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5月27日,在《邵恒头条》节目一周岁之际,我们举行了一场颁奖典礼,给过去一年给我们提供过重大帮助的人颁发了“年度飞轮奖”。
借此机会,我也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复盘。我问自己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项目想要获得突破性的成长,哪些类型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这次典礼的颁奖词,其实正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如果你没赶上参加那天的颁奖仪式,不妨在这里跟我一起回顾一下。我将我的思考梳理成了一个清单,在今天的节目中跟你分享。
1. 一个能开阔你视野的榜样
其实,最开始做节目的时候,我心里每天都很忐忑。你想,我是一个90后,我觉得自己的人生经验和阅历都太浅了,得到的用户,我能服务好么?但是,没办法,节目是日更,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不过后来,我想到了一个招,来帮自己降低心理负担:我脑子里就会假想,节目不是我一个人在做,而是有一个亲切的老师,带着我观察这个世界,把世界上发生的大事娓娓道来。这个老师,就是何帆老师,因为此前一年,我担任了《何帆报告》的课程主编,跟何帆老师学到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我理解到了“慢变量”这个理念。每次做节目的时候,我都会想,用“慢变量”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发生的大事,我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你知道,“慢变量”后来也成为《邵恒头条》的节目定位。
从这段经历中,我也总结出了一个经验: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榜样,这位榜样能带着你看到更大的世界,帮你迈出第一步。
2. 一个水美鱼肥的大池塘
不过你也知道,万事开头难,坚持做下去更难。我发现,如果一个人想持续地成长,还需要一个大池塘,池塘得水美鱼肥,最好有抓不尽的鱼,也就是能够让你持续挖掘的核心资源。
什么意思呢?还是拿《邵恒头条》来说,我们是一个日更节目,对于我们来说,好的选题就是最宝贵也最稀缺的核心资源。那对我来说,陷入选题荒是最可怕的噩梦。所以我就需要一个个的池塘,帮我把选题给存储起来。
那我找到的池塘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人。
比如,埃隆•马斯克就是我的池塘之一。过去一年里,马斯克的名字出现在16期《邵恒头条》节目中,特斯拉出现在31期《邵恒头条》节目中,分别是出镜率最高的外国人和公司。这是因为,马斯克所做的每一件事,出发点都是他对这个世界几十年、上百年的长期构想,这本身就是一个慢变量。马斯克,就相当于我的选题制造机。什么时候找不到选题了,我就搜搜他的名字。保不齐,又有一个大新闻。
再举个例子,得到上的王立铭老师也是我的一座池塘。他不仅在他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而且能持续、稳定地产出思想成果。所以你会看到,每个月的《巡山报告》,到今天已经为头条提供了12期优质的节目。这个池塘不仅大,而且深。
好,这就是我的第二条成长心得,为自己找一个水美鱼肥的大池塘,源源不断地为你提供核心资源。
3. 跟世界连接的情绪触角
无论是马斯克还是王立铭老师,他们都是这个世界了不起的思想成果的池塘。不过,一个人跟世界互动的方式,不仅仅有思想的碰撞,也有情绪的共振。 我发现,《邵恒头条》的成长还受益于一件事,就是我们找到了能跟世界连接的情绪触角。
什么意思呢?就拿《人间值得》来说吧。最初,我发现特别难以向别人描述,《人间值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节目,我们到底在找什么样的选题。就算我说,我们要帮人找到“掌控感”,或者“触手可及的美好”,别人也都理解不了,觉得太抽象了。
直到后来,我看到了一张照片,就是上海的刘凯医生,推着正在接受新冠肺炎治疗的老人看夕阳的照片。照片我放在文稿里了,你可以回顾一下。当时,一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激动了,这不就是我们的节目要传达的感觉嘛!有感动,有温暖,有欣慰,有小确幸,你没法用语言描述清楚里面所有的情绪,但是看一眼你就会脱口而出,人间值得!
