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在预告的时候,你肯定知道,这期的#邵恒帮你问#比较特别。这次没有驻场导师当嘉宾,而是由我自己来解答你关于《邵恒头条》的疑问。
我们一共收集到了100多条问题,在这里很感谢你一直以来的关心。我也趁这个机会,将自己过去这几个月的工作重新梳理了一遍,用这种问答的形式分享给你。
本期节目,我挑选出了6类问题。
回答:一个主要渠道是杂志和期刊。原因之一是这类信息源对于事实核查往往是最严格的,因此能更好地保障信息的准确性。
在《邵恒头条》的留言中我也注意到,我们的用户普遍看重信息源的权威和专业性,这也是我们提供知识服务的目标。
另一个重要的信息源,是我自己的“圈子”,或者说我的知识顾问团。比如说,前两天我在上海看跨年演讲的时候,收到我大学室友的信息:
“新年快乐亲爱的!新年礼物不送了,给你推荐一篇关于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分析,可以考虑做成节目”。
这位室友曾经是美国富达投资集团的分析师,她就是我的知识顾问团成员之一。
网上的海量信息,靠一个人看是看不完的,你需要有自己的“筛选算法”,而我的“算法”就是找到在某些领域做得很出色的人,依靠他们的专业判断来协助我筛选信息。
我的知识顾问团里,有我们公司的同事,比如李翔、脱不花、蔡钰、李倩,也有商业合作伙伴,还有得到大学的学员等等。想要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关键是要突破人的圈层,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
新一年我希望进一步扩大这个知识顾问团,让他们成为《邵恒头条》在各个城市、各个行业的“侦察兵”。
回答:每周五我们团队都有报题会,讨论每个团队成员的选题。选题的原则,其实就是我在得到大学演讲当中介绍的“慢变量”的概念,从何帆老师那学来的。
突发事件、热点新闻是快变量,好比潮涨潮落。但我们想找的,是影响潮汐的底层因素,比如月球的吸引力。
《邵恒头条》做的不是新闻——一个3个人的小团队,怎么能和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新闻媒体竞争,看谁能第一时间报道热点呢?
所以我们想做的,是从千头万绪的线头当中,为你找到那条一直隐秘存在的线索。
当然,即便如此,我们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每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是3-4个小时,但这是在素材齐全的情况下。录音时间是1-1.5个小时。如果加上搜集素材、研究,每篇文章最少也是10小时的工作量。
死磕10小时,产出10分钟——好比说做了一碗双皮奶,但是最后只给你吃上面那层最浓稠最好吃的奶皮。
顺便说一句,好多用户问我,为啥你的英文节目只做了一期?下一期啥时候上?
那期节目从进棚录音,到最终上线,投入的总时长差不多是15个小时。换一种语言,相当于更换了一个沟通媒介,从表达、到结构、到呈现,都需要重新设计。目前受限于我们团队的人力资源,我们会以不定期彩蛋的形式为大家提供英文节目。
随着节目的推进,我也感受到,做节目的难度实际上越来越大,因为我们涉猎的新领域越来越多,也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
目前我们解决方式有两个:一方面,我们的团队也在扩充、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也通过搭建“特约观察员”机制,邀请更多的行业专家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一起把关。
比如,我们做过一期中国投资如何赋能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对我和我的团队来说,其实是很陌生的话题,但是我们找到两位资深的海运行业的特约观察员,帮我们梳理、理解这个领域,这让我们在3天之内可以完稿。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我们常常强调“修行在个人”,要自我提升。但是“师傅领进门”也很关键,这是个非常高效的学习方式。
当然,如果你没有“师傅”,还有很多工具可以帮你做这样的工作。比如得到上的“每天听本书”,我觉得就是读书的好“师傅”。我经常用听书的产品,筛选出有意思的书,再去花时间读原作,这样读书效率能提高很多。
回答: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看过一本书、一篇文章,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内容讲述出来,你就真的把里面的知识内化了,这才算是你把知识“拿走了”。
从输入到输出,这个过程是学习的闭环。
其实,输出不光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是马尔克斯的传记《活着为了讲述》。你先看《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然后再看去这本书,你会特别有感触。
你会发现,原来这两本著作里那么魔幻的故事情节,全都来源于马尔克斯的生活细节。当你把“讲述”变成一种生活方式,那么你遇到的每个人、每段经历都可能成为一本精彩的小说。
回答:提出好问题是需要知识储备的。没有哪个记者去采访,不用做功课就能问出好的问题。所以如果你觉得不知道如何向一个人提问,很有可能问题出在,你对对方的领域了解得还不够多。
那么,第一步就是先做功课。等功课做扎实了,有一些提问技巧是可以用的。我在这里分享三个:
1. 如果你想提相对尖锐的问题,可以考虑切换人称,用“带入式提问”。
比如说,你给一个律师提问说,你觉得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替代吗?这个问题本身是在挑战对方的现状,可能会让人变得Defensive,有防御性。
但如果你切换人称,你可以问,“假如我是从事您的工作,看到人工智能发展得这么快,我可能会很担忧我自己的工作是否会被替代。不知道您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这样对方会感觉,你俩是站在统一战线讨论问题的。
2. 还有一种提问方式,是“复述式提问”。
假设前面对方已经说了不少信息,你希望继续探讨一个话题,但又不知道如何提问,那么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对方的内容精炼地总结一下,然后问,“您说的是这个意思吗?我理解对了吗?”
