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梁斐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最近一段时间,我留意到一些媒体开始讨论说,国外的经济有复苏的迹象,因为股市开始回暖了。比如标普500、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相比起3月底的历史性低点,已经回升了40%左右。
撑起股市回暖的主力,是科技股。像是脸书、苹果、亚马逊等等,过去一个月都出现了比较大的涨幅。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防疫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也是因为,疫情期间,对线上服务的需求激增。
不过,我看到《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分析说,我们通过科技股看到的回暖,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得多。在疫情之下,科技公司的运行系统已经绷到了极限,暴露出了各种bug。
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说说这篇文章的观点。
文章聚焦的例子,是美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标题叫做《亚马逊的大崩溃》。
很多人都以为,亚马逊在这次的疫情下一定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截止到4月底,全球线上销售同比上升了将近20%,而其中,亚马逊的销售额增幅,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合。亚马逊的股票,跟3月底的低点相比,也已经飙升了30%。
不过其实,销售增幅的背后,亚马逊并没有获得净利润的增长。亚马逊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同比去年,亚马逊北美地区的营业利润下降了43%。在国际业务上,亚马逊第一季度也处于亏损状态。
文章认为,问题就在于:虽然需求暴涨,但是亚马逊还没做好准备。
你可能还记得,前几个月美国疫情刚刚暴发的时候,美国人开始疯抢口罩、消毒液、卫生纸等等。
那时候,美国网上到处流传亚马逊的网页截屏,引起了不少关注。截屏上显示,亚马逊推荐几十美元一瓶的消毒液、几百美元一盒的口罩,就连配送费都高达几十美元。这让很多人炸毛了,觉得亚马逊伙同供应商涨价,这是在趁火打劫。
但可能很多亚马逊的客户没有意识到,这不完全是亚马逊的问题。
平时,亚马逊的消费者看到的情况是,我买大部分商品,都能在很短时间之内把商品拿到手。但其实,这些商品背后的供应商,实际上分布在世界各地。
比如说,在亚马逊的顶级卖家当中,有1/3都是中国卖家。他们付钱给亚马逊,让亚马逊处理货物的仓储物流。但是,在疫情的冲击之下,这个体系的脆弱性就被充分暴露了出来。疫情导致生产受阻、航运受阻,再加上需求激增,于是亚马逊上出现了大量的商品短缺。
而由于那些优质商家的商品短缺,亚马逊的算法就把这些过滤掉,自动推送了次优、次次优的商家,依此类推。在消费者看起来,这就好像亚马逊在刻意涨价,刻意推荐昂贵的,甚至劣质的商品一样。这让他们的口碑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亚马逊搞砸的,还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体验。在亚马逊的后台,供应商一端,情况也是一片混乱。
在亚马逊的平台上,商家在搜索结果里的排名,由一个复杂的算法决定。平时,这个算法取决于卖家的库存量、口碑、送货速度等等,综合条件越好,搜索排名越高,商家生意越好。
不过疫情发生后,决定排名的因素突然间变了。现在,算法更看重一个商家有没有美国本土的库存、产品有没有被亚马逊列为“必需品”等。因为,亚马逊先前宣布,由于流量有限,只配送他们认定的“必需品”。比如说,肥皂、美容产品就被列入了这个范围内。
排名算法这么一改,商家们就乱了套。有一些商家发现,销售量莫名其妙地暴增。比如,文章采访了一位健康食品公司的CEO。他说,疫情期间他见到蛋白棒产品的销量飞速上升。他猜测,原因除了用户有需求以外,大概率是因为亚马逊把蛋白棒列入了必需品范围里,而他们家的蛋白棒正好是在美国制造的。
对这个商家本人来说,这是好事,因为他有承接需求的能力。但你可以想象,有些商家库存少,突然遇到这种需求激增,就会措手不及。如果不能及时响应,亚马逊还会惩罚商家,下调评级。
所以你看,亚马逊原来为商家设计了一套逻辑清晰的游戏规则。商家只要按规则出牌,就能规划生意,实现销售增长。但现在,环境变了,规则跟不上了。
不过,亚马逊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其实不在线上的平台,而在撑起线上所有销售的核心基础设施:线下物流中心。
你可能也知道,亚马逊是物流科技的领头羊。公司一直以来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完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系统。不过这次疫情的考验证明,亚马逊距离它的终极愿景还有一段距离。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跟你说一组数据,你就知道了。
有一家叫做“路灯数据”的研究公司,他们专门利用APP定位来跟踪人们的出行。你肯定也知道,3月份,疫情在美国快速扩散,路灯数据的分析结果就显示,人们出行的次数急剧下降。不过,仔细研究数据的时候,分析人员注意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在一些城市里的某几条街道上,人们的出行活动根本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甚至,在有些地方,活动竟然还增加了。分析员这就纳闷了,这些都是什么地方呢?
比如纽约史坦顿岛的海湾大道(Gulf Avenue)、切尔西大道(Chelsea Avenue)、第五街(Fifth Street)和第六街(Sixth Street)。结果,他们发现,这几条路都指向同一个地方:亚马逊在纽约市的唯一一个物流中心,JFK8。在这个物流中心周围,3月份的出行活动上涨了25%,4月份又再次上升了34%。
活动上升的原因,恰恰就是因为,在JFK8物流中心,亚马逊的员工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应对暴增的顾客订单。
疫情下很多公司裁员停薪,但是今年4月份,亚马逊却扩招了17.5万名物流配送员工。也就是说,面对疫情的挑战,亚马逊作为一家科技公司,选择了最原始、最简单粗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增加劳动力。
但是对这个群体,亚马逊的政策却并不是特别友好。
文章采访的一名亚马逊物流员工说道,他所在的“挑选”部门里,员工每天在物流中心的货架之间要走上好几英里。而且,无论是25岁的年轻员工,还是60岁以上的中老年员工,工作量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干不动就走人。
而且,在疫情肆虐的情况下,亚马逊的安全措施也没做到位。
公司对外宣布,实施了“社交隔离”的政策。但实际情况是,员工换班、休息、吃午饭的时候依旧集体聚集。
公司虽然没有公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感染人数,但是有州政府预计,在他们州的亚马逊物流中心里,有超过100个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在有报道记录的病例当中,已经有8名亚马逊物流中心的员工,感染新冠病毒死亡。
有员工针对安全问题组织了抗议。但是,抗议刚一结束,这位员工就被亚马逊解雇了。接下来,亚马逊如何对待这些最基础,但又最重要的员工,成为很多媒体关注的新焦点。
这篇文章采访了美国零售业工会的主席Stuart Appelbaum,他认为,疫情有可能是亚马逊在员工待遇和公众形象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疫情放大了亚马逊原来潜在的安全和健康隐患。
好了,这篇文章,我就跟你介绍到这里了。
很多人觉得疫情期间,科技公司是少见的受益者。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科技公司大有可为,会成为增长引擎。但是亚马逊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更复杂的情况,引擎虽然能运转,但是让它突然加大马力,可能还有不少挑战要克服。
看了这篇文章,我觉得疫情对于不少公司、不少人来说,可能都像是一次压力测试。压力测试的价值就在于,它能让人看到,还有哪些关键的瓶颈要突破,才能实现下一步的跃升。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