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1月15日,中美双方签署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此前,很多人一直担心如果中美贸易摩擦一直升级,全球经济会在2020年进入衰退。这回谈判取得了初步成果,让人们对今年的经济形势有了更大的信心。
过去这一年的贸易摩擦,其实也促使很多人反观中国经济,更深入地思考中国经济体的长板和短板。因为只有对这些有清晰的认识,才能评估一个经济体对抗冲击的能力。
不过我注意到,这方面的讨论常常会陷入细节,演化成“清单式”的比拼。比如说,说到科技实力,我们常常会说中国的5G、激光技术已经是全球领先,自动驾驶、人脸识别有望超过美国,等等。不仅咱们国内的文章如此,西方媒体也特别喜欢做这类比较。
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在1月份发表了一期杂志,这期杂志有一整个板块都在探讨中国的科技实力。一开始,我以为这也是我刚才说的那种,清单式讨论。但是仔细一读,我觉得这个系列不太一样。《经济学人》的编辑在开篇就提出,相比起中国有哪些领域的科技实力,更值得问的问题,是中国如何获得了这些科技能力,以及中国孕育新技术的“产能”capacity到底在发生什么变化。
换言之,讨论中国的长短板,值得关注的其实是整个经济体系统性的能力。
那西方人怎么看中国的系统实力呢?跟我们的认知一样吗?
我把这个系列里的7篇文章都看了一遍,从里面我梳理出《经济学人》定义的,中国的3项技术优势。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给你一一介绍一下。
一般来说,西方人一说到科技实力,往往会突出强调一个国家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但《经济学人》的文章说了这么一句话,说科技的力量并不主要在于创新,而在于它有用,而且能被用起来——这一点,正是中国科技发展所揭示的道理。
虽然,中国很多的技术是源于国外,但中国特别擅长把这些外国技术本土化,并且大幅度地规模化。
文章里用高铁和核能举例。20世纪90年代决定建高铁的时候,中国本来想走技术创新的路,自己建磁悬浮列车——但中国在这个方向上也很快失败了。所以进入2000年之后,中国开始从国外进口高铁列车,并且把技术逐渐本土化。
到今天,中国建的高铁线路比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建的都多,占全世界高铁里程的2/3。在咱们国家跑的高铁列车,有25%是完全本土制造的。
从客运量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客运量仅次于日本,日本是110亿人次,我们是70亿人次,但你要知道,日本这个数据是新干线50年的客流量,我们的数据是过去10年的。
而且,我们的成本控制也极其厉害。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说跟欧洲的高铁相比,我们的成本也就是他们的40%。
这是高铁的规模化能力。
中国的核电站,其实也走了类似的路。我们中国建的第一个核电站,是1996年在法国公司帮助下建成的。法国的合作伙伴传授技术经验,在这层基础之上,中国在20年内成了核能排名全球第三的国家。而且,我们在核能领域本土制造的能力不断提升。文章提到一个细节,说在中国用的核电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法国设计的EPR,一种是基于美国设计的AP1000——而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同时制造这两种核反应堆的国家。当然,我们现在还有本土研发的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那为什么中国规模化的能力这么强呢?《经济学人》指出,这里面最关键的因素是政府支持。因为一旦某项科技被认定是国家发展需要,政府会不遗余力地推动项目快速执行。这些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政府和国营企业出资显然是更好的保障。
对于企业合作方来说,政府的决心也给他们吃了定心丸。既然知道这些大型工程不会被轻易放弃,合作方就放开步子投资研发、升级设备,生产效率随之提升。这些因素,促使新技术能在中国以极高的效率,大面积推广。
这是中国技术优势的第一个层面,快速规模化的能力。
但是你肯定会想了,这说的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模式吗?
没错,《经济学人》文章也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政府驱动力逐渐开始让位了。到今天,中国已经出现了另外一项技术优势,就是我们的供应链体系。
中国供应链体系之全面,是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没法比的。在珠三角地区,我们的制造商几乎可以生产任何东西。上周的节目里,咱们不就说过,特斯拉正是受益于国内的汽车产业链,才能在10个月内在上海建厂投产?
