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 疫苗问世就算胜利了吗?

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我注意到一个关于新冠疫苗的新消息:就在上周,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疫苗项目首席科学家杨晓明表示,全球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新冠灭活疫苗已经结束一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

这绝对是个好消息。按照之前世卫组织的预计,新冠疫苗最快也要18个月才能问世。现在看来,“中国速度”或许能让这个过程更短一些。

不过等疫苗问世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人类对抗新冠肺炎疫情取得胜利了呢?我在最新一期《经济学人》上读到一篇文章,发现这事还真没这么简单。疫苗产业背后其实有一套复杂的运行机制,不仅企业和政府之间会在资金上博弈,国与国之间也会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而掰手腕。

这带来了什么结果呢?结果就是,光有疫苗还不够。就算疫苗成功问世,要让它能真正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经济学人》这篇文章的内容。

相信你也知道,疫苗总是被人诟病说效果滞后。你可能以为这是因为疫苗的研发周期长。的确,疫苗研发有一套严谨的流程。为了确保疫苗的安全性,通常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有时候一期试验动辄好几年,这就让疫苗研发特别漫长。

但疫苗效果滞后的关键问题,还不是研发时间久,而是疫苗产业是一个完全靠需求主导的市场。尤其这类大流行病疫苗的研发和生产,特别依赖于疫情暴发带来的推动。如果没有疫情,那疫苗研发就会慢下来,甚至停滞。

埃博拉病毒疫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你可能还记得,2013年在非洲西部暴发的埃博拉疫情非常严重,是全世界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三年时间里,它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等国家就杀死了1万多人。

实际上,上世纪90年代末,加拿大科学家通过实验让老鼠对埃博拉病毒产生了免疫力,到2005年,已经发展成可以用于人类的疫苗了。虽然技术是有了,可当时并没有暴发埃博拉疫情,所以没有大型制药公司愿意继续研发,疫苗也就没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所以2013年,埃博拉疫情再次出现大暴发,到2014年呈现了加速蔓延的趋势。英国医学研究资助机构惠康信托基金会(Wellcome Trust)这才投入大笔资金,让埃博拉疫苗快马加鞭地进入了第一期临床试验。

到2015年年中,三期临床试验都成功了。埃博拉疫苗正式面世,被批准在全世界范围内使用。不过这个时候,西非埃博拉疫情已经开始缓解,到2016年初就宣告结束了。疫苗虽然研发出来了,却没量产。

所以你看,要是没有疫情出现,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就很容易陷入停滞。

SARS疫苗的情况也是这样,当时已经从实验室研制出来了,但还没等进入临床试验阶段,SARS就销声匿迹了。因此,SARS过去了这么多年,也没有疫苗上市。

这个特点,影响了疫苗产业从研发、生产,到接种的整条产业链。《经济学人》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苗虽然在研发上已经快马加鞭,但就算问世了,要实现大规模接种也并不容易。主要原因,就是会受到来自整条产业链的限制:

第一个限制,来自于产能。以新冠肺炎疫情当前的蔓延态势,疫苗要形成保护作用,需要巨大的量产规模,而疫苗产业的产能却相当有限。

这是因为,疫苗研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但利润却很微薄。而且制造疫苗比制造普通药品复杂得多,病毒必须用高度标准化的方式培养和提纯,每一步都要进行几十次质量检查,可以说技术要求十分苛刻,这就让疫苗产业的玩家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有实力的大企业中。

以美国为例,几乎所有的疫苗生产技术都掌握在葛兰素史克、强生、辉瑞和赛诺菲四家公司手中。而且这四家公司对研制流行病疫苗一向态度十分谨慎,因为利润不高,风险又很大,一旦搞不好,大笔资金投入就打了水漂。

在这方面,这些美国企业是吃过亏的。2009年,甲型H1N1流感在美国大面积暴发并蔓延到214个国家和地区,导致近20万人死亡。当时美国政府向葛兰素史克、赛诺菲等几家公司下了2.5亿剂甲型流感疫苗的采购订单。可是,到2010年疫情缓解,美国政府立即宣布削减订单。法国和西班牙为了节省开支,也退订了数千万剂甲型H1N1流感疫苗订单。结果是,制药公司投入了数亿美元的疫苗开发成本,却没赚到钱。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疫苗生产企业就很难有动力扩大产能。而如果从当前的产能中想办法,就势必会挤压其他常规疫苗的生产。世卫组织的报告说,黄热病和麻疹疫苗已经出现了短缺,疫苗产业没有多余的产能了。还有一个问题是,季节性流感疫苗目前占了全球疫苗产能的一大块,新冠疫苗就算研发成功了,如果恰好赶上流感季,也很可能要为流感疫苗的生产让路。

打个比方,蛋糕就这么大,现在又新加入了一个大胃王来分,要想大家都吃饱,实在不太容易。

这是来自产能上的限制。第二个限制,来自于分配。

我们都知道,疫苗要发挥作用,一个理想的路径是:易感人群优先接种,最终在居民中达到90%左右的覆盖,这样就能形成群体免疫,保护剩下没接种疫苗的人。这就不光需要疫苗能大规模量产,还需要疫苗在分配上也要合理。可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性暴发,这背后就会出现国家利益的博弈。

当首批疫苗被生产出来,立即会出现一个问题:谁应该优先接种疫苗。按理来说,新冠疫苗应该优先满足的是全球疫情严重地区的易感人群,这对吧?但《经济学人》担心,各个国家和地区都会争先提出自己应该优先接种。而有能力生产疫苗的国家,又很可能会出于自身利益考量,选择先满足本国的全民覆盖,这就会对疫苗真正起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毕竟病毒无国界。疫苗的背后,是国家利益的博弈。

这就是分配上会带来的限制。

不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态势毕竟不同寻常。在抗击疫情的巨大压力面前,疫苗产业的传统模式很可能会发生改变,甚至会有新的模式形成。

在开头我们就说了,这次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特别快,原因就是因为各国都在审批上为疫苗研发开了绿灯,让研发大大提速了。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实验室全力投入了这场新冠疫苗研发“竞赛”,这个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其中,中国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目前也处于领跑位置。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几个新趋势。比如对于困扰疫苗产业的产能问题,强生和赛诺菲最近表示,会“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情况下,扩大疫苗生产规模。你也知道,制药企业一向注重利润,对它们来说,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

同时,公益机构等第三方力量也参与了进来。比如,盖茨基金会就投入上百亿美元资助疫苗研发实验室,并开始着手为候选疫苗建设制造厂。盖茨坦言,可能有数十亿美元会浪费掉,但对全球公共卫生来说,这个浪费是值得的,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突破规模化生产的瓶颈。

至于刚才咱们提到的分配的困境,现在也有人在思考解决方案了。《经济学人》的文章就提到,现在有两家NGO正在敦促二十国集团出面达成一个疫苗生产和协调的国际合作协议。而二十国集团的回应也很积极,他们正在请世卫组织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新冠疫苗全球分配方案。

所以你看,一个围绕疫苗的新的国际协调机制正在形成。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传统疫苗产业背后复杂的运行机制。疫苗研发、生产和分配的背后,不仅有企业和政府的博弈,还有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博弈。

之所以会有这种局面,关键原因是,流行病疫苗虽然很重要,但从商业的角度看,它却是一笔并不划算的生意。真正的博弈,其实是公共利益和商业利益的博弈。

好在,在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新的、好的变化。希望这些变化也能为疫苗产业带来一个新的开端,让疫苗在流行病面前不再滞后。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