。

先来看原则7,也是8个字,转移目光,发现潜能。

咱们得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些能够影响世界的重要能力,只是每个人的潜能可能会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仅此而已。

那如果发现孩子在某一方面有明显的短板,咱们作父母的要立刻转移视线,去发现孩子其他方面的天赋;转移视线可不是放弃啊,而是帮助孩子找到一条更加开阔的道路。

比如说,数学不好的孩子,可能在人文或者艺术方面有优势;不喜欢弹钢琴的孩子,可能只是在键盘类技能方面没有优势,可以尝试舞蹈、绘画、合唱和其他的艺术门类。

如果你不愿意接受孩子天赋中的短板,非得盯着它不放,一定要如何如何,必然会让孩子产生挫败感,造成孩子的对抗,不仅亲子关系会变得紧张,也会影响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的发展。

咱们要做的是帮孩子激励自己,并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

这是第七条原则。

好,第八条原则,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你想,孩子之所以会犯错,往往是因为他没有资源做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一所学校打架斗殴的学生多,原因之一可能是缺少体育活动的场所、器械和时间,不见得是因为孩子坏。

咱们做父母的要做的,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提供超出孩子预期的资源,让他在这方面的发展跟同龄人相比形成明显的优势。

有资源的孩子才会逐步形成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才会珍视自己的时间,才会热爱生活,进而珍爱自己的生命。

比如说,咱们希望孩子爱运动,那你完全可以给他买一些简易的体育运动器械,甚至咱们可以做得彻底一点,把家里的客厅变成一个乒乓球场地,现在咱们家客厅没有多少客人来了,变成乒乓球场地多好,吸引孩子和同伴一起来玩耍。

如果咱们希望孩子爱读书,咱们可以多带孩子去书店,也可以让孩子定期和咱们一起浏览图书网站,一起商讨购书计划。今天买4本,爸爸买两本,你也买两本。咱们一起来挑。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拒绝低俗的动画片,咱们可以帮孩子一起找一些健康的纪录片啊、高雅的故事片啊,咱们再给他提供好一点的观看条件,这不就行了嘛。

你看,原则8,八个字,多帮少管,供给资源。

下面要说的就是第九条原则,传递赞美,润滑关系。

这一条太精妙了,一般家长可能都不太意识得到。

孩子往往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某个学科。但你想老师也是人,也会因为孩子喜欢自己而反过来更加喜欢孩子,从而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你看这才是一个正循环。

所以关系好了,学校教育就会进入良性循环。而我们家长是干什么的。我们就要促进这样的良性循环。

那越是孩子不认可的老师,咱们做家长的,就得反复想办法在老师身上找到一些能被孩子认可的特点。如果孩子实在说不出来,咱们可以做一些提示,一起分析,最终让孩子逐步接受,说这个老师也是挺好的。

这样呢,你传递给老师的认可,就会慢慢影响孩子对老师的看法。

同样,反过来,咱们也要想方设法从老师那儿获得对孩子的认可,哪怕是一点点,然后及时传递给孩子。

当家长的,咱们就得两头传递好消息。让孩子更喜欢老师,老师更喜欢孩子。

老师可能会一分为二地向你介绍孩子的情况,不光说优点,也会说缺点。把孩子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不是向你告状,是为了方便你教育孩子。

那咱们当家长的就得注意了,不要把老师指出的问题直接传递给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负面情绪。

你看,李希贵校长提出的这条原则,和我们从小长大老师的那个方法是不是不太一样啊?我们小时候,学校要是开家长会,当然,传递对我们的批评,是希望家长回来得进一步地批评啊,甚至回家打一顿啊。

但是,李希贵校长在他的教育原则中提出,家长不要把老师对孩子的负面评价直接传递给孩子,这样容易让孩子对老师产生负面情绪。

你看,李校长是不是一个不太一样的教育家啊。

好了,这就是原则9,传递赞美,润滑关系,这是我们家长的责任啊。

好了,下面我们来到最后一条原则。最后一条原则是干什么的呢?是处理冲突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之间难免会冲突。而一旦冲突呢,心情就不好,家长心情不好,孩子心情也不好。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其实就屏蔽了整个世界, 当然也包括家长对他的教育。

那怎么处理这样的冲突呢?李希贵校长提出了原则10,第十条原则,前面的原则都是8个字,唯有这原则10是10个字,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如果发生了冲突,你越是焦躁、恼怒地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强烈。所以,你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心情。

自己冷静下来,再来处理孩子的情绪。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让他尽情地倾诉或者大哭,或者让他静思,通过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听音乐、深呼吸等等方式来缓解。先让情绪平息。平息之后呢,咱们再跟孩子交谈。

我们可以全神贯注地倾听孩子的讲述,而不打断他;咱们可以用复述孩子的话去回应他,而不评价他,每一次复述其实都意味着,我听到了,我首肯;我们还要思考孩子情绪底层的原因,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

咱们要给孩子时间,相信孩子稍后会冷静思考。然后咱们可以有策略地进入下一个活动,什么活动都行,家庭日常计划内的活动就行,比如说一起去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一起去购物,一起整理书柜,等等,都行。

这些原则更具体的做法,在李希贵校长这本新书《家庭教育指南》里面都有更详细的讲法。

好了,十条原则都讲完了。听到这儿你可能会问,这么多原则,十条啊,每条都要坚持吗?听起来很有压力啊。答案是,并非如此。刚才你听到的这十大原则,其实殊途同归,最终都指向孩子社会情感和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选出你觉得最简单的一条,马上操练起来。只要开始行动,你就可以立即在自己或者孩子身上看到效果。

好了,最后给李希贵校长这本书《家庭教育指南》做个广告。

李希贵校长新作《家庭教育指南》已经在全国上市。

除了上面我跟你讲到的10条原则之外,这个小蓝本里还有24种方法,10项任务,10个工具,一共是54条指南。

按照这个小蓝本来教育孩子,你不需要理解什么艰深的理论,也不需要进行什么复杂的思考,只要任意翻开一页,按照上面的内容操练起来就够了。

这个小蓝本你可以自己读,学习怎么做个称职的爸妈,更要拉上另一半一起读,不要让他/她成为拖你后腿的猪队友。

当然,如果你们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也可以让他们看看,让全家人达成怎么教育孩子的共识。

刚才我反复提到一个词,小蓝本。对吧?这部书在我们得到内部有这么一个昵称,叫“小蓝本”。它是一本皮质封面的活页册。它确实是蓝的,而且蓝本这个词呢也有一个谐音,咱们可以照着做,就能达到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个活页册呢,你可以把它放在家里的茶几上、沙发上,随手翻开一页,觉得“这一页特别好”,我们就可以把它拆下来,按照上面的指南操练起来,就能迅速增进咱们和孩子的关系。

你也听出来了,这个小蓝本还特别适合当礼物,如果你有朋友刚生了娃,或者家庭教育孩子,听说出了那么一点点小问题,咱们别犹豫,买下来这个小蓝本送给她,这个小蓝本高颜值,摆在家里有面子,而且内容超实用。

现在在咱们得到APP首页搜索“家庭教育”四个字,你就能看到小蓝本的购买入口。

好,祝你阅读愉快。祝你家庭幸福。祝你的孩子前途光明。

罗胖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