今天再跟你分享另外一个例子,总部在深圳的无人机公司大疆。大疆能成为全球消费级无人机的霸主,除了因为他们公司设计理念先进以外,还有一个不可不提的原因,就是深圳的供应链。
比如说,无人机的主体材料是碳纤维,而深圳最不缺这个东西了,因为深圳早年是生产钓鱼竿、网球拍、羽毛球拍的。这些东西的原料就是碳纤维。
还有,对于无人机来说,传感器也特别重要。传感器本来特别贵,可后来成本急剧下降,为啥?因为智能手机火起来了。全球的智能手机在哪生产?那不还是深圳。
正是依托于深圳的供应链体系,大疆才能实现低成本量产以及快速迭代。最终打败了国外对手,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
这是中国的第二层技术优势,全产业供应链。这还没完,还有第三个优势,我总结为中国特色以及中国规模。
啥叫中国特色呢?有一些科技创新之所以会在中国快速推广,是因为中国的市场需求很独特。比如说,中国的移动支付能这么发达,得归功于中国的信用卡一直没做起来。再比如,中国的人脸识别能跑得这么快,跟中国政府对社会安全的重视不无关系。这些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需求。
啥是中国规模呢?市场规模大,这我们都懂。但我觉得更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规模。
《经济学人》文章里,讲了一个有意思的公司,叫做MBH,我搜了一下中文名,叫“莫比嗨客”。这是一家数据标记公司——这个产业,你可能不陌生啊,这类公司的工作主要是标注人工智能算法需要处理的数据,比如说给自动驾驶公司做城市景观的标记,给人脸识别公司做人脸标记,等等。
而这家公司处理数据标记的效率非常高,几乎可以做到实时处理。比如抖音会把自己无法判断是否是黄色图片的图像,发给MBH,请MBH的人工标记员来协助判断。MBH从接收到图像、到反馈给抖音这些信息,时长不到1秒。
怎么做到的呢?是不是因为人多?的确,他们在全国雇佣了30万数据标记员。每个数据标记员每天工作6个小时,一个月平均挣3000块钱。
但是,这家公司的效率,并不完全是靠数据员的数量堆起来的。他们其实会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管理员工——他们会追踪员工的工作表现,用算法分析出谁擅长哪类标记工作。这样就能把接到的活,按照类别分派给那些最擅长、效率最高的数据标记员,大幅度提升效率。
我们经常说,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红利在消失,因为人口老龄化、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但这个例子让我看到,当劳动力市场出现科技+、算法+的时候,生产效率能提升的空间可能还很大。
说到这,中国技术的三项优势就给你介绍完了。你肯定会想,难道没有短板吗?当然有。
一个你肯定也能想到,就是政府支持,既是长板也是短板。因为政府的投资,往往不是单纯基于商业价值的投资。政府也难免有“追名逐利”的倾向,这会导致资金过多倾倒给明星企业,而不是给最有需要的创新企业、创业企业。
另外,这个系列文章里也讨论了中国的专利保护不足。不过,它并非聚焦于中国公司和外国公司的专利之争,而是指出,专利保护不足其实对小型创业公司不利。有创业者表示,专利保护的赔偿上限太低,而且诉讼时间也过长,所以对于小公司来说,打专利官司特别不划算。这方面的法律完善肯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了,总结一下,今天给你介绍了《经济学人》对中国技术优势的分析。他们的观点是,分析技术优势别只看具体的技术领域,而是应该关注一个体系的系统优势。中国的系统优势在于,新技术能快速规模化,供应链体系极其全面,再加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需求和庞大的体量。这些系统因素聚合在一起,给中国创造了孕育新技术庞大的“产能”。
看了《经济学人》的这篇文章,你就会明白,为啥在得到上我们老强调“结网能力”是一种竞争力了。无论是规模化,供应链还是体量,本质上都是结网之后形成的一种集群作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