对于我来说,刘凯医生和老人的这张照片,就是一个情绪触角——即便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来描述它,我依然可以通过这张照片,跟别人产生情绪共振。这张照片也启发我,《人间值得》节目,就是要搜集到像这样的情绪触角。
顺便说一句,“人间值得”这个名字哪来的呢?是受到了脱口秀演员李诞的启发。他说过一句话,叫“开心点朋友,人间不值得”,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短短五个字,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共鸣——我觉得这是一种很稀缺的能力,叫做用语言创造共识的能力。所以这回我也给他颁发了年度飞轮奖。
好,这就是我的第三条成长心得,找到能让你跟别人产生情绪共振的“情绪触角”。
4. 一个聚集了高品质服务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成长心得,不是关乎一个人,而是关乎一个空间。什么意思呢?
我说一件小事,你就知道了。我做《邵恒头条》节目,加班是常事,晚饭经常要到八九点才能吃上。但幸运的是,我们公司就位于北京最繁华的CBD区域,周边有很多不错的餐饮品牌。这让我能在繁忙之余,很便捷地享受美食和放松的时光。
比如说,我常去的一家餐厅,叫大董鸭。这家堪称是我的深夜食堂。他们家的商务套餐精致好吃,像是烤鸭套餐、炙子烤肉套餐、蛋挞等等,都是我的最爱,说得我都流口水了。而且因为食材是在中央厨房处理的,所以方便快捷。如果我赶着回去干活,但又不想委屈了自己的胃,往往就会去吃大董鸭。
这段经历也给我带来一个心得。什么呢?就是如果有条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一个高品质服务聚集的地方生活,因为它能提升你的生活质量和效率,反哺你的成长。
5. 搭建一个供应链网络
说到工作上的成长,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来自于团队的帮助。但是我这里说的团队,不仅仅指的是公司内部的成员,还包括外部的供应链体系。
就拿《邵恒头条》来说吧,虽然你每天听到的是我一个人唠叨,但其实我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流水线作业”。每天写完稿,录完音之后,我会把节目文稿发给校对师校对,请剪辑师剪辑,再由负责节目运营的同事上传到后台。
这些工作,如果由我自己来做,不仅做得慢,而且做得不够好。像是剪辑和校对,都需要专业的训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提升效率。
通过这个经验,我也获得了一个成长心得,那就是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项目想更快地成长,那你可以看看,是否你的周围有一个供应链体系可以为你提供支持。
现在,我也在扩展《邵恒头条》的供应链体系。这不前两天,我发出了“邵恒帮帮团”的邀请。我在后台收到了非常多的报名申请,感谢你的参与!我也会尽快筛选出团员。
6. 给自己找一位“人生导师”
我想分享的最后一点心得,是给自己找一个“人生导师”。
对我自己来说,这个人就是徐小平老师。他对我的人生轨迹有多大影响,我给你念一封信,你就知道了。
这封信写于2009年夏天,信里说:“徐老师您好,一直想给您写信,但是看到您博客上几百页的留言,就想您不会有时间看的,可我心中的感激和喜悦,总想与您分享,所以选择了这个方式,希望您能看到。
“我们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在您留学理念的影响下,我引导女儿走上了申请出国留学之路。今年,她被哈佛、普林斯顿、杜克等等学校录取。非常感谢,是您的思想把她带进了哈佛,谢谢徐老师。”
可能你也猜出来了,写这封信的就是我妈!可以说,没有徐老师的指引,没有他的留学博客,就没有“哈佛回来的女主播”,可能也就没有《邵恒头条》这个节目了。
所以对我来说,徐老师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生导师,他帮我点亮了我看世界的窗口。
大学毕业回国之后,我加入了徐老师创办的真格基金。然后我发现,真格基金投资了一家公司,叫罗辑思维。这家公司,徐老师反复念叨,说当初罗胖找他融资,怎么就没多拿几个点的股份呢?我知道,能被他这么惦记的公司,一定是家有潜力的公司!所以后来,我就加入了得到。我在得到职业生涯的这盏灯,就是被徐老师点亮的。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些时刻,觉得自己“来到了命运的米字路口”。这时候,如果能有一位高手帮你做参谋,下一步的格局很可能会不一样。
对于我来说,我很幸运地找到了徐小平老师,我也祝愿你能够找到自己的人生导师。
好了,以上就是《邵恒头条》一周岁的成长复盘。总结一下,有6条经验:
希望这次复盘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