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陈章鱼,欢迎收听《每周新书盘点》。
这是 2020 年的第 24 周。本周我将为你推荐 3 本最值得你关注的新书,而且这 3 本书指向一个共通的主题。什么主题呢?两个字,幸福。
咱们虽然每天忙的事情不同,想的问题不同,但是在幸福这件事情上,我相信咱们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估计没有人说,我就要不走寻常路,专门追求不幸福。
这周就有 3 本书,虽然话题各不相同,但是对于幸福这件事儿,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思考。我想把这 3 本书推荐给你。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哲学家赵汀阳。徐玲老师说,这本书是最近十年来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她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整整十年以前。那时,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对生活、对未来感到迷茫。一天下午逛书店,从书架上无意中取下这本书,随手一翻,马上被书里的内容深深震撼。
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关于幸福。不过这本书,不是用心理学的知识谈幸福,而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告诉我们应该怎样追求幸福。
大多数人一聊到幸福,先想到的肯定都是吃好的,喝好的,买名牌包,买好车,买大房子。但是你要小心,这个不是幸福,而是欲望。
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名言,他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那么就痛苦;如果欲望得到满足,那么就无聊。于是,人生就像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荡。」
人的欲望会膨胀,想要获得相同程度的快乐,就必须满足越来越大的欲望。这样的欲望,最后注定落空。所以说,「欲望就像海水,越喝越渴。」
另一种思路,我们会觉得幸福是未来的事儿,在谈论怎样获得幸福时,我们往往会用到一个错误的公式:等我实现了X,我就可以去做Y。等我攒够了多少多少钱,我就去马尔代夫。要是我的话,可能就是等我挣够了多少多少钱,我就去开个书店,书店隔壁我再开一饭馆,连吃饭带看书,那我就幸福了。
可是这样也有问题,这样一来,就将幸福生活推向未来某个遥远的时间点,只有在那以后,幸福生活才有开始的可能。对于当下的你来说,幸福就成了遥远的地平线。
那怎么样才是哲学家眼中的幸福呢?在这里,赵汀阳给出了一个「幸福公理」,是这么说的:「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
这个话说得有些绕啊,咱们翻译一下。就是说,如果有一件事情,不给你钱你也乐意去做,不做不甘心;而且你做这件事情的结果,还能对别人、对社会有贡献,这就是创造性行动。
那创造性行动和幸福有什么关系呢?
在赵汀阳看来,只有在创造性的行动中,人才实实在在地享有自由。我们通常理解的自由,是作为权利的自由,「免受约束」的自由,但是,这样的自由如果不落实到创造性的行动中,就被闲置了、浪费了,只是一种空洞的、毫无意义的自由。自由只有被用来进行创造时,才真正生效。
在这里,自由 = 创造性 = 幸福。
我要向你推荐的第二本书,是苗炜老师解读的《爱、金钱和孩子》。
这本书谈的是教育,其中有一个非常犀利的洞察,就是不管家长教育孩子是怎么个风格,是专断还是放任,主要看你怎么处理孩子的分歧。而父母和孩子的分歧千条万条,最核心的一条,就是父母和孩子对于幸福的态度不同。
父母总是比孩子更关心孩子的未来,所以,我们中国才有那句话——我这是都是为你好。孩子想吃糖,吃了糖就高兴,可是父母会担心吃糖过多会搞坏牙齿;孩子想打游戏,不想念书,可父母知道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
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就在这里:一个是当下行为,一个是长期后果。孩子会觉得,当下获得满足就是幸福,父母会觉得,长期产生好的后果,才是真正的幸福。
