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关系汲取力量,人间值得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前几天的节目我和你聊到一个事,在美国,有不少人不和自己的家人同住,而是找一些兴趣相投或者经历相似的陌生人一起住,比如单身妈妈和单身妈妈住在一起。

这背后是一个有意思的趋势,就是人们自行组建的社会网络,开始替代血缘家庭,发挥彼此支持和兜底的作用。

有些用户留言说,特别羡慕这种做法,但是真要这么做,太难了。到哪去找一个,能像家庭一样支持自己的社会网络呢?毕竟,就连朋友都不一定能靠得住。

其实关于这件事,我觉得武汉人最有发言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感觉武汉人真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社会网络的支持作用。

1.《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点击阅读原文)

有一篇文章,我推荐你看看,是《新民周刊》上的一篇文章,叫做《我送的不是快递,是救命的人啊!》。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武汉的“80后”快递员汪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所作所为。

你可能会想了,一位快递小哥能做的,也就是帮人搬运一下医疗物资,送送应急药品之类的。毕竟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

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可真的小看这位快递小哥了。我就这样说,他在疫情中,那真是一位“超人”。就比如说,在他主要帮助的金银潭医院,他解决了医生的上下班出行问题、想要吃米饭的问题、穿羽绒服保暖的问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他一共对接了1000名医护人员。

那这位快递小哥,他有什么诀窍呢?说来特简单,就是不断拉群、组局,发动更多的人加入协作。比如医生的出行问题,是他联系滴滴和摩拜单车解决的,医生的餐饮问题,是由一家武汉本地的便利店提供的。

这位小哥做事的细节,你可以看看原文,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反正我读完之后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虽然我们现在不是熟人社会,但并不代表陌生人就不值得信任。就像这位快递小哥汪勇做的,他只是向社会发出了求助信号,就获得了强大的力量,帮助他克服一切眼前的困难。

所以你看,想让社会网络像家人一样支持自己,一个关键前提在于,你得从内心中相信,陌生人的肩膀同样可靠。

2.纪录片《在武汉》

关于武汉,我还想给你推荐一个刚刚开播的纪录片,叫做《在武汉》,在B站上能看到。这部纪录片让我感觉到,要让陌生人互相效力,每个人都得有点主场感。

稍微和你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它讲的是在疫情期间,武汉各行各业的人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比如第一集,讲的是武汉的志愿者和司机,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为志愿者运送物资的故事。

这部片子可以说是泪点密集,比如其中有一个故事,一位司机带着物资,去探望生病的志愿者丹丹。两个人没办法面对面接触,只能把物资放在小区门口的长椅上。等到丹丹下来提物资的时候,她看起来非常虚弱,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喘口气。看着这一幕,司机哭到不行。不过你也放心,这位志愿者丹丹已经被排除新冠病毒的感染,正在康复中。

这部纪录片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记录了非常真实的情绪。

当采访对象被问到,是否害怕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担心,都会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但是在害怕之余,他们也在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看到片子中说,有人想报名志愿者都没报上,因为报名的人太多了。

而我觉得,在这些事情的背后,武汉人一直有一股支撑他们的力量,就是“主场感”。

这部纪录片中有一段独白,我觉得是把武汉人的“主场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身后就是家人、朋友、乡亲,汶川我都去救助过,现在是自己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城市,我想总得有一束光,照亮大家前行的路。

同样意思的话,我们的用户朱磊也提到过,当他被问起为什么要冒险奔赴前线,做一名志愿者的时候,他说:“这是我们生活的城市,理应由我们自己来守护。”

所以你看,每当说起社会网络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能从别人那里获得什么。但其实,如果转换思路,把自己当做这个网络的“主人翁”,想一想自己能做点什么,怎么和这个群体的人产生连接,这反而可能会成为我们力量感的来源。

今天我也鼓励你思考一下,在你的社会网络里,你找没找到“主场感”呢?如果还没找到,你能做些什么呢?欢迎你给我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人间值得#,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