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李仲轲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最近我注意到,“逆全球化”这个话题,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点。
起因是在4月10日,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如果美国想要吸引企业从中国回流,可能会采取一个政策,那就是直接为美国企业回流的成本买单。
也就在同一天,有媒体报道说日本政府决定拨出20亿美元,用来支持日本企业回迁,除此之外,还有2亿美元的预算用来支持日企撤离中国,迁往其他国家。
在关于这些新闻的讨论中,我注意到大家都会用到一个词:逆全球化。也就是和全球化反其道而行之。全球化,是想要让世界成为一个互相勾连、互相依赖的整体,而逆全球化,是想让世界重新回到之前那种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的状态。
而在“逆全球化”的背后,其实也隐隐约约包含了人们的一个担心。我们都知道,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崛起,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成为了“世界工厂”,分享了全球化的红利。所以人们其实在担心,如果“逆全球化”的潮流抬头,国外企业逐渐搬出中国,中国是否会因此失去竞争优势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最近在“峰瑞资本”的公众号上,读到了投资人李丰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我提了一个醒,我们讨论“逆全球化”,注意力往往都集中在政府怎么想,但无论政策发生什么变化,本质上都需要企业来执行和推动。李丰的这篇文章,就从企业和外国政府博弈的角度,聊了一下他对“全球化”的看法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为你分享一下李丰的观点。
首先,关于全球化,大家都很关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美国政府选择用政策刺激制造业回流,真的能回得去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过去这一年里,贸易摩擦加剧,意味着企业跨国经营的政治风险越来越高。而贸易风波未平,又来了一场疫情,这就进一步暴露出了全球化产业链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企业回迁产业链的意愿,会不会比以往更强烈?
长期的意愿,我们不好判断。但是在文章里,李丰分享了一个他的观察,就是在当前的疫情下,美国企业布局在中国的供应链,实际上起到了对冲风险的作用。
为什么这样说?
你知道的,最近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的多个国家都陷入停工停产的状态。这自然也影响到了美国的各个大企业。
比如苹果就下调了收入预期,而苹果的最大组装商富士康也宣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营收比起去年,下降了12%左右。
不过随着中国逐渐复工复产,中国供应链对于美国大企业的缓冲作用,越来越明显。
4家苹果和华为共用的供应商预披露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这四家供应商的收入和利润,都有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大的是总部在潍坊的歌尔股份,净利润的涨幅高达40%~60%。
李丰在文章中分析道,这些供应商之所以可以“逆势”实现利润增长,一部分原因是随着中国复工复产,疫情前的库存订单逐步交付;另外一方面原因,是中国承接了其他地区因为停工停产而取消的订单。
除了苹果以外,特斯拉也同样受益于中国的供应链。我们一直在为你关注特斯拉,相信你也知道,目前特斯拉的美国工厂已经停工停产,但是早在2月初,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就已经复工。李丰在文章中提到,自3月6日以来,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复工率就超过了91%,而它的产能,甚至超过了疫情之前的水平。
所以你看,疫情反而让中国的供应链,在跨国企业的业务中承担了更重的分量。
而从近期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也没有看到美国企业因为疫情的原因,对制造业回流的提案积极响应。而美国政府实际上也很难干涉企业的行为。
李丰的文章就提到了一件最近发生的事情。在3月的时候,为了对抗新冠肺炎疫情,特朗普启动了《国防生产法》,要求美国企业加强生产对抗疫情的产品。
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3M公司。你知道,它们生产的N95口罩,在抗击疫情期间是“硬通货”。美国政府要求它们加强生产口罩,并且在销售的时候要遵守“美国优先”这个原则。甚至美国政府还要求3M停止把口罩出口给加拿大和拉美国家。
3M最开始不愿意,选择抵抗,拒绝只为美国提供口罩。后来,这家公司和美国政府达成了妥协,妥协的结果就是一边提高产量,增加对美国的口罩供应,同时也不限制出口。
你看,就算是在疫情这种非常时期,大企业在美国政府面前,还是非常有话语权的。政府有政府的计划,企业则另有计划。
而且李丰还指出,如果大企业的盈利目标与美国政府的意愿有冲突,政府常常会对大企业采取豁免的政策,让他们能游离于规则之外。
比如在去年,美国对中国商品额外加征关税,这件事本意是给中国的商品设置障碍,为美国企业争取订单,结果这个举动影响了苹果、通用电气等公司的利益。
这些大公司采取的方法,就是申请关税豁免。在去年9月,苹果提出了15项关税豁免,其中有10项被批准。再说个近的,在今年3月下旬,苹果又为苹果手表申请到了关税豁免,从中国进口苹果手表的时候,苹果公司可以省下7.5%的关税。
李丰认为,像这样的案例说明,在企业利益和政府意愿不一致的时候,
美国政府往往会是让步的那一方,会优先让企业挣钱。
当然,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全球的供应链的确很难迁出中国。但这说的仍然是短期趋势。长期呢?
我们也知道,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一些生产环节正在逐渐迁往其他国家,比如东南亚的越南。
对于这样的趋势,李丰的观点是:那些传统的、大规模的、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确出现了一些转移的情况,毕竟东南亚的国家的劳动力更便宜、更年轻。
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不管有没有中美贸易摩擦、有没有疫情、有没有企业搬迁的政策,这部分生产环节都可能迁移,这不过是个时间问题。
可是,即便这些产业链外迁,整个过程可能比很多人想的要更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
李丰分析,在当下和疫情过后的一段时间,很多跨国企业的首要目标,都会是保增长。保增长最好的策略,就是不折腾。
搬迁供应链就非常折腾。就算政府可以为搬家费买单,企业还需要忍受生产效率的降低。毕竟搬到新地方,总是会有一个磨合阵痛期。从商业决策的角度看,搬迁供应链并不划算。
而且从中长期来看,中国“最大最全的供应链”体系,也不是一夜之间就建立起来的,它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主动或者被动适应的结果,而且这个供应链体系,涉及到相当多的劳动力,整个链条很难被短时间迁移到其他国家。用一句老话说就是,拔出萝卜带出泥。
因此李丰的观点是,经历了这次疫情以后,中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可能反而会对全球化有更深入的认知与体会,也会更加珍视全球化的价值。因为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各国企业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让供应链充分全球化,分散风险,才是保证企业稳定的正确做法。
如果你希望了解更多李丰的观点,那我也提前做个预告,他下周二会来得到做一场直播,专门讲一讲疫情对中国制造的影响,以及疫情大背景下的创新机会,你可以提前把这场直播的日期标注在你的日历上。
其实李丰的观点,对于我们每个个人也有启发:在遇到外部压力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因为应激反应,选择封闭自己,但其实开放,一直都是解决问题的选项之一。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参考文献:
《一张图看懂全球化or逆全球化 | 李丰专栏》,峰瑞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