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跟我说,他们觉得信息过载实在太厉害了。每天一打开手机,都有来自于各个渠道的无数条信息,全都是关于疫情的。不读吧,没法获得最新的资讯;读吧,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感觉就像肚子很饿,但是没吃上好吃的,而是吃了一肚子垃圾食品。
在处理信息这方面,我觉得最好用的方法就是一个:跟对人。如果你听《邵恒头条》有段时间了,那你肯定知道,我有一些长期关注的学者和专家,他们是我最信赖的信息来源。
其中有一位我会定期追踪的专家,是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是《世界是平的》那本书的作者。他在《纽约时报》上开设了一个专栏,每周或者每两周都会发布一篇评论。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想跟你分享一下弗里德曼对疫情进展的最新思考。就在上周,他刚刚发布了一篇新评论,标题很有趣,叫《全新的历史分界线:新冠疫情前时代和新冠疫情后时代》。
为啥叫这个标题呢?
弗里德曼说,在疫情发生之前,他自己本来有很多计划,比如说写书。现在,有了新冠肺炎疫情后,原来的计划就放下吧。疫情一发生,世界就不一样了啊。叫这个标题其实是想说,现在没有什么事情,是比疫情更重要的了。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冠疫情后时代。
那弗里德曼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有啥不一样的角度呢?
这篇文章,他就分享了一些他在意的趋势。第一个,他提醒我们注意疫情发展过程中的“指数效应”——the power of exponentials。
我们在国内,看国外的新闻,总会忍不住纳闷:为什么即便有中国的经验教训在前,在美国、意大利这样的地方仍然没有在早期重视疫情防控?
弗里德曼在他的文章当中就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一旦疫情进入指数级传播的状态,到底会发展得多迅猛。
弗里德曼打了个比方,虽然不恰当,但是能让你秒懂:疫情就像是一个放高利贷的,日息25%。如果我们借了1块钱,每天收25%的利息,利滚利,40天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欠了7500块钱。而这7500块钱再利滚利,等三周以后,这笔钱就会变成100万。这就是指数效应。
新冠肺炎疫情也是一样。如果不进行严格管理,任凭新冠肺炎疫情指数级发展,那么从5000个确诊案例到100万个确诊案例,这件事发生的速度会比人们想象得快很多。
这不,这两天我朋友圈里很多人在讨论这样一条新闻:截止到3月23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新冠肺炎的感染病例已经超过了30万例。感染第一个10万例,花了67天,第二个10万例,花了11天,但是第三个10万例,只用了4天。世卫组织也在昨天发出了警告,称新冠病毒大流行“正在加速”。这其实就是指数效应。
所以弗里德曼说,这就是为什么最重要,或者说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尽一切手段把感染率降下来。他自己可不关注什么美联储利率,他就关注一个数字,美国重症病人的数量和ICU病床数量的比例。如果医疗体系过载,感染率保持指数级增长,那么美国对抗病毒的战役就输了。
当然,他说,其实医疗领域也有积极的指数效应,比如计算机技术的进展,已经让疾病诊断获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也让疫苗的研发大幅度提速。问题就是,这两个被指数效应驱动的现象,一个是疫情传播,一个是疫苗研发,哪个能更快呢?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关注的一场赛跑。
关于疫情,弗里德曼说,他最近关注的另一件事,是美国社会的文化会不会因为疫情发生转变。
什么文化呢?一个词概括,就是“松”和“紧”的文化。
他说,像是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属于“紧社会”Tight Societies。在“紧社会”,政府会通过严格的管控措施来强化好的行为。而之所以有这种运行模式,是因为这些国家往往在历史上经历了更多的挫折和灾难,比如更频发的自然灾害、战争、饥荒、瘟疫等等。也就是说,他们用血的教训换来了一套严格的社会运行准则。
但是美国、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属于“松社会”Loose Societies,相比起遵循规则,松社会更在乎个人的自由空间。按照前面说的逻辑,形成这种社会文化的原因,是这些国家遭遇的灾害和威胁相对较少,环境舒适。
那为什么现在要关注“松紧”的文化呢?截止到目前,“紧社会”在应对疫情上,比“松社会”更有效。弗里德曼问了一个问题,美国这种“松”的文化,在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会不会发生转变呢?
