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期的#邵恒帮你问#,我邀请头条的用户跟我们做了一次私密的分享。主题是,有什么关于你自己的经历或者性格特点,是你一直接受不了的?
在后台我们收到了上百条留言,很多用户倾诉了困扰自己多年的问题,感谢你们的信任。
这期节目,我就邀请到了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老师来坐镇。他最近刚刚上线了一门新课《自我的诞生》,这门课解决的问题正是如何建立强大的自我。
我和武老师一起挑选了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请他来点评一下,问题背后的症结到底在哪。
为了保护提问者的隐私,我们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匿名处理,但是我们保留了每个用户描述的详细情况。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咨询室。
武志红:一直懂事的人,可能是一直“失去自我”的人。从你的描绘中,我可以推断:也许你不仅仅是不能对父母说不,而可能是在大多数关系里都“没法坚定地拒绝”。
你可能是我所说的那种“老好人”,在各种关系里,时时刻刻,你想的都是别人,例如别人的利益、别人的感受、别人的情绪。如果别人有问题,你觉得自己有责任义务去帮助解决;别人有情绪,你也许会内疚;关系中你总是压缩自己,觉得不能给别人添麻烦……可以说,关系中你没有给自己空间,甚至你一个人时,都不能考虑自己。
如果我说的这些成立,那么你,以及和你很像的朋友得知道,你们太缺乏自我了。
我的建议就是:对你们来说,“自私”是一个宝贵的特质,要允许自己去自私,试着去尊重自己,照顾好自己,在细节中,在一些自己在乎的事情上,试着表达自己,甚至去计较。
可以先从一些小事上开始练习,练习拒绝别人,练习拒绝父母。不然,老好人就会等着关系中出现灾难,对方做得极其过分时,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这样才不内疚。
对于你这个问题,抱歉,我必须要推荐我在得到刚刚推出的课程《自我的诞生》了。抱歉这个词,我是本能上要说的,这也显示,其实我和你很像,也是老好人,我也在不断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的路上。
这条路并不容易,所以能逐渐改善就好,不要太着急。
不过,为了激励你主动去做出改变,我要吓唬一下所有的老好人。老好人通常有这样一个人生轨迹:十几岁二十几岁时,觉得自己人设还不错,能通过帮助人活得快乐;三十来岁时,开始累积一些怨气,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方向不对;四五十岁时,怨气不仅累积在心里,也表现在脸上神情上;六七十岁时,身体就会出现一堆不舒服,而且普遍是干枯的,并且自己散发的怨气会吓到周围人……
你看,这条老好人的路实在不好,要早点掉头,早点开始去爱自己。
好,以上就是武志红老师对第一个问题的解答。
武志红:一切美好事物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你去做一件事时,就和这件事也在构建关系,而各种拖延、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你缺乏深度关系的体验。
所有关系,包括人际关系,以及和事物的关系,都可以理解为“我”和“你”的关系。
能构建深度关系的人,内在会有一种信心:“我”可以把我的生命力肆意地向你表达,我们因此会建立起深度关系,“你”会接纳,并且我和你的生命力的表达,会滋养彼此。
各种注意力障碍,内在会藏着一个逻辑:我在你那儿是不受欢迎的,我的生命力表达到关系中,会破坏你,反过来也是一样。
这是从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注意力障碍。
我们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注意力障碍:“全能感”,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干。有注意力障碍的人通常有比较严重的全能感,这会表现为,希望“我一发出动力,事情立即就可以做好,而且做得完美”,但一发现不完美时,就受不了,于是就进行不下去了。
这种时候,是“我发出的动力”被灭了,然后它变成了毁灭欲,毁灭欲会指向三者:指向自己,例如自我攻击;指向客体,例如批评攻击他人或贬低事物;指向关系,例如再也不想构建这个关系。可最终为了生存,又不得不去做。
关系和全能感这两个角度,都可以很好地解释注意力障碍。那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疗愈呢?我的建议是,想办法去深入关系,就是疗愈。这时我要特别推荐《心流》的系列书籍,这些书其实是在讲,在构建深度关系上的可操作性方法,通常有几个步骤:
以上就是武志红老师对于第二个问题的解答。
武志红:其实各种对性格的描述,自卑也好,自信也好,本质上讲的都是关系,而且最初都是亲子关系的内化。
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子。哪怕你再优秀,也得不到父母认可,而且父母总是去挑剔你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所谓自信,就是“内在的父母”相信“内在的小孩”;所谓自卑,就是“内在的父母”不信任“内在的小孩”。
我们容易以为,自信自卑是优秀不优秀的事儿,可其实,这是关于爱的事情。
再优秀的人,如果没有获得过爱,他们最多是有一些狂妄,但内在充满自卑。以我咨询的经验看,那份感觉像是“没有获得爱的光辉,人就会觉得自己是个怪物,如果有卓越的能力,那就是一个有卓越能力的怪物”。
在你的情况当中,看起来是你在挑剔自己,但其实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你“内在的父母”在挑剔“内在的小孩”。你的内在对话,其实是童年关系模式的一种外化。
深刻理解了这一点,会让我们释然一些,毕竟知道这是怎么来的。真正的疗愈,在于构建有质量的深度关系。这方面研究就太多了,但结论很一致:重要关系的质量,决定了幸福感。当有了幸福感时,会发现,诶,我好像不那么在意优秀不优秀了,虽然我貌似这段时间也没有任何的努力,任何的变化。
此外,焦虑也是变优秀的大敌。可以看到,受内在对话的支配,你永远都在比较中,而且也都在自我挑剔和批评中,这种自恋性的比较,就会破坏你投入到事情当中去,所以它也是优秀的大敌。
好,以上是武志红老师对于第三个问题的解答。
武志红:我想告诉你的是,人性有两个基本维度:自恋维度和关系维度。
自恋维度衡量的是力量和权力,这个维度上的主要感知是谁高谁低、谁强谁弱。最深处是死亡焦虑,也就是担心自己弱时,会被强的人给欺负、虐待甚至杀死。关系维度衡量的是情感和道德,它的主要感知是关系的深浅、善恶、爱恨等,并且在关系维度上,大家是平等的。
我们每个人都要在这两个维度中间找到平衡。
你说你平时说话太过强势,这种情况是过度受到自恋维度的支配了。之所以你会有说话强势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你对谁高谁低极度在意,并且希望自己每时每刻都在高位上,这时别人就感觉到,他们被放到了低位上,因此会不舒服。
在一个人心灵发展中,自恋维度在先,关系维度在后。当人的心灵能从孤独的自恋维度,发展到关系维度后,就会体验到平等,然后你就会发现,你的社交变得轻松自如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试着去构建深度的、有质量的关系,有温度的情感,是疗愈的良药。
好了,以上是武志红老师的建议。
听了武老师的分享,我觉得自我和他人的关系真是相生相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关系出了问题,比如跟父母、跟孩子发生争执,但实际症结在于,自我不够强大;又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我出了问题,比如自卑、自大,但症结却藏在跟家庭、跟他人的关系里。
如果你希望更深入地探索这个话题,那么我推荐你去学习武志红老师的新课《自我的诞生》。
好了,这就是本期的#邵恒帮你问#,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