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最近,国内有一部话题度很高的电视剧,叫《安家》,据说是翻拍自2016年的热门日剧《卖房子的女人》。
虽然剧情上做了不少改编,但主题很接近,都是透过一个金牌中介卖房子的故事来展现当代家庭中的复杂关系以及人们内心潜藏的需求。表面上是卖房子,其实是在传达对人生的洞察。
如果你也看了这个剧,可能会有一个感受:别看当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很简单——一对夫妻,顶多再加上孩子,但这么简单的家庭结构碰到的问题可真不少啊!
我刚读了最新一期《大西洋月刊》的封面文章,刚好就对这种现象给出了一种解释:这些问题,或许是由于家庭结构不断碎片化导致的。
文章说,过去的一个世纪,家庭结构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一次演变,传统的大家庭逐渐分裂成“核心家庭”,也就是由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子女组成的家庭,也叫“小家庭”。
人们本来以为核心家庭这种形态挺好的,很自由,也很稳固。可现实情况是,这个“小家庭”非常脆弱,而且它还在继续碎片化。家庭,似乎正在走向消亡。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
首先从现象上来说说,为什么说核心家庭非常脆弱。
文章提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核心家庭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甚至有很多人压根就不组建家庭。
以美国为例,核心家庭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成为主流,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了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的离婚率下降,生育率上升,核心家庭运转良好。
那个时候,美国人心中的理想家庭是这样的:一对夫妇,两三个孩子,住在郊区一所独栋房子里,房前有草坪,屋后有院子。
可好景不长,核心家庭在美国社会很快出现了瓦解的迹象。
统计显示,1960年,有72%的美国成年人结婚。而现在呢?有近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是单身。就算组建了家庭,也不太稳固,美国的离婚率如今攀升到了45%。核心家庭的规模也越来越小,美国近年的人口出生率只有1960年的一半,大多数家庭没有孩子,养宠物的家庭甚至比养孩子的家庭还多。
到今天,典型的双亲核心家庭在美国家庭中竟然已经是少数了,而这些仅剩的核心家庭也会随着孩子成年离家而进一步缩小。子女普遍住得离父母很远,平时很少看望,兄弟姐妹之间也不怎么走动。每个核心家庭,都慢慢变成了一座孤岛。
这种家庭结构碎片化带来的影响是很可怕的。
文章认为,当今美国社会很多负面问题,比如药物成瘾、孤独、抑郁、自杀率上升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一个过于脆弱的家庭结构带来的副产品。
那你可能会想不明白:核心家庭为什么这么脆弱呢?按说以前那种大家庭人多,不是更容易产生摩擦吗?现在小两口带孩子单独过日子,矛盾应该会少很多吧,怎么还能不稳固呢?
《大西洋月刊》对此给出了两个解释:
第一个原因是,核心家庭滋养了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反过来又对核心家庭带来了威胁。在核心家庭中长大的人更注重追求个性和表达自我,不太愿意为了家庭做出让步和妥协,结果就是家庭更容易破裂。
如果你对美国社会稍有了解,就会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的主流观念迎来了一次转型。在那个时期,个人主义盛行,人们崇尚个性解放,出现了很多嬉皮士。同时,女权运动也兴起了,倡导女性不要因为婚姻而失去自由,放弃自我价值的实现。
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这种文化转向当然很好,但它却对家庭的稳定性带来了冲击。
你有没有发现,正是在这一时期,核心家庭开始出现了瓦解的迹象。
第二个原因是,核心家庭缺少“减震器”,导致内部关系更难维系。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年轻男性的工资开始下降,这给工薪阶层家庭普遍带来了经济压力。可当家庭内部压力增加的时候,却没有其他亲朋好友在旁边帮助夫妻俩调解矛盾、解决问题,这也让核心家庭维持稳定的能力变差。
相比之下,在以前那种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生活,虽然也有烦恼,但好处是始终会有“减震器”在起作用。
比如说,如果母亲去世,兄弟姐妹、叔伯、姑嫂都会来帮忙。要是父亲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破裂,会有其他人填补这个缺口。这就为每个家庭成员都提供了一张更大的“心理安全网”。
可如今,这样的大家庭模式显然是回不去了。
要是按照核心家庭进一步碎片化的现状来看,家庭很可能会慢慢走向消亡。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倒也不用太担心,我在这篇文章中看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新趋势。我发现,美国人现在正在尝试换一个思路重新组建家庭。也就是说,家庭结构出现了新的模式。
我们也可以参考一下。
首先,是原核心家庭出现了重组的迹象。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压力促使更多成年的美国人回归原生家庭和父母一起生活。
调查发现,2014年,18岁到34岁的美国男性中,有35%会选择和父母同住。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在啃老吗?这个现象我们一直不认可呀。但其实从解决家庭脆弱性的角度来说,这未必是坏事。
而房地产行业也在迎合这种潮流,开始为这类需求设计房子。
文章中提到一家叫Lennar的建筑公司,这家公司就力图打造“同一屋檐下的两个家”。父母的居住空间有独立的入口、独立的厨房和用餐区。成年子女也一样,这部分区域是独立的。但是,两代家庭会共享洗手间、洗衣房和其他公共区域。这样既保护了隐私,也方便彼此照顾。
另一个趋势是,美国人开始尝试跨越血缘关系组建更大的家庭。
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和几个谈得来的好朋友一起住,就像家人一样,在物质上和情感上彼此依靠、相互分担。如果你看过那部经典的美剧《老友记》,对这种方式肯定不陌生。
还有人选择和自己有相似境况或需求的人共同居住。比如在美国的一些合住网站上,就有单身母亲寻找其他单身母亲一起居住的情况。
这种非血缘关系组建的家庭,规模也可以很大。
文章中提到了美国奥克兰市一个名叫Temescal Commons的合住社区。这个社区一共有23名住户,年纪小的只有1岁,大的83岁,他们都属于中产阶层和工人阶层。每户公寓的面积很小,但是有一个共享的庭院和一个大厨房。
这里住户之间的亲密度,要远远超出一般社区。每周四和周日,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晚餐。社区卫生也是大伙一起打扫。大人们相互帮忙照看孩子,时不时借一下糖和牛奶。年轻的父母碰到事了,年纪大的会帮着出出主意。如果有谁失业了或者生病了,所有人都会聚在一起为他分忧,就像一个真正的“大家庭”一样。
你看,这是不是有点像过去老北京胡同里的四合院文化。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大西洋月刊》对于近一个世纪以来家庭结构碎片化的反思,其中一个重要的洞见就是:我们以为核心家庭很稳固,但它其实很脆弱,而且正在不断瓦解。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的感受是,跟美国人相比,我们中国人原本会更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可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家庭规模也在越来越小。看看身边,有多少年轻人外出打拼,至今还没结婚?又有多少老年人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呢?
中国有句俗语叫“远亲不如近邻”。可随着城市的变迁,那些熟悉的老街坊也分散了。搬到新小区后,周围邻居几乎不认识,大家各自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
“小家庭”之间的联系,正在慢慢弱化。在这一点上,美国核心家庭碎片化的趋势要比我们超前,但并非和我们无关,它也很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
好在我们也看到,核心家庭虽然在减少,但“家庭”这种形式并不会真的消失。它会有新的出路,产生新的形态。家庭的概念,正在更新。
文章中有一句话让我触动很大,在这里和你分享:
“家庭并不是只有血缘关系。所谓家人,就是你的生命中需要他们,他们也同样需要你的人。家人会接受真正的你,他们竭尽所能,只为看到你绽放笑容。他们无论怎样,都会爱你。”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