这套逻辑是不是真的如此,我觉得还是值得推敲的。不过我喜欢看弗里德曼专栏,主要就是因为,他总会提醒我们关注,一件事背后的大框架和慢变量。总会针对这些框架和变量,提出有意思的问题。
我觉得,这篇文章提醒我们思考一个问题:这次疫情过后,什么会被淘汰,什么会留下来,什么会发生优化?小到办公和教育模式,大到我们和他人、和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都在发生“重置”。重置之后的世界,长啥样?
最近,我还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材料,就集中了美国最聪明的大脑,一块讨论这个问题。美国的一个政治评论杂志Politico采访了34位意见领袖,每个人都被要求预测,这次疫情的危机会给社会带来什么长期变化。这些意见领袖,各行各业的都有,有政治学者、心理学家,也有杂志主编、电影导演等等。
本来,我是抱着悲观心态去看的,因为我们都知道,疫情对于经济、就业的冲击很大。可是看完之后,我反而觉得乐观了,因为我发现这些专家里很多人都觉得,这次疫情会是一次“校准”,比如在美国社会,就会把一些跑偏的事给拽回到正轨上。
下面我用清单体的形式,快速给你介绍三个我觉得有意思的预测。
1. 对于专业人士的信心回归。该预测来自于美国海军学院教授Tom Nicholas。
他说,这次的疫情逼着人们重新承认,专业知识很重要。以前很多人会嘲笑专家无用,但是疫情一来,每个人不都想知道医学专家怎么说吗?比如美国新晋网红专家,就是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主任安东尼•费奇。他站出来批评美国的检测系统不完备,在媒体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此外,Nicholas教授还提出,特朗普政府在此次疫情当中的巨大失误,可能会给公众足够的冲击,让他们意识到政府的工作也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做。
2. 一种全新的爱国主义。该预测来自于维拉诺瓦大学政治学教授Mark Lawrence Schrad。
他说,过去,美国社会的“爱国主义”一直都跟武力挂钩,但是这一次为国家作出牺牲的并不是服役的士兵,而是医生、护士、药剂师、老师、护理员甚至小企业主以及普通雇员。当疫情过去,可能人们会意识到,这一群人作出的牺牲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意味着武力战争,而是意味着把身边人的健康和生命保护好。
也许以后美国社会会为这一批人,提供老兵才能享有的特殊福利,比如健康保障、企业优惠,甚至是以他们形象塑造广场雕像,以他们的身份来命名节日。
3. 更健康的互联网生活。该预测来自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社会学教授Sherry Turkle。
Turkle教授说,经历了疫情,我们可能会拥有更健康的互联网生活。虽然疫情让更多人不得已把很多活动转移到网上,但是相比起那种沉浸在游戏里、藏在一个虚拟身份背后的状态,疫情期间的线上生活更“真实”,因为很多人是把自己在线下的生活给搬到了线上,比如大提琴家马友友在网上直播开音乐会,每天发一首他拉的曲子;瑜伽老师在网上免费教瑜伽课;投资人在网上听创业者路演。Turkle教授认为,这次疫情会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怎么给手头的电子设备赋予更多的人性。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内容。其实,看了这些分析和预测,我脑子里反复出现一个词,演化。虽然疫情是我们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面对疫情,我们得尊重“适者生存”的规则,要尽快开启整个社会运行系统的演化迭代。这个过程会产生什么新的物种?我觉得,值得我们长期关注。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参考文献:
‘Coronavirus Will Change the World Permanently, Here’s How’ – Politi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