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 该怎样培养“真正的男人”?

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段时间有一个热播的电视剧叫《庆余年》,刚刚迎来了第一季大结局。这部剧的主角是个男的,但我注意到,人们探讨最多的反而是里面各种各样的女性角色。最受推崇的,是演员辛芷蕾饰演的海棠朵朵。这个角色出身高贵、武功绝顶,却活得超然而自在,在权谋争斗中也能保持本色。换句话说,海棠朵朵,是一个理想的女性榜样。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当前社会对女性教育是空前关注的。无论在现实生活还是在影视作品中,那些独立又自信的女性,常会被拿来作为成功女性的范本。可另一方面,“男性榜样”却是一个很少会提到的话题。似乎人们普遍觉得,如何培养男性这件事没必要专门拿出来探讨。

可我想告诉你的是:看似不需要探讨的男性教育,可能已经出了大问题,起码在美国社会是这样的。

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的封面文章,讲的就是如今美国的男性教育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作者是美国知名的两性教育专家佩吉·奥伦斯坦(Peggy Orenstein),曾经登上过TED演讲。她在今年1月出版了一本新书,名叫Boys & Sex(男孩与性别),专门探讨了这个主题。

如果简单概括奥伦斯坦的观点,那就是:如今在美国人眼中,成功男性的形象过于单一,甚至青少年对“真正男人”的认知存在着严重误区。我觉得,对中国的男性教育来说,这些发现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奥伦斯坦常常给一些美国高中做心理咨询。她发现,在美国青少年人群中,“哥们儿文化”很突出,英文叫bro culture。十几岁的男孩子对什么才是“真男人”,默契地形成了一种奇怪的行为规范,比如,必须运动细胞发达,会把歧视性语言挂在嘴边,要用一种毫不在意的姿态和异性交往。还有,绝对不能哭。

后来,奥伦斯坦花了两年的时间,和全美国超过100名青少年男性进行了访谈,他们的年龄从16岁到21岁不等,种族和文化背景也各不相同。奥伦斯坦发现,这些男孩子基本上都认可男女平等,在谈到女性的时候,他们会称赞自己班上的女同学聪明、有能力,认为她们可以胜任任何角色。

可是,当谈到一个出色的男性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质时,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这些男孩的观念好像还停留在半个世纪之前。他们的描述是这样的:理想的男人,应该身材高大威猛,性魅力十足;有掌控力,有野心,坚韧不拔;对了,还要有钱。

倒不是说这些特质都是错的,问题在于,它们指向了一种单一的形象。也就是说,要当一个够格的男人,貌似有且只有这一种方式。

这就和女性教育的成果截然不同了。在美国,这几十年来,女性教育的进步对社会已经带来了明显的改变,传统的“女性特质”被彻底颠覆了。如今,一个优秀的女性可以有很多种形象,可以温婉可人,可以聪明果断,可以高挑靓丽,可以坚强勇敢。可这些年来,美国社会对“男性特质”的定义居然停滞了,甚至还出现了倒退。

2018年,美国有一项针对全国10-19岁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接受采访的女孩,都认为自己可以尽情地挥洒个性。可是,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男孩表示,为了符合自身的“性别设定”,不得不时常压抑自己的情绪。碰到争执,好像必须展现出霸气的一面,甚至一定得靠拳头解决问题,否则就会显得窝囊。

你可能想问,这样的男性教育会带来什么问题?这些男孩成年后,是会给别人带来伤害吗?倒不是。研究发现,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他们自己。

调查发现,对性别形象认知比较单一的男性,更容易酗酒,更容易有不安全的性行为,甚至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也更高,他们时常会感觉到孤独,觉得周围没有可以信赖的朋友。总体来说,他们的幸福感更低。

怎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文章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青春期不成熟的心理趁虚而入,融入了对男性形象的认知当中。

传统的男性教育靠的是什么方式呢?其实很简单,靠的是:早当家。如今的男性已经不需要再像几十年前那样,早早结婚,赚钱养家。也就是说,这种靠社会生存压力自然培养男性的路径已经关闭了。青春期阶段的男性教育,出现了空白。