如果你总结得很准确甚至很精彩,对方会觉得,找到知音了,这个人真的听懂了,那么接下来,他可能会进一步打开话匣子。
3. 在做访谈即将结束之际,我总会追问一句:“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还有什么您觉得我应该关注,但是刚才却没有问到的?”这个问题有助于拓展你们谈话的边界。
回答:前两天,罗胖在跨年演讲当中分享了一个哈佛“原始尖叫”的传统,我就不多说了。这种传统听起来有点“原始野蛮”,其实除了这样的传统之外,哈佛还有很多有趣的、合法的、优雅的传统。
比如我在哈佛上大一那年,好多学生都在津津乐道一件事:哈佛神学院的教授Harvey Cox,把一头牛带到了哈佛主校区里面吃草,这头牛的名字叫“信仰”(Faith)。
为啥这个教授要这么做呢?
这位教授的教职是18世纪设立的,而按照当时捐赠的协议,这个教职是自带放牧权力的——你别觉得奇怪,这相当于18世纪的免费停车福利。而这项特权一直被保留到现在,Harvey Cox教授担任教职44年,在退休之际他决定,不能浪费了这项特权,怎么着也得用一次。
当然,Cox教授这么做还有一层深意。当时他说,这只牛的存在其实是一个提醒:也许我们应该离那些让生命得以延续的东西更近一些,比如说大地、草坪、蔬菜甚至我们平时吃的动物。也许我们在哈佛校园上应该有一个菜园——如果白宫有一个菜园,哈佛校园为什么不能同样也有一个呢?
哈佛校园虽然至今没有设立菜园子,但在同一年,哈佛神学院环保社团的学生,还真的在神学院建了一个菜园子。去年11月份我回学校的时候,还专门去看了看这个园子。
这是个趣闻,但我之所以想和你分享,是因为这个小故事里有我在哈佛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带着一点娱乐和自嘲的精神,把自己信仰的理念变成现实。
幽默和自嘲,我认为会让你不那么看重自己的失败,因为对想做大事的人来说,困难一定是常态。
回答:首先说说基本盘的概念。何帆老师是这么说的:我们失去了几乎一切之后还能拥有的东西,就是基本盘。
我认为,我的基本盘是我的时间。
得到上的刘润老师经常强调这么一个理念:每个人的一天都是3个8小时,第一个8小时,所有人都在睡觉;第二个8小时,所有人都在上班。所以,人和人的差别,主要就在第三个8小时。
2020年,我希望能够把上班的8小时尽量压缩,用最高效的方式来完成每日的节目创作。这样,我才能延长第三个8小时,用这些时间来更好地学习、搭建更广的知识顾问网络,也为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当然,我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把工作变成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我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学习全世界发生的大事,结识最有趣的人,这既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生活方式。
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邵恒头条》总共做了213期节目。一句话总结2019年:很荣幸,我们一起做了时间的朋友,把知识世界的边界往前推了213步!
好了,这就是本期的#邵恒帮你问#,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