最能体现家长这种观点的,就是在为孩子做职业规划的时候。家长在考虑孩子的未来,为他们做职业规划时,总会想到,医生和律师是不错的职业啊。这种想法透露出了中产阶级那种稳定的价值观,这是有文化传统的。
在两百年前的英国,位于顶层的阶级是英国贵族,他们最重要的经济特征是,不干活,收入来源就是土地。下层是工人阶级,就靠劳动谋生,还不是什么技术性工作,大多就是体力劳动。中间阶层是工匠、手工业者和商人,对中间阶层来说,教育和技术非常重要,最基本的教育是认识字,会算数,工匠要接受技术培训,这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专业人士的雏形。当时的中间阶层,也就是匠人和手工业者,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观,那就是成为顶级人才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耐心,一个工匠要经历学徒阶段,到 30 岁以后才会获得承认,才会有一定的地位,这意味着人力资本的累积和训练。我们看现在美国的医生,要经过 4 年普通本科的学习,4 年医学院教育,然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要再花 5 到 8 年的时间,如果加上中小学的学习,在美国做一名医生,学习过程超过 20 年。
你看,现代的中产阶级在这个价值观上和工业化之前的中等阶层是一致的,父母想要孩子变成一个有人力资本的人才,自己的家庭就要有一定财力,不指望孩子尽快挣钱,有耐心,有长远眼光,才能教育孩子何为延迟满足,才能让孩子获得稳定的成功。
了解这个历史,你就能理解,这种追求长期后果的幸福观从何而来。
我要向你推荐的第三本书,是贾行家老师解读的《悲欣交集》。这是一本传记,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弘一法师。
这本书虽然没有直接谈论幸福这个主题,但是听完弘一法师的一生,你肯定会思考,对于一个人来说,到底什么是幸福。
弘一法师俗名叫李叔同,这两个名字在近代都是广为人知的。而且李叔同和弘一,正好构成了他人生的两大部分。
他做世俗之人时,是旧上海的「第一等翩翩公子」。他出生在富商家庭,受过中式和西式两重教育,在书法、美术、戏剧、音乐上,都有天才和成就。他既能粉墨登台唱京戏,也能演话剧,在他留下的照片里,我们能看到他反串《茶花女》的照片,据考证,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演话剧。而且,李叔同还不只是艺术先锋,他是公认的五四新文化开山人物,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春柳社」,是由他发起的。他还引入了西方音乐,创办了中国第一份音乐杂志。他也是近代史上重要的艺术教育家,教出来的学生包括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大画家刘海粟等等。
总而言之,这时的李叔同,像文艺复兴里的人物,生活在艺术和美之间,繁花着锦,绚烂至极。
而他在杭州出家,成为弘一法师之后,二十四年里,长期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地云游,修行,讲法,潜心编著律宗佛法。而且和那些我们想象中放荡不羁的僧人不同,弘一对戒律执行得极严,随身的东西很简陋,棉被和雨伞都是出家前的东西。他说自己会用到「尽形寿」,也就是去世为止。朋友寄来的东西,连几张纸的用途,他也要清清楚楚地报告。
这两段人生看起来有些分裂,其实背后有一种连贯的精神在内,简单地说,就是认真做事。他做世俗之人时,是全情投入的艺术家;出家以后,就是最勇猛精进的僧人。
面对这样的人生,其实我们很容易有一个问题,从贵公子到艺术家再到苦行僧,他的一生到底哪段经历更幸福呢?
我觉得最好的答案,就是这本书的书名,「悲欣交集」,这四个字,是弘一法师在圆寂时写下的绝笔,也是对他一生的总结。简单来说,就是此刻离开现世,心中既感到悲哀,又觉得愉悦。
这句话含义很深。所以,我强烈建议你听完贾行家老师解读的这本《悲欣交集》,了解弘一法师传奇的一生之后,再看这四个字,你就一定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好的,以上就是本周推荐的 3 本好书:《论可能生活》《爱、金钱和孩子》《悲欣交集》。我又和你一起,盘点了本周最值得关注的新书。
我是陈章鱼,祝你周末愉快,我们下个周末再见。
《论可能生活》(徐玲解读)
《爱、金钱和孩子》(苗炜解读)
《爱、金钱和孩子》(电子书)
《悲欣交集》(贾行家解读)
【点击以上链接,即可前往收听/阅读】