这个时候,青少年不成熟的心理特点就融入了他们对男性的理解之中,填补了这个空白。什么不成熟的心理特点呢?比如说,叛逆、控制欲、渴望征服异性、崇尚暴力……正是这些特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对男性特质的认知,形成了“哥们儿文化”。

并不是所有男孩子都认同这种“哥们儿文化”,他们其实也很苦恼。很多来找奥伦斯坦做心理咨询的男孩都坦白说,自己并不想当这种“哥们儿”,但他们也不想被群体排斥,尤其不想失去同龄男生的尊敬。

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其实存在性别差异,造成了男性在情感表达上有欠缺。

在婴儿时期,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情感需求和表达方面其实都没什么区别,甚至研究发现,男孩的表达欲还要更强一点。那是什么时候开始有区别的呢?从父母给他们反馈的时候开始。

调查显示,从婴儿时期开始,母亲对女儿的说话次数就明显更多,也会用更丰富的带有情感色彩的词汇。而对儿子,她们的交流更少,也更容易愤怒。至于父亲,无论是跟儿子还是女儿,交流都更少。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男孩到了五六岁,就学会了尽量不在公开场合表露自己的情感,尤其知道不应该哭。也是在这个时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拒绝跟女孩子做朋友。到了青春期,男孩子慢慢形成了一种对“羞耻”的恐惧,他们觉得,随意跟他人表露情感是羞耻的,会让别人看不起。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那就不配成为男人。

奥伦斯坦认为,这种对男性特质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也是落后的。美国的青少年,需要更先进的男性教育,他们需要一个真正的男性榜样。这个男性榜样,既应该具备勇敢和坚韧的品质,也应该能够自由地表露情感。一个理想的男人,应该兼顾坚硬与柔软。

要做到这一点,社会需要做的是:发声。孩子的父母、学校老师、球队教练,应该联合起来,持续不断地发出声音。一方面通过家庭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外辅导,要告诉男孩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什么样。

这方面,已经有人在尝试了。文章就提到了一个项目:研究者让2000个美国高中运动队的男生接受定期的心理辅导。他们由教练领着,每周一次坐在一起,共同探讨男人应该具有怎样的责任感,什么样的行为才是得体的。

你猜结果怎么样?结果是,在这些人当中,约会暴力(也就是在男女关系中试图控制、威胁、伤害另一方)的发生几率显著降低了;在看到其他男孩出现不恰当行为的时候,他们也更愿意挺身而出。

奥伦斯坦认为,只有让男孩接受这样的教育,他们才能成为这个社会需要的真正的男人。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美国两性教育家佩吉·奥伦斯坦对男性教育进行的反思。我觉得,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都应该认真思考男性教育这件事。

几乎每个男人小时候,都会被家长教导说“等你长大了,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可我们需要重新思考的是,在当今这个时代,“男子汉”这个词的含义究竟是什么;真正的男人,到底应该什么样?

是不是只有事业有成的男人,才叫真正的男人?顾家、体贴老婆、乐于照顾孩子的男人,不也是真正的男人吗?

而这篇文章带来的启示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具备的特质可以有更丰富的维度。谁说“真正的男人”,只能有一套定义、一个模子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跟我分享,你心中的一位“男性榜样”,以及这个榜样具有什么样的特质。

最后做一个预告。本周的#邵恒帮你问#,我给你请来了一位活跃气氛的高手——得到大学总破冰师卢正一。

很多上过得到大学的同学和我说,让他们对得到大学能有好印象,第一个要感谢的就是卢正一老师。因为在学期开始的时候,大家互相都不熟悉,气氛有点紧绷,是卢正一老师用几个小游戏成功破冰,同学之间的距离也都拉近了不少。

其实,卢老师是一位专业的喜剧编剧、喜剧导演,而且作为企业团队教练,给华为、携程、耐克等上百家企业提供过培训。可以说,他有一整套专业方法来拉近距离、活跃气氛。

下周末就到春节了。对很多人来说,春节也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能和家人好好相处的机会。一般,大家春节里都是吃饭、聊天、打牌打麻将。你会不会好奇,还有没有什么其他方法,能帮助家人更好地了解彼此?如果家庭气氛不怎么热烈,甚至有些紧张,有什么小游戏、小窍门,能快速地改变氛围呢?

欢迎你向卢正一老师提问。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